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栏目研究

2018-02-22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栏目媒介

王 越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一、引言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表明媒介融合已经上升到党的高度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层面,2014年也被誉为“媒介融合元年”。媒介融合发展的迅猛态势已影响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传媒生态等各个领域。电视是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新闻栏目又在各大电视栏目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探讨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栏目具有指导意义。

二、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栏目的影响

(一)打破原有的新闻生产和传播结构

传统媒体结构的新闻生产方式将被网络新媒介技术改变,信息采集队伍与编辑队伍的融合,打破了原先各司其职的部门、人员的划分,取而代之的是按照信息传播的不同渠道来划分新闻媒体的工作部门,如网络新闻部、移动终端新闻部、纸媒新闻部等。每位记者都将化身为全能记者,通过全方位的信息采集方式获得文字、音频、图像等不同渠道的信息资料,再把同一内容的信息按照不同编辑部的需求,制作成多条不同形态的新闻稿件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对记者的新闻专业素养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公民新闻”的兴起

伴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赋权普通受众,不仅使得公众的传媒接近权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实现,还使得我们置身于“公民记者”的时代成为可能,受众在一定意义上也完全可以转变为新闻信息的发布者。如今,传统新闻媒体也逐步感受到“公民新闻”兴起带来的影响,传统的报纸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通过操作手中的计算机、手机、照相机等信息工具积极参与新闻的生产、制作。这种受众的主动传播不仅可以丰富新闻来源,减少新闻信息的获取成本,与此同时还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公民的传媒接近权。

(三)强化受众的分化与互动

媒介传播形态的变化也使受众需求日益呈现分化的趋向,其本质正是信息媒介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与受众诉求多样性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过去的大众传媒时代,主流媒体掌握着新闻信息的发布权,决定向受众传播何种新闻信息,受众只能被动接收其发布的新闻信息。如今,受众不再只是新闻信息的消费者,同时更是具有绝对影响力的新闻参与者。所以,主流媒体与新媒体新闻机构必须综合分析受众分化背后的受众需求,作出正确的预判。例如,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日播新闻栏目《新闻坊》,无论是“爆料”“帮忙”,还是“晚高峰”话题的互动和投票,观众都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直接参与。此举不仅加强了受众意见的反馈,同时也为栏目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来自市民日常生活的新闻素材。

三、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栏目的发展瓶颈

(一)时效性优势被取代

时效性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在以新媒体为主导的媒介融合趋势下,电视新闻栏目的时效性优势被取代。电视新闻的传播通过图像、声音和文字的结合实现,由采集到制作再到播送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传统媒介占主导地位的时期,电视新闻栏目还能因其“声情并茂,视听兼容”的特点保持一定的优势,但随着网络和手机等第四、第五媒体的兴起,以每秒30万公里速度的光纤传递的数字信号可使信息在刹那间到达世界上的任何角落。制作时间、截稿时间的限制被打破,公众可以在网络上即时看到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这使得真正的“第一时间”新闻成为可能。

(二)栏目内容同质化

网络即时发布的特性加速了新闻的传播,各大传统电视新闻栏目都在争取获得第一手新闻信息,从而导致各栏目在播出的新闻节目形态方面呈现出了同质化趋向。例如,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我国的新闻媒介体制改革作为其中一项重要议程也在不断响应号召。因此,地方广播或电视媒体机构为强调地方特色、贴近百姓生活,会更多地关注本地社会与人民生活,推出了一系列民生新闻栏目,但随着近些年的市场化发展,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因其收视率高、市场回报迅速等特点,引得国内各个地方电视台争相开办。一些栏目甚至直接照搬照抄高收视率节目的模式,导致民生新闻栏目同质化的情况愈发严重,甚至出现了过俗过滥的现象。

(三)播报风格娱乐化

传统电视新闻栏目积极向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与内容靠拢,引入当下社会的流行元素,增强电视新闻栏目的趣味性与通俗性,有助于打破传统电视新闻栏目给受众留下的严肃死板的刻板印象,但过度娱乐化会使传统电视媒体的公信力面临挑战。一些电视新闻栏目一味追求“眼球经济”带来的短期效益,甚至不惜自降格调,夸张、媚俗、标题党等都成为其新闻报道的手段,不加筛选地将暴力、色情、虚假、炒作等内容直接呈现在受众面前。这种把关人意识的缺位,无疑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四、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栏目的发展对策

(一)增加创新元素

在新闻的采访和编辑过程中,要突破以往传统电视新闻栏目主播播报导语、画面转接现场等的一贯标准程式,大胆引进创新元素,丰富栏目样态,充分拓展新闻内容的各个报道面,具备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刻剖析的能力,深度挖掘新闻信息不易显露的一面,把新闻的独特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东南卫视的品牌新闻栏目《海峡新干线》的演播室采用3D技术模拟新闻环境,主播在播报每条新闻导语时仿佛置身于新闻现场,辅之以数据分析、动画演示,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新闻传播效果。

(二)打造品牌新闻栏目

要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新闻节目的影响力,形成节目自己的独特品牌效应,从而使更多的受众知晓,应做到知己知彼,不仅要积极学习借鉴典型案例,还要对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发展局限有清晰的认识。这要在严谨分析受众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定位新闻栏目,切忌跟风随大流,如可以从合理调整新闻播出时段、栏目风格整改、严格把关新闻内容等方面对栏目进行全新的策划编排,对栏目样态进行全新的探索,发掘新闻栏目独特的品牌价值。

(三)培养媒介融合型人才

媒介融合过程淡化了文字记者、摄影记者、文字编辑、网络编辑等细分的概念,而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跨媒体报道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具备多种能力,扮演多种角色,成为媒介复合型人才。在熟悉文字报道、摄像、摄影等基础性技术的同时,还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具备新闻策划、栏目策划、活动推广等多种能力,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网络技术筛选和传输信息,学会利用最新技术推动融合发展。例如,掌握大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手法,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度剖析;了解新闻用户的新需求以生产出定位精准的新闻内容;学会移动平台的新闻生产方式与推广方式,从而拓宽传播渠道。

五、结语

新媒体平台具有发布信息良莠不齐、无法考证新闻源等先天劣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受众回归理性,为主流媒体强势回归提供了机遇。因此,对于电视新闻栏目这一传统主流媒体栏目而言,更加应该以主动的姿态融入媒介变革洪流中,发扬优势,弥补劣势,革故鼎新,在“一破一立”之间探寻新的发展之道,在众声喧哗的信息时代,打造公信力与即时性、交互性兼具的优质主流舆论场,推动信息社会朝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1]万小广.媒体融合新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5.

[2]蔡敏,韦文杰.媒介融合胜出战略[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120-122.

[3]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6:106.

[4]李怀亮.新媒体:竞合与共赢[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69.

[5]陈浩文.媒介融合的分类——以美国媒体为例[N].中华新闻报,2007-07-04(C02).

[6]伊契尔·索勒·普尔.自由的科技[M].马萨诸塞州:贝尔纳普出版社,1983:21.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栏目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书,最优雅的媒介
栏目主持人语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