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如何贴近受众视角
2018-02-22王晓军
王晓军
(重庆日报,重庆 400015)
一、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科技竞争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我国十分重视科技传播。对于大众来说,最常见和普及的科技传播方式就是科技新闻。人们通过阅读科技新闻增长知识、了解动态,然而大多数时候,科技新闻并不能满足受众需求,有时是满篇艰深晦涩的术语,有时是片面夸大研究成果,甚至是博眼球的标题党,这些都严重降低了受众对科技新闻的认可和信任
二、改进科技新闻报道的策略
(一)明确定位,保证最优的传播效果
根据传播领域、传播对象、传播方式、传播特点的不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扩散活动一般可以分为科学交流、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三类。
所谓的科学交流,指的是科学知识在学术领域的扩散传播。这样的知识扩散和传播一般发生在学术圈内部,是科学家与科学家之间相互探讨交流,知识的传播较为封闭,传播媒介较窄,主要通过学术报刊、实验室或科研会议等,对传播者和受众的科学素养要求较高,两者要有相似的学术背景,并且两者角色并非固定的,而是常常互换,任何一方都没有绝对的话语权。通过这种方式扩散传播的知识往往是最前沿、最先进的,而且非常专业,学术性强。
所谓的科学教育,顾名思义,就是科学知识的扩散传播是通过教育进行的。在教育领域,科技传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是教师和学生,传播的场所和媒介一般在学校。传播者和受传者角色较为固定。作为传播者的教师,其传播体现出职业性、专业性的特征;作为受传者的学生,带有群体性的特征。整个传播过程的特点是系统的、带有强制性,流程规范,循序渐进。
所谓的科学普及,是在公共领域的科技知识扩散传播。这是一种大众传播方式,其打破了科学界和非科学界的界限,通过各种大众传媒实现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它的传播对象是全体社会公民,传播者既可以是科学家也可以是媒体从业者,范围非常广泛。它的传播体现出非强制性、非约束性、灵活性、随意性等特点。
要实现科技新闻最优的传播效果,首先就要找准自己的定位。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媒体是最适合进行科学普及的平台。所以科技新闻媒体首先要明确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科学交流之间的差异,立足于平台特点,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集中力量做最适合的事情,争取发挥最大作用,实现最优传播效果。
(二)加强交流,搭建大众与科学家沟通的桥梁
一直以来,科学界与媒体界似乎隔着一堵厚厚的“墙”,这堵“墙”的存在是两种文化冲突的结果。新闻强调新奇、趣味、求新求异、扣人心弦,而科学追求的是严谨、科学、消除歧义、解决问题。仔细研究科学界与媒体界传递科技信息的过程,我们就会发现其传播目的、传播语言、传播方式等方面完全不同。这些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却并非不可调和。科学家希望科技报道能帮助他们将科学知识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扩散;但科学家对媒体记者的科研素养和职业素养持有怀疑态度,既怀疑他们是否有能力把研究成果吃透,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又担心记者为了博眼球,造成报道不全面或失实。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双方缺乏沟通交流。
科技新闻传播过程中屡屡出现的假新闻或伪新闻,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是科技新闻记者自身出了问题,因为即使记者拥有强大的学术背景,也不可能了解科学行业内所有的知识和信息。这就需要构建科学界和媒体界沟通的桥梁,科学界要充分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消除偏见,放低身段,包容对方。而新闻界更应该以更科学、严谨、负责任的态度对待科技新闻报道,主动加深与科学界的对话和交流,即使不能成为专家,也要把专家变成自己的顾问,使自己笔下的科技新闻更接近科技的本质。
(三)多用技巧,让科技新闻“活色生香”
当前国内的科技新闻报道普遍呈现出“艰深”“晦涩”“难以理解”的特点,对科技成果和前言技术的极端渲染,让科学界变成高高在上的空中花园,高不可攀、难以亲近。这非常不利于科学知识的扩散和传播。以下我们从语言、策划和模式三个角度探讨如何让科技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1.语言通俗,深入浅出
