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干扰类型及应对措施

2018-02-22白全红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期
关键词:双端共模发射台

白全红

1 电磁干扰的含义

中短波之中的电磁干扰,可以解释为在中短波相应信号频段内,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某些无用信号或相应的电磁影响,致使通过中短波通信实际接收到的信号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进而影响有效信号的正常接收。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出现电磁干扰现象不仅有自然原因,同时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前者指的是由宇宙射线、太阳射线等属于不可控的自然因素引起的;后者指的是在实际的具体过程中,受到其他电磁波干扰进而出现了一系列杂波。现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多种传播技术的诞生与推广使得中短波发射时难免会受到电磁干扰,也正是因为如此,中短波信号相应的传输质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的电磁干扰类型

2.1 对被测信号产生干扰

在中短波实际的发射阶段,对被测信号产生电磁干扰的比较多见,主要包括常态干扰及共模干扰等两种方式,前者主要为在传输信号时由于其他信号对其产生了相应影响,并与某些有用信号叠加进而产生噪声;后者指的是在转换器相应的输入端位置上,在直流电以及交流电作用下,形成相应的干扰电压,进而干扰信号的正常传播。而在实际的信号传播中,倘若被测信号主要以单端输入进行,就可能由后者转变成前者,此种情况下,应当马上将单端输入改为相应的双端输入。

2.2 对程序产生干扰

对程序产生干扰的形式也比较常见,可以简单解释为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一系列应用系统,包括控制机箱体等,尽管它们自身具备相应的抗干扰能力,但因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未做好相应的屏蔽工作,导致控制系统受到电磁干扰,进而引发不良情况。由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发射台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均采用了自动化技术进行控制。控制系统自身所处的电磁环境是相对复杂多变的,倘若一些操作失误,程序电磁就极有可能受到干扰,进而降低其稳定性。所以,在实际的工作时,需要借助于比较恰当的屏蔽措施来防止此种情况的产生。

2.3 在线间耦合产生干扰

在线间耦合产生干扰主要指的是在中短波相应的传播过程中,多条线路之间耦合进而产生的干扰,其包括电容性、电磁性、电感性等三种耦合形式,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联系紧密、彼此影响。举个例子来讲,倘若两个回路间有电磁场存在的话,那么由于电磁场的作用就会引发电容性耦合,进而在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下引发电感性耦合。无论何种形式,倘若产生线间耦合干扰,最终均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实际的信号传输带来巨大的影响。另外,存在地面电磁干扰,主要体现在地面发射设备上,倘若设备出现不合格现象,那么肯定会阻碍信号顺利传输,就多数情况而言,当设备设置发生某些错误时,实际发出的信号就会产生相对应的杂波与谐波,进而大大降低传输效果。

3 抗电磁感染干扰的对策

3.1 抗常态电磁干扰的对策

常态干扰作为比较常见且易出现的一种干扰形式,针对其展开相应的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就多数情况而言,需要就被测信号频率的高低做好相应的抗性措施。倘若常态干扰频率高于实际的被测信号,那么就应当借助低通滤波器来进行改进与调整;反之,可以借助高通滤波器展开恰当的控制。假设二者频率相差无几,可借助带通滤波器减少电磁干扰带来的影响。

3.2 抗共模电磁干扰的对策

针对共模电磁干扰,可以从如下两点入手。其一,借助发射台相应的转换器展开控制。经由其前置放大器采取双端输入相应的运算放大器,在共模干扰产生时,可以借助双端接口进而将一系列干扰时所产生的数据以相应的形式分散开来,进而为被测信号提供另外的通路,降低输入压力,如此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应的共模电磁干扰。其二,借助数字滤波技术展开相应的控制。这一技术的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经由某一程序操作进而促使多个通道共享的目的能够达成,促使不同通道间相应的信号干扰得以恰当分离,以便增强共模干扰抗性。

3.3 抗线间耦合干扰对策

中短波发射台所采取的自动化手段,所应用的控制系统相应的输入及输出均是借助信号线得以实现的,而在这一过程中的信号线也很有可能成为干扰源。因此,可以考虑以抑制干扰源进而达到抗干扰的目的。比如,双绞线以及同轴电缆均能够有效防止干扰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可借助特殊手段与形式将干扰源进行隔离或屏蔽。

[1]潘胜伟,吕以哲,陈燕武.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环境评价中的电磁辐射计算[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1).

猜你喜欢

双端共模发射台
非隔离逆变器交直流侧共模干扰耦合抑制
云南GNSS时间序列共模分量提取分析
共模电感的建模方法及验证
适用于架空线-海缆-架空线混联线路的组合行波测距方法
一种新型的输电线路双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
一种新型的输电线路双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
中小功率等级发射台供电设备的维护
高压输电线路的单、双端测距法
一种利用双端电气量的故障测距新算法
无线广播电视台发射台低压配电系统的配置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