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化同步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
2018-02-22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李宁宁李洪山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 李宁宁李洪山
海南省中小学信息化同步课堂(以下简称“同步课堂”)从2014年开始,历经探索起步、尝试应用、适应熟练、形成模式、常态化运行与推广等五个阶段,总结出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核心的五种教学模式,梳理出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流程优化、学生组织形式、学生活动设计、教师任务分工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操作程序。
一、同步授课模式
同步授课模式是指两班(或多班)在线同时上一节课,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影响和激励,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其中,输出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优质学校(或乡镇中心学校)为主讲学校,教师称为主讲教师,与其结对的学校为接收学校,教师称为指导教师。同步授课是“同步课堂”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其他模式是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情况做出的相应调整。
1.教学流程。实验表明,各学科在进行同步授课时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授课内容重构教学流程。上课前一周,双方(或三方)教师要沟通教学安排,确定最适合的课题、教学内容和课型,主讲教师和指导教师要共同备课,并完成教学设计。课上,要重视两班(或多班)之间的互动学习、交流和评价。如初中英语新授课使用同步授课模式(两班)的教学过程可简述为:主讲教师情境导入(视频、歌曲、自由谈论等形式)——主讲教师讲解单词——单词巩固练习(两班比赛、进行快速记忆、抢答等活动)——主讲教师组织对话或短文学习(听说或读写训练、方法指导)——分小组学习巩固(两班教师分别指导学生完成角色扮演、复述等)——两班学习效果展示(利用课本剧表演或小作文展示)——主讲教师和学生点评。课后,两班(或多班)教师要共同反思,总结课堂的优缺点,梳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分别完成补充练习。
2.教学内容和课型。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情感前提出发来设计,首先是要选择对学生终身学习都有价值的核心知识和后续学习至为重要的关键知识作为教学内容;要把一个知识单元教与学的过程作为整体来设计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到两班(或多班)学生的学习差异,教学内容不宜过简或过难。
3.教学组织形式。同步授课时上课人数较多,要避免教师大段讲授,尽量安排学生分组活动和展示交流。教师可以将小组学习安排在“同步课堂”前一节课,两班(或多班)分别完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整理出还存在的疑难问题,同步授课时开展八人大组(两班两个四人小组组成)展示、交流、竞赛和问题接力比赛等活动。
4.教师角色定位。同步授课时必须充分发挥双方(或多方)教师的指导、组织、协调、评价、反馈等作用。课前:主讲教师要初步进行教学设计,再由指导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由主讲教师完成二次修改并定稿;指导教师要对本班学生进行课前补充训练。课上:教师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要提前约定好一些手势或指令语言;主讲教师要把控上课节奏,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环节和所用时间,一些教学活动可以交由指导教师组织本班学生完成;指导教师要关注学生,将重要信息反馈给主讲教师,并要及时帮助本班学生解决问题。课后:对课堂未尽事宜,主讲教师可以再安排有针对性的强化或提高练习,指导教师要进行补差训练。
5.实施建议。同步授课模式是五种模式中最难的,但它是形成学生学习共同体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尤其是给农村学生找到优秀的学习伙伴,真正共享优质学校课堂。这种模式采用的频率不宜过高,一般每个学科每周进行一次。同步授课模式最重要的环节是课前备课,双方(或多方)教师要充分交流和考虑学生的差异。实验发现,两班同步授课难度已经较大,多班同步授课难度会更大,只适用于乡镇中心学校与人数较少的教学点。
二、同步主题班会(活动)模式
同步主题班会(活动)模式是指两班(或多班)通过“同步课堂”智能录播教室共同开展主题班会或围绕主题开展对话交流等活动。这种模式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阔农村学生的视野,在初中、小学都适合开展。
1.活动流程。活动前:两班(或多班)师生共同确定主题,挑选学生主持人,再由学生设计主题班会的流程;学生以小组或宿舍为单位制作主题班会幻灯片(PPT),安排穿插中间的节目或游戏。活动中:由主讲教师开场,之后将话语权交给学生,教师可以给予必要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交流展示;最后由指导教师点评,主讲教师总结。活动后:两班(或多班)分别总结,学生写出反馈意见。
