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对公共话语权的再认识

2018-02-22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话语权传统媒体受众

李 舟

(新疆财经大学 新闻与传媒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有学者将新媒体定义为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概念,譬如网络相对于电视就是一种新媒体。这种解释是有失偏颇的。现阶段,新媒体并不是某一具体的媒介或技术。“‘新媒体’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高度互动性的媒介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这两者融合形成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数字媒体形式。”[1]新媒体具有实时性、多样性、便捷性、互动性、虚拟性、共享性、融合性等特征,它给公共话语权提供了一个高效、互动性强的广阔平台。

一、公共话语权在我国的发展脉络

20世纪中后期,“话语理论”或者说“话语分析”在西方兴起,到20世纪末逐渐延伸出了“话语权”这个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传入我国。我国学者不是从西方的话语权力的角度,而是按照国情从话语权利的角度出发研究话语权。随着我国的社会民主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人民的权利和责任意识增强,“话语权”的概念也随之被重视起来。“到了2003年,经过了如此漫长的孕育和酝酿时期,公共话语权终于作为社会、媒介和学术界共同磨合的产物而横空出世。”[2]

我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统治时期,老百姓几乎没有话语权,当时的邸报公开发布的是皇帝起居、诏令、臣僚奏章、官吏任免等信息,而小报无非是复刻邸报的内容。近代的新文化运动让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出现了像鲁迅、沈从文、郁达夫、茅盾等著名的现代文学家。他们的作品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画卷,普通民众第一次发出了代表自己意愿的声音。

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诞生。一系列无产阶级报刊的出现又使得公共话语权取得了一次阶段性的进步。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整个社会对“两个凡是”和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报纸上的讨论积极活跃,很多知识分子能够通过投稿参与其中行使自己的公共话语权。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从报纸、广播的出现再到电视的普及,传统媒体时代,大众传媒和新闻从业者代为执行表达受众声音的权利,受众的活动因为很少能涉及新闻信息的生产环节而将这项权利让渡给新闻从业者。

随着我国进入新媒体时代,公共话语权得到了更快的发展。新媒体凭借自身的特性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单向传播的局面。如今,公共话语权定义繁多,较为全面的是“公共话语权就是公众在特定场域内发表的言论得到倾听,实现话语意图表达的效果,并形成某种社会影响力”。[3]

二、新媒体时代再认识公共话语权

(一)公共话语权的实际主体扩大

在传统媒体时代,公共话语权的主体是受众,但受众只扮演信息接收者的角色。受众将这种权利交给大众传媒,媒体代为行使权利,新闻从业者便能顺理成章地采访、报道、把关,从而将公共事务和公众意见传播出去。而在新媒体时代,除了记者和媒体之外,自媒体、公众号、微博、微信、个人主页等新媒体形态的出现让我们进入了“具身认知”的时代。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共享性特征,使得传受双方的角色产生了融合,作为信息接收者的受众也可以成为信息生产者。在新媒体时代,受众不再是单纯的受众,而成了用户。公共话语权的实际主体扩大了,新媒体用户成为公共新闻①的生产者。

用户参与新闻信息的生产环节主要分为初级生产和再生产。初级生产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通过新媒体提供的线索参与到公共新闻生产的启动环节;其次,受众提供报道素材、背景、内容资源;最后,受众能提供完整的、原创的公共新闻信息,或者受众间的新媒体互动本身就会成为公共新闻。

受众的新闻信息再生产包括转发性的生产,如大量用户评论某一公共事件已成为一种现象级事件。另外,也可以整合既有的公共事件和背景资料。这些都是新媒体时代用户享受公共话语权的体现。

(二)公共话语权的客体更加丰富

公共话语权的客体主要指公共新闻本身。在传统媒体时代,刊登在报纸上的消息和图片,广播里的一段播音,电视里的一段声画播报对受众来说就是报道公共事件的新闻,而受众在接收相应信息时也完全是被动的。

传统媒体时代,媒体从业人员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比较狭窄,媒体在长期的公共新闻生产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信息获取渠道。新媒体时代,具有较高互动性的媒介形态的出现为媒体原先稳定的消息渠道增添了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信息具有海量性特征,从业者可以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价值判断进行选择,弄清何为大众最关注的事件、什么是大众最想表达的意见等问题。同时,新媒体受众具备公共话语权,公共新闻本身的内容就更加多元了。

