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构建城市国际传播力
2018-02-22吴向阳
吴向阳
(深圳特区报,广东 深圳 51803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对提高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话语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引导国际社会客观全面认知中国具有深远的导向性意义。
西方学者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曾引用马克思的话说“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1]来论述自工业革命以来东西方话语关系的不平等。直至今天,这种不平等仍然存在——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依然偏弱,在国际热点和突发事件报道中“第一落点”的到位率还不高,话题设置及国际影响能力还有限。这种“不对等”传播关系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近七成的海外受众只能通过西方媒体认知中国。而受意识形态和历史因素的影响,相当数量的西方媒体仍然抱着“冷战思维”去观察中国、报道中国。这就必然导致在西方舆论里的中国与真实的中国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当下西方话语体系框架已经成为西方民众认知中国、认同中国的巨大阻力与障碍。
因而,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在国际舆论场中发出中国声音,扭转国际传播中的失衡局面意义重大、任务紧迫。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改变“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竞争中发出属于深圳的声音,不仅是历史责任,亦是发展需求。
改革开放40年,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现代都市,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辉煌成就。深圳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从来不乏好故事、好声音,关键是以创新为要,坚持国家站位、树立全球视野,大力推进国际传播工作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积极配合国家参与国际舆论话语权竞争。
一、构建新型对外话语体系
法国后现代学者福柯说:“话语即权利。”[2]对外话语是一个国家面向世界的自我陈述。正如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所言,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话语,是无法真正崛起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传播力、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党的十九大更是明确指出,中国和世界关系正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的确立,以及创造性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使中国的理念、政策站位于人类道义制高点。这都为我国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打造自己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提供了良好历史机遇。
构建对外话语体系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拓展与革新:首先,在不断加强立体传播平台建设的前提下,要更加重视讲述能力。如果说传播是渠道建设,那么讲述就是对内容的表达,是传播是否有效的核心要素。其次,在强调讲述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话语体系建设。这是在以优质内容挖掘为框架,对表达的创造性、逻辑性、完整性提出了系统要求。其三,要在建立科学、完整话语体系的基础上,专门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把对外话语体系与我们日常对内的宣传口径、叙述方式区别开来,强调对外话语体系有独特的规律、有特定的受众,进而在与受众的利益、情感、语言、价值观交集区之上,以创新思维拓展交流空间营造于我国有利的国际舆论氛围。
二、细分受众以新思维融通中外
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今天,进行国际传播工作,把中国人的话说给外国人听,把深圳开发开放的故事在全世界进行更加广泛的传播,而且让外国人愿意听、听得懂,融通中外是构建话语体系的关键。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世界文明多元共生,不同历史文化在交集碰撞中相互滋养融合,不断发展。逾越不同的历史、文化、语言、制度、意识形态等障碍因素,在世界多元文明之间架起有效的沟通之桥,是建立有效的传播体系中最为核心的枢纽所在。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区域,在国际传播力的构建过程中,找准与世界的交集区是融通中外这一桥梁的基石。而中外利益交汇区、情感共鸣区、价值共同区就是国际交流的核心交集区域。这就要求我们找准中国国情、深圳特色与国外受众的表述习惯和接受心理的交汇点,把我们想讲的深圳故事与国际社会想听爱听的叙述方式结合起来,令深圳这座城市追求创新发展的理念与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相通相融。这样,深圳作为特区所担负的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就能与世界发展潮流、人类发展事业相呼相应,构建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表达的话语体系就有了基点与靶点。
此外,日常新闻舆论传播要做到找准交集融通中外,还应注重细分受众,精准推送。当今世界的国与国千差万别,区域文化与发展程度差异巨大,在进行国际传播时,需以传播方向为基础,力争按照“一国(地区)一策”的思路,深入开展国别受众分析、区域受众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传播内容。提高原创内容、区域新闻的数量和分量。力争从受众实际出发,减少过往惯常的发通稿做法。在宣传报道中,既要讲国际通行的普通话,也要针对不同地区受众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精准推送,用面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方语言增加传播的亲和力与有效性。同时,主动加强舆情研判,积极引导话题,协同配合外宣部门,主动回应国际舆论对本区域相关话题的关切,及时正面驳斥有关不实和歪曲言论。
