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语文课堂激趣策略探究
2018-02-22海南省琼海市第一小学莫磊
□ 海南省琼海市第一小学 莫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持久兴趣,让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学生对语文始终保持学而忘我,乐此不疲的情趣。因此,语文老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课堂实践活动,并自始至终保持这种兴趣和动力,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持久的活力。如何保持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呢?
一、挖掘教材,让文本增加语文的趣味
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首先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通过教学方法的变化来增加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解读教材,挖掘教材,为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寻找更多的立足点,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再由此情景过渡到课本所展现地情景中,同时,合理地运用教具,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
在作文教学中,我就经常性地深究教材,捕捉可练点,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在讲解某一个习作要求时,我比较注意与已经学过的课文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时模仿句式;有时模仿构段、构篇方式;有时模仿写法,发挥学生的模仿力,降低难度,消除孩子的畏难心理,使他们乐于习作。如在指导《20年后回家乡》这一习作训练时,我让孩子们模仿《草原》第一自然段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来进行训练,结果孩子们交上来的一段段小练笔让我看到了一个个小“老舍”,那种欣喜让人无法言表。在指导孩子们修改自己的习作时,我和孩子们学习了唐朝的诗人贾岛在写 《题李凝幽居》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时对“推、敲”二字的纠结,还学了宋朝大诗人王安石在写 《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时,是如何反复斟酌“过、到、入、满”等的。反复修改足有十多次,最后才选了“绿”字,为后人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句,从而让孩子们明白了“三分写作,七分修改”的道理。模仿课文,有内容可讲,有法可循,易于表达,学生习作的兴趣自然而然就被激发了。
二、渲染气氛,让课堂诱发学生的欲望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前几分钟,老师如果用心设计一些小活动让学生参与,就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背诵一些古诗词,可以唱一些儿歌,或开展一些趣味游戏,活跃课堂前气氛,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和孩子们的生活结合紧密,因此老师应该想方设法把教室、课堂变成他们的 “操场”,让他们自由放松地接受知识,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我在上《牧童》和《舟过安仁》这两首儿童诗时,上课伊始先带领孩子们齐唱《童年》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让孩子们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接着让几个孩子说说自己经历过的童年趣事,渲染了课堂的气氛才进入课文的学习,孩子们个个兴致勃勃,学得格外起劲。教学《猴王出世》时,我特地准备了西游记的片头曲《敢问路在何方》的MTV在课堂上播放,课堂气氛非常好,播放完后还叫几个孩子上台表演孙悟空的动作,让他们重温美猴王的形象,激发了孩子们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
上课伊始,教师尽可能多想办法设置一些诙谐幽默,或童心童趣的活动环节来渲染气氛,或在教学过程中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组织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寄学于乐的教学环境。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学生自然就敢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语文和施展能力的兴趣。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萌发认知的动力
语文课本中每一篇课文都是具有生命性的文本,教师只有根据文本内容的推进不断用心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唤起学生学习的情感,才能让学生萌发个性化阅读的认知动力。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堂课有好的情境,如同一出舞台剧要有好背景,一篇新闻要写好导语,一部好乐章要奏好序曲一样重要。情境好,就能先声夺人,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形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产生急欲一读的动力。
1.创设情境要关注认知焦点。如教学《桥》《梦想的力量》这一类课文时,学生读了课题后,我板书创设情境:“这究竟是一座怎样的桥?”“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为了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认真地读起来。
2.创设情境要关注学习内容。下面是我上《将相和》一课的教学实录:
师:读了课题,你们第一个问题应该想到了什么?
生:将和相分别是谁?和是什么意思?
师:想得不错!接着还应该想什么呢?
生:他们之间是怎么和好的?师:很好,在想他们之间是怎么和好的之前还应该想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呢?
生:是什么引起他们的不和?
师:想得好。他们为什么不和?往下想,还应该想什么了?
