APP下载

论小学低年级数学课上有效情境的创设

2018-02-2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2期
关键词:运算创设情境

张 侠 赵 敏

(1.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第二小学2.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教师进修学校 110117)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生活、活动和游戏的情境中,容易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小学低年级孩子思维的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要方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下面谈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一点体会。

一、有效情境的创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严密的、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应该明确我们所教的数学就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创设的有效情境必须以“儿童”为本,凸现情境的“儿童化”,也就是要充满童真、童趣。例如,教学一年级《猜数游戏》一时,开课伊始,老师说: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玩一个游戏吧!”学生听到游戏都迫不及待地要参与,猜一猜老师一共有6个方块,左手中有几个?右手中可能有几个?当学生猜错了,就做个可惜的表情。猜对了,就惊讶地说,你太厉害了!简单的几句话牢牢地把学生吸引到了游戏中来。接着让猜对的小朋友拿着小方块让大家猜,这时学生游戏的兴趣更高了,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学习。学生由于参与游戏兴趣高,注意力也特别专注,学习效果特别好,因为这样的情景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

二、有效情境的创设要体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所以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密切相连。例如在教学《前后》一课时,我采用最多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教学,我让学生说一说你前面是谁,你后面是谁?学生兴高采烈地都积极参与。接着提高难度,让学生说一说同桌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让学生看到了找到前后的基准点。教室这一情景是学生熟悉的,最常见的,伙伴中还有数学知识,这样的情景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

三、有效的情境创设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数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展思维,而数学情境的核心是蕴含其中的数学问题。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中进行有序、针对性的思考,从有趣的、熟悉的、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从而,在有效的情境中开展学习。低年学生的注意力时间短,感知的目的性较弱,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与情绪性,所以要让学生连续思考,或者注意力高度集中很难,所以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乘车》一课时,我创设了与淘气去秋游的情境,本节课一共有三个情境,而且是难度依次递增的,首先是在只有上车的情境中理解连加法的算理“演一演”的情景。几名学生扮成乘客从前面、后面分别上车,下面的学生看到了车上的乘客增加了,顺利地列出连加的算式,运算顺序就顺理成章的理解了。教师无需多言。接下来,就是只有下车的情境,为了吸引助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思维的连贯性,学生表演的同时教师配音,让学生体会到,只有下车的情况就是从总数中连续减去几个人,而运算顺序不再是难题。在轻松的教学情景中复杂抽象的运算顺序就在这样掌握了。第三个问题是最难的,就是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问题,承接前面的情境,我请学生演一演、摆一摆,学生在秋游的情境中,很乐意帮助淘气解决问题,随着问题难度的增强,注意力高度集中,也理解了在加减混合运算中,也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使学生的思考由易到难逐步解决了问题。

四、有效的情境创设要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小学生的思维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动手操作可正好解决这一难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际操作活动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它要求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对技能知识内化起了很大作用。为此,我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在实践中探索、发现。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例如《小明的一天》教学时,由于时间对于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动态的、不容易找到规律的,所以这节课我设计了帮助小明认时间的情境。在教小明的情境中,首先出示小明的画像贴到黑板上,学生通过看一看来教小明认识欣赏从古到今各种各样的钟表时,找到钟表的共同点,12个数字由小到大的排列。通过教小明摸一摸、说一说认识时针和分针的不同点,为接下来认识整时和半时这一重难点做铺垫。很多学生是通过文字知道时间的,接下来的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面对抽象的时间有了思考,把六个钟面上的时间分分类,也认识整时和半时的特点。而接下来拨一拨的活动,老师说学生拨,同桌一人说一人拨,这个过程让学生真正地、完全的相信了自己的判断,整时的特点、半时的特点完全掌握了。而修一修的活动让学生在时间的知识上熟能生巧了。实际操作这样的情境,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了,学生的思维活了。

由于数学内容的多样性,我们创设的情境既要有效,又要多样化,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动画、生动的故事、简单有趣的游戏、大胆合理的猜想、竞争激烈的比赛和现实的生活情境等等。总之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冲突,从而有效地完成数学学习。

猜你喜欢

运算创设情境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有趣的运算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