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
2018-02-22徐东
徐 东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00)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新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查看新闻、了解时事热点等。所以互联网对新闻产生的影响既是宏观的也是微观的。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曾以业余的形式进入新闻生产与传播当中。但是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专业媒体数量的增加,使得新媒体类型越来越多,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产业核心的新闻产业的发展,使得一些新闻生产环节有了全新的重大变革,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一、新闻源的再定义
说到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就不得不提传感器。传感器的产生和应用使得信息数据在多媒体发展方面有了更大的表现空间。新闻源是对社会学概念的一种分析,有利于更好地获取信息。之前媒体在获取信息方面最主要的力量为人工收集和人为的感知,这在信息的丰富性和科学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1]但互联网促使新闻源发生了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使新闻源不再需要利用人工的主观意识获取,最大限度地让人们突破自身的极限,提升了信息的处理量以及信息的解读量、准确性。此外,对传感器的应用更加丰富和多元,其中与大数据、卫星、GPS、云计算的结合联动,使生成新闻信息更加快捷、可靠。
例如,每天的早高峰和晚高峰,由于智能化、移动化技术的应用,相关工作者可获取当天的实时新闻消息,并生成统计性新闻和数据发送出去,这便是传感器的作用,只依靠人力和肉眼是不能达到这种效果的。雷达、微型新闻摄像头等都能成为新闻的新闻源。在与互联网技术进行结合联动的过程中,新闻有了更加丰富的变化。
(一)传感器可为探测未来提供预测性报道的依据
以往的媒体缺乏预知未来的能力,它们只能借助一些专家的经验和智慧等对未来进行预测,但这种预测具有局限性和不准确性,所以预测经常会失灵。针对社会以及自然界的观察,如果应用数据对其进行预测,准确度将会明显提高。所以在预测未来方面,将全面应用物联网技术。
例如,在2014年,我国的江汉六桥、武汉二桥、长江大桥等均安装了传感器设备,这样可实时监控桥梁的情况,搜集和分析有针对性的数据,相同的做法在各个桥梁施工中得以应用。这样不仅能有效防范风险,还可以及时找出风险源,在桥梁发出预警信息之后及时处理问题。
物联网传感器最重要的作用便是监测某对象的变化情况,所以未来将传感器数据作为基础进行预测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传感器使定制化新闻生产成为可能
未来的新闻会致力于提升报道和服务质量,更注重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可提供专业化的定制化新闻,并且定制化新闻的产生与当前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截然不同的。当前对于个性化信息服务还是批量生产的模式,利用每个人不同的喜好分析与信息新闻进行匹配。[2]未来对于信息的定制化生产,会针对某个个体以及与其有关场景整体的属性,从产生新闻的首个环节起进行个性化定制,并利用可穿戴设备与传感器,结合对用户所处情境以及实时需求的分析。这样便完成了对个性化数据的搜集,为实现定制化生产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例如,相关的新闻报道指出,当前物联网企业与新浪的合作已经开始。研发的对象为Wifi气象站,通过在建筑当中安装传感器,探测设备可为该用户提供该建筑区域的微型天气预报。[3]这种可以精确到某一具体建筑物的个性化服务既是一种突破,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当更多这样的设备与云端连接时,便可获取某个城市离散天气预报情况。尽管对其的探究和发展还在继续,但与之类似的信息个性化服务是可以预期的。
此外,为用户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可以利用对设备的穿戴,应用传感设备等,更加方便地进行实时测量。[4]但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暴露了个人信息,存在很大的风险。因此,怎样才能在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成为之后新闻传播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三)万物成为新闻源,媒体的中介性意义将被削弱
当前,传感设备被视为新闻源而被广泛应用,它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和巨大的。例如,某地震台与新闻进行了合作。[5]这样只要地震台监测到地震纵波,便会利用光缆将获取的数据信息传送到地震台网络中心,在对其进行分析和自动处理之后快速生成数据参数,再由该新闻的精准推送引擎及时将信息发送给大众。从对信息的采集到渠道推送,所需要的时间仅为60秒左右,未来还会进一步缩短这个时间。安装的地震采集设备成为信息数据的第一采集者和发布者。