生:他们的不和与谁有关呢?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非常有价值,老师把刚才同学们提过的问题汇集一下:“将和相分别是谁?和是什么意思?他们的不和与谁有关呢?是什么引起他们的不和?他们之间是怎么和好的?”同学们想知道答案吗?如此的一步一步地诱导式提问所创设的情境,大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3.创设情境要联系生活实际。如我在教学人教版新课标第十册第17课《梦想的力量》时是这样做的:文中叫瑞恩的小男孩有什么梦想?生答:“让非洲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喝上干净的水。”瑞恩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是怎样做的?然后我问孩子们:“你们有过通过参加家务劳动获得零花钱的经历吗?”孩子们纷纷发言说出了自己类似的生活体验。接着我再问学生:“瑞恩为了实现梦想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孩子们,你有过为了做某一件事而咬牙坚持,面对失败也不气馁,直到最后取得成功吗?有两个同学举手:董桓溥同学介绍了自己制作多功能笔盒的经历;符传松同学把自己制作硬币主动分类机的酸甜苦辣告诉了大家,发言的最后,他俩都感慨做一件事的艰难,同时对6岁的小男孩瑞恩所做的一切表示深深的敬佩。这样创设的情境,把语文课堂与生活实际融为一体,让学生置身于同小男孩的对比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迫切性,让学生萌发了读下去的认知动力。
四、激活课堂,彰显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必须放手让学生多读,教师可组织多种形式的读,让孩子们在读中陶冶情操,放飞心灵,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去思考,去创新。另外,教师要重视学生读后的理解和表达,让他们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使孩子们学习的情趣更高。
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突发奇想,和孩子们互换角色,让孩子们来当小老师组织教学,认真思考该怎么教会大家读课文。此言一出,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为了保证过程流畅,我先让大家把要说的要点写下来,约5分钟后,开始了小老师课堂:班长潘家沈同学认为,课文第一段是写伯父逝世后的情景,阅读语速应慢一些,语调应低沉一些;学习委员何宛静同学则建议因为“笑谈碰壁”这部分是对鲁迅先生往事的回忆,读的时候语速可稍快些,语气是欢快和骄傲的;连平时胆子比较小,读书的声音几乎听不到的符莉同学居然也站起来说:“我建议大家朗读“笑谈碰壁”这部分时要全身心投入到课文中去,一边读句子一边在脑子里不断想象当时小周晔一家和鲁迅先生在饭桌上谈笑风生的情景。”……不管学生读时把握的情感是否到位或是语速是否过于急速,这都是学生对语句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这样互换角色教学的尝试使学生显出更高的情趣,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时,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想象中的景象,有的学生能比较完整地把自己所想的说出来,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却没有办法把所看所想表达出来。于是我采取了不同的交流方式来激活课堂:愿意口述的可以口述;想通过感情朗读的也可以;或者根据自己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设置一个旅游情景,来当一回导游;或者画一幅比课文的插图更美的索溪峪山水图。提议一出,课堂就如炸开的锅,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体现读课文后的收获。个性化的交流方式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开掘的空间,他们自由演绎,个性尽情展现。
五、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是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也是人创造力的基础。电教设备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恰当运用多媒体电教设备,可以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主动地学习。
例如在教学《颐和园的毁灭》一课时,当引导学生读到“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这里时,我演示PPT课件:苏州狮子林里各种姿态的石狮子。同步PPT演示练习题:“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有的 ;有的 ;有的 ,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学生思如泉涌,课堂氛围异常活跃。我轻声问: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孩子们边欣赏,边带着陶醉的语气告诉我:看到了美丽的苏州林园,听见了小鸟唱歌,还看见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石头狮子。这时,教师再激发学生的情绪:这么美、这么动听,相信一定能读好!孩子们再读这个片段,果然入情入境,迸发出了久违的朗读的激情。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学习兴趣就高涨了,接下来的学习也是水到渠成,自然不成问题了。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课文虽然是一个个文字符号组成,但这些文字本身有着几千年积淀的魔力——它没有图像却往往比图画更逼真,没有色彩却常常比一切花朵更缤纷灿烂,而且,它的每一个字几乎都是一个琴键,组合、碰撞出清脆迷人的乐感。老师只有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这样才能发挥语文课程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