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问题与反思
2018-02-22
(四川省井研县集益小学 四川省 613100)
引言
学习语文可以丰富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以往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导致课堂效果不佳。所以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魅力,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1]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 阅读量少
语文教学主要以教材为主,课堂上指导学生去朗读,重点部分需要背诵。但是却没有积极的拓展,导致阅读量比较少,水平基本处于相同层次。另外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都没有建立图书馆,无法提供阅读的资料。有的学生虽然会去买一些课外书,基本都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的内容,无法体现出教育意义。受到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考试,所以不会将精力放在阅读方面。[2]
2. 不重视写作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但现实情况却差强人意,主要原因是教师不够重视。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想到却写不出来,这是因为词汇量掌握的比较少,仅仅是学习课文所得,无法满足写作的需求。从课程设置方面来看,基本都是一周一次,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学习,认识依然停留在表面。写作更多的是模仿、拼凑,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导致作文质量不高,表达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
3. 师生互动少
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讲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二者没有有效的交流。教师无法掌握实际情况,无法对教学策略做出适当的调整,导致学习效果差强人意。提出问题没有认真的回答,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学生的热情,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一节课的时间非常有限,很难完全消化知识,使得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会形成学习障碍,无法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4]
4. 缺乏课外活动
在传统模式下,语文教学都是在教室里面,侧重于理论的记忆,忽视了课外活动的重要性。有的课文会涉及到紅色革命精神,仅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有深刻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因为没有去实地观看,无法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甚至有的教师认为课外活动就是在浪费时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要将主要精力放在理论的学习上,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如果语文教学缺乏课外活动,那就是不全面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1.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会转化为内心源源不断的动力,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他们喜爱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将内容放在具体的场景中,不仅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课前要做好预习工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将其中的难点重点标注出来,听讲的时候就会更加具有针对性,课后要认真完成作业,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
2. 加强课外阅读
语文学习只停留在教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进行课外阅读拓展,才能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教师在讲完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查看与之相关的资料,通过阅读达到融会贯通的境地,有利于提高认知水平。同时会积累新的词汇、语句、修辞手法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能够提升写作水平。在课外书籍选择方面,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指导,保证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控制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能力范围之内。可以在教室里面建立一个读书角,提高阅读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
3. 轻松欢快的氛围
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要营造出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投入进来。教师要主动走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亲切地交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关系,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能够提高在课堂上的默契配合度,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吸收。长此以往学生内心就会减少对教师的畏惧感觉,敢于表达出真实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难题。当学生感觉到轻松的时候,会对语文充满兴趣,更加自主的去学习。要采取积极的评价方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语,这些都是很好的鼓励方式,能够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
4. 开展课外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去感受,才能有深刻的了解。
当讲到有关景色的文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小鸟、河流、树木、花朵这些都是有生命的,去亲眼观察它们的颜色、形态、特性等方面,会比教材更加具有说服力。另外小学生普遍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会积极的参与进来,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可以起到劳逸结合的效果,用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各方面的问题,所以要全面的进行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突破。教师要树立起创新的意识,采用多样化的手段,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