2.活动内容。同步主题班会或活动可以选择的内容非常丰富,如“在反思中成长”,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友谊天长地久”,可以有演唱、乐器演奏、合唱等形式,其教育意义是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学习方法交流”,帮助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找到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传统节日介绍”,引发学生发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同步翻转课堂模式
同步翻转课堂模式是将翻转课堂和同步授课相结合的模式,与同步授课模式最大的区别是学生要先利用导学案或微课进行课前学习,并在课堂上充分交流讨论,着重练习重点难点问题。
1.教学流程。课前:与同步授课模式的备课相似,区别是主讲教师要完成导学案或微课的制作,并分别安排两班(或多班)学生提前预习。课上:教师要重视讨论交流,如初中数学新授课(两班)的教学过程可简述为:复习导学案或微课的知识点——针对重点问题两班小组讨论习题——两班学生交流习题——主讲教师补充——学生练习难点习题(主讲教师、指导教师分别辅导本班学生)——两班派代表讲解练习——主讲教师总结——学生小结。课后:教师评课时要注意分析导学案或微课的有效性。
2.实施建议。同步翻转课堂模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其优点是利用导学案或微课先学,农村学生可以在课前多下功夫,减少学习差异,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课堂互动和讨论增加,教学效果非常好。缺点是上课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在熟练运用同步授课模式后采用,另外制作微课要花费主讲教师大量的时间,部分农村学生不具备课前学习微课的硬件条件。
新媒体以势不可挡的信息技术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世界,继而悄悄地然而又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所缔造的文化世界。不仅仅是改变个体和社会的精神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个体的实体性认同,改变个体与他所处的整个世界的同一性方式和同一性性状,最后,改变这个世界的精神气质和精神本质,也就改变着我们的伦理世界。生活世界——文化世界——伦理世界,是新媒体逻辑和历史地改变世界的三部曲。归根结底,新媒体改变世界的基础是赋权,通过赋权赋予传播内容一定的伦理地位,以全新的传播和对话方式构建伦理话语和伦理共识,为当下的人类文明发展营造理想的伦理生态。
四、专递课堂模式
专递课堂模式是指主讲教师直接给接收学校的学生授课,主讲学校没有学生参与。专递课堂模式只有一个班级的学生,教学针对性强,主讲教师备课压力小,比较容易操作。
1.教学流程。课前:两班(或多班)教师要共同备课,指导教师要给出教学建议和学情分析。课上:指导教师最好也在现场,帮助主讲教师组织教学。课后:主讲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和课后作业反思总结,查找问题,指导教师要进行课后辅导。
2.实施建议。专递课堂适合实验初期采用,也适用于两班(或多班)学生基础差异较大的教学内容,是同步授课模式的有益补充。但专递课堂中只有一个班级,竞争意识不强,缺少和主讲学校学生的交流和学习,无法形成学生学习共同体,应当与同步授课模式交替使用。
五、二阶同步授课模式
二阶同步授课模式是指在小学阶段由城市优质学校与乡镇中心学校先行同步授课,再由乡镇中心学校将教学内容做适当调整后,与农村教学点同步授课。
1.教学流程。课前:由城市优质学校与乡镇中心学校选定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在二阶同步授课时,乡镇中心学校要与农村教学点教师二次备课,根据教学点学生的特点修改完善教学设计。课上:教学组织形式、教师角色定位等与同步授课模式类似。课后: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要分别与城市优质学校和农村教学点教师进行反思交流。
3.实施建议。很多教学点学生的文化基础、家庭教育、生活环境等与城市优质学校学生差异太大,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双方学生的健康成长,乡镇中心学校可以成为传递优质教育资源的过渡。乡镇中心学校尽量要安排两名教师参加实验,尤其是语数外等学科,这样做可以减轻实验教师的负担,并形成集体备课环境。
“同步课堂”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比如“同步课堂”的核心是要解决城乡教学水平差异大的问题,但差异也是两校(或多校)授课的障碍,尤其是在同步授课模式下,学生思维习惯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基础不同给教学带来重重困难,经过优化教学流程、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有所好转,但还需要继续探索教学模式,选择恰当的教学载体,让教师做到心中有差异而课堂无差异。再如,同步授课模式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一步创新教师培训方式与评价机制,提高教师参与“同步课堂”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