新媒体传播形式多元的特征让公共新闻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元。随着VR等技术的出现,新媒体时代的公共新闻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时代的报道、通讯、评论等形式,而是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

新媒体时代,公共新闻的把关标准也更加多元。传统媒体时代的信息把关是传媒内部的把关,取决于记者、编辑、编审和总编等,只有符合媒体群体规范和“把关人”自身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新媒体时代,信息把关标准开始出现向用户偏移的趋势。新媒体用户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传统的新闻价值把关要求的接近性、趣味性、显著性等特征逐渐面临众口难调的局面,或许传统新闻生产者认为会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在大部分新媒体用户眼中却不值一提。

受众的观念在新媒体时代变得更为主动。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是被动接受方,“报纸上读到的”“广播里听到的”“电视上看到的”等同于权威依据。而新媒体时代,用户会对信息抱怀疑态度。他们每时每刻都会从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并且会根据自己获得的信息甄别、判断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同时发表自己的反馈意见,达到互动的目的。当前,用户形成了新的思考模式,不管是抓拍的图片,还是生活中获取的信息都可以发布到个人账号和平台上,能够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这也是他们更具主动性的表现。

(三)公共话语权的性质发生微小变化

无论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公共话语权的性质在总体上没有改变,它仍然是公民权利的一部分。在传统媒体时代,除了媒体从业者,大多数受众都只能接收大众传媒按照标准化的生产程序批量复制和传播的同质化信息,新闻从业者的权利是受众让渡给他们的。

新媒体时代带来的一个意义重大的变革在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共话语权的再分配。我国虽然没有具体的新闻法和传播法,但许多相关的法条、法规中蕴含了公共话语权。作为一种权利,它不可能完全不受新媒体时代的影响而“独善其身”。

新媒体时代带来了一种微小的公共话语权的“平权”趋势,当然只是相较于过去而言,尽管目前这种“平权”的程度很低。例如,我们能参与公共事件的决策,有了相应的发言空间和平台。在每种新型媒体流行的时代会形成属于那个时代的社会格局,并且能够折射出现实的权利关系。现阶段,用户的公共话语权通过新媒体得到了更好的实现,这也会对现实格局产生影响。新媒体时代,我国的公共话语权在不断扩大,个人公众号、个人微博的出现就是最好的写照。

三、新媒体时代的公共话语权与社会责任

认同“电子乌托邦”的人认为,新媒体时代是公共话语权真正的黄金时代,但完全持悲观态度的人认为,公共话语权最容易让我们进入危险的时代。上述两种说法太过绝对,权利与责任应该是相对的,公共话语权也一样,它和社会责任是相对的。

在新媒体时代,拥有公共话语权的主体逐渐扩大。基于网络的匿名性特点,很多用户不负责任地随手发布和转载未经核实的信息。新媒体时代,泛娱乐化现象、标题党、虚假新闻、网络侵权,新闻内容琐碎肤浅、群体极化等现象层出不穷。当前,新媒体用户数量以飞快的速度增长。虽然大众有了公共话语权,但信息把关困难;虽然有了相关法规,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监督和管控的一系列难题。“新科技……让人们更容易听到志同道合的言论,却也让自己更孤立,听不到相反的意见。仅仅由于这一原因,这就种下了极端化的因子,对社会和民主都是潜在的危险。”[4]

对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是从传统媒体时代就一直强调的问题。在新媒体时代,我们仍需要尽快完善新闻法律法规,以便保护和监督逐渐发展的公共话语权。

与此同时,在新媒体时代与公共话语权相对的社会责任更应该被重视起来,责任范围应当扩大到所有新媒体用户,扩大到在新媒体传播形态上发表言论的全体公民。现阶段,增强新媒体用户的社会责任意识迫在眉睫,社会责任是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新媒体时代的每一个人,在发布内容之前、之时、之后都应该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对公共话语权必须不断进行再认识,公共话语权的实际主体还会继续扩大,客体还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公共话语权作为公民权利的一种也会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得到更好的保障和监督。但是随着更多用户出现,公共话语权带来的风险也会增加,我们每个人只有主动提高新媒介素养,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注释:①“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孙旭培)。

[1] 彭兰.新媒体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

[2] 郝莹.西方公共话语权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05(8):103.

[3] 温馨.自媒体时代公共话语权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4.

[4] 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48.

猜你喜欢

话语权传统媒体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