科技新闻备受诟病的一点就是语言晦涩深奥、难以理解。一方面,这是科学知识本身的专业性导致的,科学技术本身就是深奥的,它的成果是新颖和抽象的,必然包含着大量不为大众所知的术语,如果仅从专业视角来传播科学知识,受众就会陷入混沌。另一方面,从业记者大多数是文科背景出身,文科知识储备使他们具备流畅的行文能力,但也存在视野和专业知识的缺陷。文科出身的记者在面对科学知识时往往就会露怯。为了掩饰这种缺陷,记者在采编科技新闻时会出现不求甚解、堆砌术语的情况,给读者带来困惑。
2016年11月6日至11月8日,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一组系列报道《“神舟”“天宫”完美对接背后的“吉林科技元素”》。神舟与天宫的精准对接在当时是最热门的科技新闻,保证其精准对接的原因是神舟和天宫身上分别安装了来自长春光机所潜心研究的激光雷达和光学成像敏感器这对“火眼金睛”。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提前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在采访中深入细致,报道中语言精练、鲜活,采访对象生动的表述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现场感和说服力,充分展示了广播“以声音还原画面”的媒体特质。这一系列报道还通过新媒体平台“吉林大喇叭”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图文推送,听众、读者和网友纷纷点赞评论,认为这是一次生动的科普,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从这组报道中可以看出,记者在报道前首先吃透了科学知识,对于要报道的事实弄明白搞清楚,并积极地向科学家请教和求证,确保自己能准确理解信息。其次,记者在报道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文字功底和翻译能力,把一些高深的科技术语转化成了新闻语言,做到了语言通俗、深入浅出,跳出专业词汇、数据的牢笼去报道科技新闻,运用对比、象征等表述手法,用形象化的方式赋予冰冷的科技新闻以人文美感,充分注重挖掘细节,用细节充实报道。
2.做好策划,深度报道
科技新闻的深度报道要从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积极拓展选题和内容,重视新闻背后的挖掘,由点及面、由此及彼,形成网状的新闻报道群,要做到这些需要提前做好新闻策划。
对于科技知识,记者不能满足于仅仅阐述现象,而是要深入观察,积极探索事实背后的故事,选取充分的资料对有关新闻事实情况进行全面报道。这就强调了背景资料运用的问题。新闻背景的有效运用可以延展读者阅读,使读者洞悉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历史、环境,并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这对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有着极大的帮助,还能增加科技报道的厚重感和事实量,增强科技新闻的可读性和易读性。
3.创新模式,贴近大众
模式创新是针对科技新闻普遍呈现的呆板、无趣的特点提出的。我们可以通过创新科技新闻的传播模式,增强科技新闻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第一,套餐模式。把相同或相似的科技新闻内容打包带给读者,使读者可以从点到面、融会贯通,不仅扩大阅读量,扩充信息量,还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第二,故事模式。用故事开篇、用故事情节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能够在短时间内抓住读者的眼球,能产生很好的传播效果。同时,故事模式的科技新闻也方便在读者间传递,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播。
第三,参与模式。打破了传播和接收的界限,通过新媒体手段,受众可以参与到传播过程中来,可以扩大传播范围,对新闻真实也能起到监督作用。
第四,盘点模式。通过列榜单的方式展示一定时间内一定量的科技新闻内容,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能迅速抓住人的眼球,获得关注度。
三、结语
作为新闻内容一类,科技新闻与一般新闻相比有其特殊性。首先必须解决通俗化的问题,缩小读者和科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其次,对于科技新闻内容的报道一定要做好策划,要讲究深度,不能就事论事;最后,创新模式是科技新闻能够得到长足发展的动力。总之,作为媒体工作者,一定要立足受众视角探索科技新闻写作规律,让科技新闻成为科学普及最重要的平台。
[1] 邓凯.科技新闻传播如何贴近受众视角[J].科技传播,2010(12):2.
[2] 叶鸿宇.网络广播新闻如何贴近外国受众——自文化的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02):155-156.
[3] 矫健.科技新闻传播如何贴近受众[J].科技传播,201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