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合作
——公益出版的新机遇

2018-02-22高铭坚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跨界公益

高铭坚

(中国盲文出版社,北京 100031)

近年来,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各产业间不断革新,产业间兴起了一股彼此融合、互相借力的跨界合作浪潮。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我国其他行业风起云涌的“跨界融合”浪潮也终于来到了出版领域。出版业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逐渐兴起,文化内涵与实体产业实现了有机衔接,如地产引进书店及书店衍生服务,将读书生活融入商业文化和社区文化;时尚期刊与电商巨头合作,在电商领域进行了一次时尚革命,等等。跨界合作使出版业与其他行业实现了联动发展,开拓了出版业发展的新领域。公益出版是出版产业内不可缺少的一环,跨界合作也给公益出版带来了一次宝贵的发展机遇。跨界出版作为近年来出版产业领域内的一股新风潮,也为公益出版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能否抓住此次宝贵机遇,规避不确定的外在风险,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在新时代出版领域内有一番新作为,是当前出版社公益出版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公益出版的难言之隐

公益出版是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版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形式之一,既繁荣了出版市场,又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由于公益出版自身的公益特性与当下出版市场经济大背景的冲突性,其生存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公益出版的发展在当下受到限制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国家扶持能力有限。虽然我国设立了一系列公益出版工程以及4家公益出版社,对相关出版项目予以资金投入与补贴,但无论是规模还是量级仍旧较小。二是社会力量参与较少。公益出版不能只依靠公益出版工程、公益出版社以及公益出版项目,经营性出版社也可以通过自筹资金、慈善机构捐助、企业项目委托等多种形式,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出版工作,但是目前社会力量参与公益出版的并不多。三是公益出版需求日渐多样。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公益出版的需求日渐多样,传统只以图书等纸质出版物为载体的公益出版活动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无论是政策资金等国家或者社会组织层面所必需的外界扶持帮助,还是公益出版产品日趋多样化的内在内容需求,都不难看到,公益出版受限制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关公益出版资源的缺乏。

二、公益大环境引导公益出版跨界合作

值得欣喜的是,当下我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大环境对公益出版进行跨界合作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公益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截至2017年10月10日,全国公益社会组织总数达到75.6万个,其中认定和登记为公益慈善组织的有2429个,年受益人群超过1000万人次。大量基金会相继诞生,其中包括国企、民企以及知名人士个人设立的基金会。经济越发达的省份,基金会越多,且八成以上由民企创办,比如腾讯慈善公益基金会总资产已达7亿多元。由知名人士设立的个人基金会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从10年前的13个增至1985个。此外,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显著增强,在过去的10多年间,我国企业也已经逐步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公共服务,开展公益活动,成为我国企业日常经营的重要一环。一些大型企业大多设立了专门的公益部门,鼓励员工参加公益活动,竞相加大在扶贫、教育、环保等公益领域的投入。另一方面,不同政府部门和公益组织之间的跨界合作越来越多、越来越深,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的践行,企业和公益组织的跨界合作也越来越多元。商业金融、共享经济、网络科技等新元素促进了新公益时代的创新发展。公众参与到公益事业之中,大众对于公益事业的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公益出版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在如今这一良好的外界氛围中能够获得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公益事业日趋重视跨界合作的发展风向也能为其带来更多跨界合作的支持。

三、跨界合作为公益出版提供有效动力

跨界合作其价值本身在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于公益出版来说,进行跨界合作的本质就是融合公益与外界社会力量,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公益出版发展。公益出版进行跨界合作,首先可以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引入公益资金,弥补国家公益出版政策短板。公益性出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是必须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进行跨界合作,公益出版可以有效引入当下越来越多的基金会、企业的公益捐赠资金,原因是公益出版作为公益慈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公益追求多元化的趋势下,既可以成为独立公益活动,也能够成为公益项目品牌的一个特色延伸,其对于社会组织、企业在公益中进行一定的自我品牌宣传具有很强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公益出版机构作为公益出版的参与主体,也能够得以不断充实发展。其次,有效利用当前的新式技术、平台、产品等非传统资源,满足多样化公益出版需求,提高公益出版工作水平。虽然,满足公益出版的基本需求在于为受益群体提供诸如图书、期刊等传统公益出版产品,但是随着我国大众精神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益出版需求日益提升,公益出版工作水平亟待提高。因此进行跨界合作,公益出版能够打破以往主客观条件的诸多桎梏,使其能够充分吸收当今最新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有效整合互联网等新产品、技术以及平台,同时更好地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模式,在资金筹集、读者选择、产品形式、后期维护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与改变,从而满足日趋多样化的公益出版需求,提高公益出版服务水平。最后,推动打造公益出版IP,逐步在公益慈善领域中形成自身的特色,拓宽公益出版发展空间。当前,公益项目在教育、科技、卫生、环保、体育等各个领域扩展,形式越来越多样,领域越来越广泛,围绕不同主题而又引起广泛关注的公益IP不断产生。立足文化领域的公益出版可以利用此契机,通过跨界合作打造属于自身的公益出版IP,从而在诸多公益慈善中形成自身的特色,提高大众对公益出版的认知。同时,公益出版也可以在此过程中不断自我变革,拓宽自己的发展空间。

