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策划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研究
2018-02-22刘兰兰
刘兰兰
(柴达木日报,青海 德令哈 817000)
一、新闻策划对宣传效果的重要性
(一)新闻策划的概念
广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传媒的形象策划。本文所指的是狭义新闻策划,是指新闻采编人员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所作的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主要是提炼新闻点,由点至面,整体策划结合社会热点、事件提炼一个最好的新闻点,然后通过系列新闻稿件宣传该新闻点,每篇稿件从一个角度来说这个新闻点。
(二)扩大宣传影响力
新闻策划对新闻宣传效果的广度和深度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比较单一,受众群体也比较狭窄,形成了“官办、官订、官看”的现象,尤其是柴达木日报这样一份民族自治州党报,其能动性受到更多限制。对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新闻价值含量高的重大题材以及党政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只有通过策划使新闻报道聚焦主题,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扩大新闻传播面。其次,新闻策划应选取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剖析新闻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对新闻报道做好系列报道和深度报道。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找准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对新闻信息进行优化重组,增强新闻事件报道的深度。
(三)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新闻报道主要是对社会新闻、党政新闻、热点事件进行报道,新闻策划就要以特定的新闻事件为线索,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背景资料,确定新闻主题和策划思路,积极引导受众的思想和观念,形成积极的主流思想。新闻主题要注重舆论导向和时代精神。
二、柴达木日报的现状与问题
(一)现状
柴达木日报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党委机关报,报社办有两报一刊(汉文报、蒙古文报,《柴达木开发研究》杂志)。柴达木日报社从创办汉文报纸以来,一直面临着专业人才匮乏、人员流动性大、培训学习机会少等问题。现有采编人员中仅有3人毕业于新闻专业,大多所学专业与汉语言有关,也有部分是学理工的。专业人员少、采编队伍不稳定,造成了新闻稿件质量不高、从业人员新闻意识不强,这也直接影响了报纸的可读性。
柴达木日报从创刊之初的一周一张四开四版小报,发展为一周三张四开四版报纸,再到后来的一周五报,一三五是对开大报、二四为四开小报,直到现在的一周六报且都是对开大报。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不仅是报纸从四开小报到对开大报的形式变化,更是发展理念的飞跃。这飞跃既有采编设备硬件的更新,更有采编制度软件的完善,但在软件建设上新闻策划一直是一块短板。
(二)问题
造成新闻策划这块短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没有专业的新闻策划团队,编采人员的策划意识不强。多年来,新闻队伍建设大多媒体一直偏向新闻报道方面,很少关注组建新闻策划团队。编辑、记者每天获取大量的新闻线索,需要根据新闻标准对这些线索作出分析判断,筛选适合报道信息。需要着重策划的是内容重要、意义重大、由表及里的“线型”深度报道,或者由此及彼的“网状”广度报道的新闻。这种报道不是一两篇稿件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两个记者所能胜任的,需要精心筹划、多方合作,以完整的新闻报道来实现。
大多记者认为策划是总编辑或编辑部的事情,自己只是被下派任务、负责采写稿件的一方,没能主动地参与到策划中,放过了一些可以做深做透的新闻线索。编辑虽然也能从稿件中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但对事件不够了解、对基层情况不熟悉、对读者的反馈不了解,不能很好地协调记者深入采访为最终的策划服务。
二是不知如何进行新闻策划,外地成功案例借鉴到当地存在较多问题。回顾前几年柴达木日报的新闻报道,突出问题是报道的“工作色彩”“党政色彩”浓重,多从职能部门角度衡量新闻价值,出发点、落脚点往往围绕政策,典型事例都是为了说明政策,忽视了新闻素材中生动丰富且变化多端的新鲜内容,尤其在采写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重点放在了工作方式、工作进程、工作成效和工作经验等方面。这些稿件工作色彩浓重,官话套话多,造成了新闻报道范围狭窄、内容浅显、针对性差、可读性不强等弊端。
党报的阅读群体比较固定,党政部门、企事业机关单位工作人员是主要读者。党政部门人员对政策的了解更多,有些是直接参与者,他们更想了解政策执行过程中群众的反响和执行力度;群众则希望从政策中获取更多的利好消息。柴达木日报报道的民生新闻虽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但因记者写作水平不高、对新闻的挖掘力度不够,不能吸引读者持续阅读。编辑、记者有时发现了可以深入报道的题材,也想策划成系列报道,形成宣传声势。但没有专业知识作支撑,也没有策划人员指导,很多策划既不能吸引人们持续关注,又不能体现深度,甚至错过了报道的最佳时机,使新闻滞后、毫无新意,读者也就提不起阅读兴趣。