在以往相似的情形中,传统媒体是获取信息源和发布信息源之间的中介,但现在智能化以及移动化技术的应用逐渐消减了传统媒体的这种中介作用。物联网时代的全面发展,使得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新闻源,而物直接到人的这种信息交换会变成一种常态,由设备对“物”进行感知,获取其中的信息。[6]如果某些用户需要该类信息,便可即时发送,这样由“物”直接到人的信息系统,可快速、准确地到达目标受众群,并且未来信息发送会更加准确和快速。
二、写作模式的再定义
在以往的新闻编辑当中,要运用电脑对文字进行编辑,之后再通过严格的审核才可以发布信息,新闻从产生到发布需要很长的时间。现阶段,利用相关设备进行新闻写作已经成为新闻生产的主流。在很多年前,Narrative便使用了科学化的软件进行新闻写作。这种方式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是应用设备进行新闻写作的开端。与传统的人工协作模式相比,应用设备语言编辑新闻更加方便、快捷。一是利用系统的搜索引擎可收集大量的数据信息,[7]只要从中找到新闻要素即可。二是要站在原作者的思考角度,将提供的词汇组成相关的句子。原作者对于新闻写作的作用在于提供不同的新闻类型,组织不同的内容模板,进而为机器写作提供服务。未来大数据和云计算的高速发展,会使新闻写作具有较强的分析性和预测性功能,既不是简单地填充新闻模板,也不是对新闻信息的一种编撰。它会引导新闻工作者发现新闻素材,追寻新闻线索,达到及时提供精确的新闻信息源的目的。
三、新闻体验模式的再定义
对现实技术的增强,可将计算机虚拟场景与现实场景进行结合,该项功能是人机交互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对于该项技术的使用,为计算机与空间信息的交换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使人们对计算机的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和体验。在1966年,Narrative发明了头盔显示器,该项发明加强了相应系统,并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提升。虚拟现实技术可构建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并让人获得独特的体验。其应用信息设备构建出模拟的环境,是融合多元信息以及交互的一种三维动态实景,同时也是一种实体行为的仿真系统,用户可在该环境中获得近乎真实的感受。该项技术的使用不仅使得生产的新闻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也体现了新闻本身的一些特征。当人们进入新闻事件的实际发生环境中,会比依靠电视或者报纸观看、读取新闻更有真切的感受,使得新闻更能打动人心。因此,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未来的信息呈现方式将会更加多样,使得实体屏幕不断扩张,虚拟表现的形式也会有突破性发展,不再受到传统模式的限制。
四、新闻发布渠道的再定义
过去媒体发布信息内容需要利用自己的渠道,这便是新闻生产者、互联网和内容发布渠道产生了分离,媒体之外的分发渠道对新闻生产者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内容分发之间的竞争也演变成了对渠道控制力的竞争。
互联网内容分发渠道的快速发展,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以门户类整合平台为主,其中商业类门户网站为最典型的代表之一。[8]二是把搜索引擎当作分发工具为第二阶段主要的发展特征。用百度等相关搜索引擎匹配内容搜索者与提供者,应用搜索技术,借助新闻频道构成自动化内容分发平台。三是社会化的媒体平台成为全新的新闻集散地和分发地。四是大量的新闻客户端出现,提供了各项个性化的服务。
五、结语
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使新闻的呈现方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新闻源、写作方式、新闻体验等方面。在移动化以及智能化更加深入发展的未来会利用机器设备对新闻进行写作并及时发布,其可能瞬间完成。因此,伴随着移动化、智能化的全面发展,与传统模式相比,新闻生产有了极大的变革和新的定义。但在媒体发展中,还是要将质量和准确性作为发展的核心,以便保障新闻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1] 冯军.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J].电视指南,2017(23):195.
[2] 彭兰.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J].新闻记者,2016(1):26-33.
[3] 李曼玲.传媒智能化趋势下的新闻生产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
[4] 史香玲.媒体的智能化发展路径——以封面传媒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8(9):46-47.
[5] 胡正荣.智能化: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6):1-4.
[6] 彭兰.智媒化:未来媒体浪潮——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2016)[J].国际新闻界,2016,38(11):6-24.
[7] 谢静.微信新闻:一个交往生成观的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23(04):10-28+126.
[8] 吴果中,谢婷婷.从公民新闻到众筹新闻:新闻生产“专业化”和“参与式”两个维度的博弈[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45(02):14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