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真人秀节目如何规避媒介失范

2018-02-22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期
关键词:真人秀套路媒介

王 楠

媒介伦理是指传媒从业者以及新媒体用户在采集、发布、使用信息时必须遵守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总和[1]。

《变形计》于2006年9月在湖南卫视开播,第十二季于2015年10月收官,2016年停播一年,2017年由芒果TV回归,目前已完成第十三集和第十四季的播出。其中第十三集在芒果TV的播放量为15.3亿次,高于同期播出的明星户外真人秀《花儿与少年第三季》。在如此高播放量与影响力的前提下,《变形计》更应当加强自我约束和行业自律,为广大青少年观众带来正面影响。

1 不应过度追求节目效果,要注重事实“真实”

真人秀节目要好看,需要矛盾和冲突,必要的设置可以更好地让观众去把握节目里主人公的性格和角色,但是《变形计》有时过度追求这种剧烈的冲突,而使得节目走上了一种套路。城市孩子的不良行为—与父母争吵或打架—要钱—与父母关系的冷漠—干农活—不堪生活辛苦逃跑—闯祸/家人需要看病—打工赚钱(部分赊账)—最后幡然醒悟。似乎每一集都围绕着这个套路中的几个来完成故事的叙述。这样的套路,一方面是一种模式,但也会带来审美疲劳。

在2015年一则名为《真人秀剧本、未必真实的节目和魔幻现实》的报道中,笔者发现这档节目“真实性”值得推敲。节目组为了节目效果采取诱导奖励香烟的方式进行拍摄表演,吸引观众。且有意设计男孩子帮农村主人公洗脚,在节目播出后网上对主人公骂声一片,对孩子造成伤害,且在官方出版的书籍也存在颠倒是非的记录[3]。节目的最终效果只是成为了城市主人公成名的途径,忽略了对农村主人公造成的心理伤害。

2 需要注重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传媒活动应当符合社会利益,遵循公共利益原则。《变形计》中的城市主人公多是一些行为较为叛逆的孩子,虽然这些孩子行为叛逆,需要改正,但是也需要正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如果只是在节目中改好了,回家之后的家庭教育被忽视了,这样的变形也只是暂时的。在第十三季青春的痛点01期中,富家女刘思琪娇生惯养,花钱大手大脚,16岁还需要家人穿衣喂饭,父母也是只觉得孩子还小,造成孩子现在这种局面,不仅孩子需要“变形”,家长也需要“变形”。

孩子们的叛逆的表达的方式太过直接,这个节目的受众多是也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夜店、抽烟、喝酒、打架、说脏话,这些镜头赤裸裸地展现在荧幕上,在剪辑上还突出这种行为,长此以往,势必会对未形成完整价值观的青少年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

3 需要注重人文关怀

农村主人公家境多较贫寒,很多家庭一年的年收入甚至比不上城市主人公一次的挥霍。在第十四季暴走·青春02期中,农村主人公丢了城市妈妈给的200元钱。虽然这笔钱对这个家庭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这个过年才吃一次鱼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给孩子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农村主人公一直是由摄像师跟随拍摄的,可以通过回顾录像寻找钱被放在哪里了。

两个交换的家庭,财富状况差距巨大,农村主人公在短暂体验了全新的城市生活后回到农村,势必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节目组也应当在节目之后,对农村主人公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孩子们完成心理上的转换。部分农村主人公家庭不完整,很多都是孩子们心中不愿意提及的伤痛,节目组应当在交换之初告诉另外一个家庭孩子的状况,也应当提醒交换家长,避免因为再次提及对孩子们造成又一次伤害。

在第十三季青春的名义01期中,“社会我丽姐”登上微博实时热搜榜,如果节目组能在节目播放带着这种人文关怀的感情,官方微博在这时及时引导受众,关注热搜话题背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社会帮助资源,既帮助了孩子们,节目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 结语

关于媒介失范问题,一些媒体在关注收视率的同时忽略了媒介所具有的社会价值。所以媒体从业者更要坚守职业道德,避免类似媒介失范问题再次发生。《变形计》节目也应当回归做第一期节目《网变》时的初心,凭借着如今的影响力和收视群体,在帮助城市主人公“变形”的同时,为更多大山里贫困的孩子们带去帮助,做到收视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1]张帆.试论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自由[J].成都:四川大学,2016.

[2]曾鸣.真人秀剧本、未必真实的节目和魔幻现实[EB/OL].(2015-07-30)[2017-12-20].]http://www.gq.com.cn/topic/news_10gga23f5304b514.html.

猜你喜欢

真人秀套路媒介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Airbnb上的套路
书,最优雅的媒介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真人秀节目基本元素的呈现
调查
眼下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