四、新旧问题与机遇并存

虽然跨界合作对于公益出版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然而此过程中,因为产业特性的不同、运营机制的引入等一系列由于跨界合作产生的冲突,以及固有的问题仍需要我们予以正视。

警惕跨界合作中的利己主义。公益出版作为社会公益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具有广泛的宣传普及作用,因此公益出版通过引入相关商业机制等形式进行跨界合作后,联合参与的企业或组织也能获得收益,然而公益出版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围绕经济利益的相关企业或组织的功利主义值得我们警惕。诚然,参与的企业或组织拥有宣传自我品牌价值的权利,但是公益出版的核心仍是共享出版资源,服务社会大众,其绝非是利用这一出版资源供参与企业组织牟利。出版社等作为公益出版的主要力量,应积极明确自身对内容形式的把关作用,对于涉及关于图书产品、活动形式、宣传主题的内容,要与合作方在互惠的过程中,保持自身的公益原则,从而使公益出版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当前公益出版要想更好地跨界合作,在管理层面上制定监督与约束机制是极其必要的。

减少跨界合作中的资源浪费。在以往传统的公益出版活动中,众多公益出版的内容形式普遍趋同,具有很强的同质化色彩。由此产生的以公益出版物为代表的公益出版成果也因为这种同质化倾向,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公共资源浪费。公益出版进行跨界合作亦是如此,虽然其目的在于整合多种资源,使公益出版能够切实发挥公益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整合相关资源要

保障相关资源在公益出版进程中得到有效使用。公益出版是对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项重要补充,而跨界合作也是对于公益出版相关资源的一项重要补充与挖掘。无论是以少数民族文字、盲文为代表的专业公益出版人才资源,还是以公益IP为代表的优质公益出版信息资源,还是以扶持资金、数字技术、网络平台为代表的丰富公益出版物质资源,资源得以有效整合才能形成巨大合力。利用好跨界合作的宝贵资源,是公益出版人不能忽视的。此外,还要把握好跨界合作的节奏与周期。众所周知,通过生产公益出版物、建立公益出版设施、开展公益出版活动等方式,公益出版从开始到真正发挥作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相对舒缓的节奏与一定的实施周期。因为相比其他扶贫或援助通过资金、设施可直接满足困难需求的公益活动,公益出版自身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正所谓“润物细无声”,公益出版受众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收益是间接的,尤其是通过精神文化内容对其思想意识的影响与引导需要一定时间的积淀。但是,对于跨界合作这一方式来说,相关参与的企业组织由于市场经济机制与内在运营需求,往往追求的是快节奏与高效率,这显然与公益出版的特性是相悖的。过分追求短期影响,缺乏对公益出版内在运营具有持续性的认识必将成为公益出版进行跨界合作出现问题的导火索。所以能否正确把握公益出版的节奏与周期,是跨界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1] 王学军.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大格局逐步形成[N].中国红十字报,2017-11-07(003).

[2] 祝学军.中国出版业六大趋势[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5-06-29(005).

[3] 王悦彤.跨界的出版与出版的跨界[J].出版发行研究,2015(03):28-31.

[4] 黄珊.新世纪我国公益性出版研究(2000-2013)[D].河南大学,2014.

[5] 张大伟,黄强.中国出版“公益不足”的制度障碍及市场机制效用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3(02):15-18.

[6] 武慧婷,王炎龙.公益出版的营销困局与转型路径[J].出版发行研究,2012(10):17-20.

猜你喜欢

跨界公益
公益
公益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公益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跨界设计
公益
跨界通平台
玫琳凯 跨界赢未来
做了15年公益却依然不会“包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