三、“情理结合”讲好新故事
大量的研究及工作实践表明,在国际交流传播中,外国受众对细节翔实丰富的个案、生动有趣的故事、具备戏剧冲突性的事件等切口较小的报道内容更感兴趣。因此以讲故事的方式开展对外宣传,是一种受众易于接受的更为国际化的表述方式,也与西方主流话语体系的表达更加接近。
然而,在日常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中,我们的地方媒体往往比较侧重概念性、总结性的硬性时政报道。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我们也习惯于国际体系的宏大叙事,时常令报道缺乏细节和情节,以致外国受众看不懂本地新闻,而本地读者不关心国际体系的叙事。
加强讲述内容的故事性,往往要求新闻作品本身有丰富的细节和情节。一般而言,在进行国际传播的叙事时,应具备人物和角色、布景或环境空间、冲突或情节、解决方案或建议性方案[3]等几个方面的要素。如果说描述这些要素的都是细节,那么把这些要素连贯起来的就是情节。例如,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联合国成立70周年等重点国际性事件的报道,对于媒体而言事件宏大,但真正令受众感兴趣的却是其中的细节和情节。报道通过细节和情节,才能还原当前国际体系叙事的全景,并让受众感觉置身其中、与自己息息相关,而不是使用那些枯燥和遥远的全景。
在国际传播力建设中,故事性话语是对外话语体系基础,而解释性话语则肩负了新闻作品的价值指向。[3]这种情理结合的方式,在当下国际舆论环境中对于一国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形象等元素的对外呈现、国际角色塑造以及政策解释中的作用日渐显著。从事国际传播工作的媒体工作者首先要从“讲故事”和“作解释”两个方面不断创新方法,更新理念。以“挖掘好故事、把好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让故事中的中国价值观获得普遍认同”为主线构建新型的对外话语体系,将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城市整体国际传播力提升工作中需要专门研究并大力探索的方向。
此外,讲好中国故事、深圳故事,需要媒体工作者有意识地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以活动聚人气,以活动促传播。例如,在组织邀请境外主流媒体“走进来”等传统媒体活动的同时,可以探索举办“一个老外的深圳十日”“外国人微视频故事大赛”等体验式活动,将深圳的城市发展、城市实践、城市精神寓于其中,把陈情和说理融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想听、爱听中国故事、深圳故事,并且听有所思、听有所得。
四、利用新媒体实现弯道超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已成为国际传播发展的推进器。互联网信息交流无国界的特性,也更加契合国际传播的需求,成为国际传播的兵家必争之地。现实也一再证明,在信息技术裂变式发展的今天,谁的传播手段更先进、传播能力更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影响受众,就能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占据主动。
目前,世界各国媒体都在不遗余力地投入新媒体建设,在网络空间开展新一轮的话语争夺战。每逢重大新闻出现时,国际各大媒体集团争相运用新媒体手段在第一时间实时跟踪,立体覆盖。作为身处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深圳在加快对外传播的平台建设的同时,熟练运用新媒体手段,以先进技术作为信息传播后盾,这已成为提升和优化国际传播力的当务之急。
移动互联时代,媒体融合重在产品,跨界融合、泛媒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要提升城市国际传播力,除了与国内外主流媒体合作、借助主流媒体的传播渠道借船出海之外,还需要利用新媒体手段建立属于自己的发声渠道,提升城市对外传播中的议题设置能力,在构建城市国际传播力过程中实现“两条腿走路”。简而言之,在新媒体浪潮中,国际传播工作既要搭车又要修路,既把本土优质内容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又注重技术跟踪应用及大数据支持,构建并运用微信、微博、客户端、微视频、微动漫等工具,同时借力海外社交媒体矩阵,打造具有权威性、趣味性的融媒体产品,以优质内容及全渠道的传播覆盖赢得发展优势,在国际传播中实现话语能力的提升与赶超。
构建城市国际传播新媒体矩阵,人才是第一资源。拥有一流的人才队伍,才能产生一流的国际传播力。国际传播力建设亟须培养一支专业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新媒体背景下,传播从业者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更多,尤其在采编、播发、大数据解读、内容抓取等环节,新媒体从业者不仅要具备基本的采访报道技能,还要掌握摄影、网络视频、外语、现代通信技术等多项技能,并对受众特点进行细化分析,才能实现媒体融合传播效能的最优化。在新媒体矩阵的构建过程中,城市媒体平台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和积极吸纳高水平的专业化人才,提高国际传播平台建设的专业实力。
在未来,类似深圳这样的前沿城市在国际传播工作中需要不断尝试新媒体业务,拓展传播渠道,建设多语种网站、网络电台、网络电视台、互动短视频、移动直播平台、APP终端、小程序等传播平台,形成语种集合、形态融合、视听互动、资源共享的对外传播体系,建立多位一体的立体对外传播模式,并最终依托新媒体传播实现在国际舆论场话语权争夺中的弯道超车。
[1] 萨义德(美).东方学[M].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01.
[2] 钱圆铜.话语权力及主体位置——基于福柯理论的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0):116-118.
[3] 周庆安.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构建——从第26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作品谈起[J].新闻战线,2016(2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