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就业指导课建设

2018-02-2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大学生课程

(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沈阳 110870)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必然会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国家的建设和大学生自身带来负面的影响。就业指导与高校的结合日益紧密,各个领域也对此予以了充分的关注。高校开设这个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思维进行引导,特别是在就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能够引导大学生在就业时端正态度,正确择业。[1]

一、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

就业指导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开设就业指导课,无论是对高校,还是对大学生都有积极的影响。高校方面,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工作的效率,确保就业率的不断提升,还能对他们的就业进行高效引导,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就业培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面试技巧,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学生方面,就业指导课有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工作效率,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未来需要面对的就业形势,在就业和择业时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2]

二、目前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团队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训练

从教师构成的角度来看,承担该课程的教师大多数是以兼职为主,忽视了专业系统的培训。造成师资力量不足,就业指导教育的能力不够,学生并不能从这些负责老师处得到行之有效的信息。而众所周知,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如果老师自身业务水平不高,很难培养出适合具体工作岗位的的学生。

2. 就业指导课片面追求高就业率

当前的就业指导课更加看重如何“安置”大学生,一般缺乏科学的观念指引,一味地看重就业率的上升,较少地关注到就业的质量。学生一般在毕业时急于就业,往往忽视了择业的重要性。每一个学生的离校并不意味着就业指导的终止,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也应当对他们继续追踪。不过,高校可能会因此而付出巨大的人力与财力。

3. 就业指导课缺乏个性化,指导内容陈旧、形式单一

目前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形式内容相对单一、空泛,指导力及可操作性较差,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主要是就业政策的解读、就业信息的发布、求职面试技巧的培训和就业手续的办理、人际交往等,多为应景式的教育结构,缺乏对于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考虑,也没有较强的专业性,应对性较差。

就业指导课对象多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授课形式都是采取学生们集体去上课,采取大班或者以专业为单位的班级“你听我讲”的填鸭式授课模式,往往缺乏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4. 就业指导课体系不完备

大多数高校当前都将这门课程视为必须课程,不过在具体的操作中却存在着实施不够规范或者是体制漏洞等方面的问题。在理论构建和实践落实方面尚没有建立系统的、科学的体系,存在认识不够、教学计划安排脱节的情况。

三、建设就业指导课的途径

1. 保证数据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数据信息包括校外部分和校内部分。校外,要时刻关注市场上的动态与变化,及时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和方针,进行就业指导方面的调整;校内,结合学生的切实需求,充分考虑他们的个性化特色,在此基础上展开指导,确保学生就业实力的不断增强。

2.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就课程特点来看,实践性强是其最突出的特征。因此,教师就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摆脱传统模式的藩篱,结合学科特色进行方法的及时转换。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创新,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实行“四个一”就业指导,即:①至少撰写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②至少参加一次专业认知社会实践活动;③至少制作一份精美的求职简历;④至少体验一次求职模拟面试;

3. 加强对专业师资力量的培养

就业指导工作实施起来是比较复杂的,它的完成需要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团队来为其提供保障。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及时了解我国就业市场的具体走向。其次,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技能技巧;最后,教学理念必须是科学的、并且要对其不断规范,确保新形势下教师指导能力的增强。

4. 结合高校自身情况,自己编制教学指导书

通常来看,一般的指导书更加侧重于理论引导,实践性较弱,很难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使用起来不能做到得心应手。高校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邀请资历较深的专家编订教材,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需求适当删减,实践指导就业的最终目的。

5. 分阶段教育

阶段性与循序渐进是这个课程的一大特点,它由不同的板块组成,因此,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实施差异化指导。

大一是学习的初始期,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应结合其未来的就业渠道与学生的个人理想,引导他们选择方向。作为递进阶段的大学二年级,老师在这个阶段要提升他们对于专业课的重视,打好基础。作为提高阶段的大学三年级,导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考虑自己的就业倾向,学习一些选修课程,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大四是上交学习结果,增强实践的时期,老师要为学生讲解一些职业选择、面试方面的技巧。引导学生顺利从学校学习过渡到工作岗位中。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能够提升学生应对就业的实力,也能推动他们就业素养的不断强化,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在实施就业指导时,要剔除落后观念,改变传统模式,提升专业化团队素养,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确保其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大学生课程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