三是没有抓住报道时机。虽然柴达木日报在每年的全州两会前夕也会做小型策划,形成系列报道,但只是“小打小闹”,仅设置了一些关于两会的栏目,会议结束稿件刊发完,栏目也随之消失了,没有形成应有的宣传强势,也没有达到很好的社会效益。究其原因,由报道形式陈旧、报道时机不准造成。
三、柴达木日报新闻策划创新思路
(一)创建优秀的新闻团队
新闻策划不是一个编辑或一个记者就能完成的事,它是报社所有人共同努力的产物。新闻策划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选题到采访写稿再到编稿排版,都需要相呼应,统筹兼顾,只有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就柴达木日报而言,虽然设有新闻部、编辑部,但是分工不分家,这为创建优秀的新闻策划团队创造了条件。
记者在实地采访、搜集信息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搜集图片、文字资料,在新闻策划阶段有具体的素材,有助于策划的开展;编辑要对新闻素材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整理,确定重点内容,适当缩减或删除与新闻关系不大的内容,统筹安排稿件和图片,最终形成版面。要想做出成功的策划,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除了团队人员的密切配合外,编辑、记者的业务技能、职业素质也是重要的决定因素,这也是报纸求生存、谋发展的根本。
(二)创新新闻报道形式
值得进行新闻策划的题材一般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因而首先在思想上要达成共识,然后确定报道主题,提出具体的报道要求,选择合适的新闻体裁等。新闻事件报道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事实陈述上,而要向纵深的方向挖掘事件的意义。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柴达木日报第一次进行大型报道策划,在7月1日出版了30个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刊。首次推出30个特刊、首次对既定的选题进行策划,这些都是不小的挑战。这次报道策划从最初制订方案到最后的出版发行,历时3个月,几经修改,最终完成。对这一重大事件的策划,我们选择了不同的侧重点,紧紧围绕30年来的发展变化,分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城镇新貌、四大支柱产业、旅游建设以及民族特色等版块,全面回顾了海西州30年主要是近10年的巨大发展成就,图片的选择突出新旧对比,稿件采写着重发展成就展示,在数字较多的特刊上运用了图表和柱形、饼形图,更直观地展现了发展变化。这些特刊在编排、印刷上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次策划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细致的策划是报道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前提,完善的方案是整个报道成功的基础;新闻策划就是要充分利用新闻资源,更全面地反映重大主题,形成宣传攻势。
(三)追求实效,把握主题
对于新闻热点的策划,要找准切入点、紧扣时代脉搏,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例如,对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的专题策划中,就需要明确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是否具有时代性,能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样的主题能够使新闻报道优才优用、相得益彰。有深度的报道和追踪,无论从现实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的角度、无论是经济的角度还是文化的角度,多种角度的背景分析和深度融合给人一种立体感、纵深感,开阔了读者的视野,丰富了新闻报道内容。
2011年11月5日,浙江绍兴赴海西工程人员宣明洋因救落水女童不幸牺牲的消息传来,柴达木日报立即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追踪报道,海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随即发出了向宣明洋同志学习的通知,全州上下形成了学习宣明洋的强大声势,也直接促成了首届“海西好人”评选活动的启动。尽管这次报道没有提前策划,但记者在各单位采访时形成的一组组稿件很好地配合了当时的宣传形势,为学习宣传宣明洋感人事迹烘托了氛围,为首届“海西好人”评选活动营造了声势。
2014年8月22日,海西州举行建州60周年庆祝大会,当天,柴达木日报隆重推出“庆祝建州60周年”特刊,用60个彩色版面展现了建州60年来海西的发展变化。这期特刊策划历时5个月,四易其稿,其间不断调整修改、充实完善,最终完成。当天,报社员工在庆祝大会举办场地附近免费发放特刊,期望让更多的人看到报纸,这期报纸也成为很多人的珍藏。特刊的推出树立了柴达木日报主流媒体的形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1] 刘保全.关于“新闻策划”问题的综述[J].新闻爱好者,2009,34(07)45-46.
[2] 谭诚训.新闻策划现象产生的思想文化基础——兼议在新闻策划研究中扩展新闻理念的可能性[J].当代传播,2009(2):123-124.
[3] 赵勇军.新闻策划——媒介竞争的利器[J].新闻窗,2011(04):34-35.
[4] 徐培汀.关于新闻策划的几点思考[J].新闻记者,2007(08):123-124.
[5] 吴义周.对“媒介审判”的再“审判”[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01):45-46.
[6] 张晓丹.活动策划——让广播新闻策划更具影响力[J].新闻传播,2011(0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