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评论作者群体的变化
2018-02-22陈斯雯
陈斯雯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近年来,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信息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传统媒体正经历着从传播方式到内容、机构的多重变化,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媒体正日益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人们对新媒体使用的日渐频繁与广泛,新媒体在满足用户基本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已日渐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随之而来的变化,就是新闻评论作者群体的转变。
1 新闻评论发展的新特点
网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网络言论更是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在网评的压力之下,各大主流报纸相继开办了时评版、言论版。将原来“碎片化”的评论专栏扩张成为一个相对完整,包容性更强的整块版面,以应对网络上的各方评论,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新现象。
在互联网上,因为大多数论坛、网站、各类客户端的免费性、方便性、匿名性,使得网络评论日渐成为广大受众接触、评论各种重大事件、重要新闻、重要人物等最直接、最快捷的交流平台。这样,新媒介时代的新闻评论就更具全民参与性。例如,微博的产生与发展,使得每一位注册过的用户都成为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次评论,便是对各类新闻事件的直接参与与互动;一次转发,使公众从单纯接受信息的受众变成了信息的传播者。无论是个人的原创发帖,还是相对于他人的评论转载,这类更为直接表达内心思想的方式,在传统媒体意义下的受众群体之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各方的追捧。网友个人关于时事新闻的评论文章,也会因关注度的提升使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趋势,我国新闻单位也开办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微博等,如人民网、新华网等,这些网络评论频道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网民的参与热情也越来越高,促进了网络评论的发展。
2 新闻评论作者群体的变化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评论作者都是以专职的评论员为主,通过对当前的重大事件、重大典型、重大问题或重大节日纪念等的报道评论,表明报刊编辑部的立场、态度和意见,必要时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措施,指明任务和方向。因而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高度的指导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而如今,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评论员”的身份符号也渐渐平民化,越来越多的民众乐于参与其中。除了评论员在报纸上的社论外,在各类中央新闻党报机关的官方网站上发表的各类评论,也吸引了很多的受众。在这种形势下,很多省市级报刊都开办了时评版,用稿量大增。这就催生了一批随意写评论、到处投稿的“半专业化”写手。他们的水平有高有低,评论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就是这样一个群体,成功吸引了受众的眼球,激发了更多受众的参与热情。应运而生的就是在各类时评版中,增加的“读者来信”专栏,广大受众通过这样的方式,也成为了新闻的评论者,扩大了评论者的队伍。
这样的方式,在新媒体时代也发展迅猛。网络媒介的发展,使论坛、微博、博客及各类用户评论空间等都成了受众参与评论的重要阵地,越来越多的受众摇身变成了评论人。以往只能通过单纯的“旁观人”身份观察的读者群,在网络言论相对自由的大背景下,更直接地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来。无论持有什么样的观点,在一些敏感事件的讨论中,多多少少都可以引起一定的关注,推进事件发展。
不仅是普通老百姓,更多的影视明星、企业家等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都成了网络评论的参与者。例如,娱乐圈中曾发生赵文卓与甄子丹的骂战,在这一事件中,网友态度观点不一,各类评论甚嚣尘上,力挺自己所支持的一方。粉丝受众是明星网络事件评论的主体,但不乏有很多的知名认识来参与讨论评论,引发新一轮的关注与争辩。群众的讨论由最初的事件本身深入到社会问题,由此可见网评由单纯的孰是孰非已经逐渐趋于理性,趋于观察社会问题,并积极为解决问题而提出意见和建议。
为了适应现在更方便、更快捷的网络时代,传统的电视新闻也紧跟新媒体步伐。“主持人”这一单纯播报新闻的行业,也加入了新闻评论作者的群体。前央视主播赵普曾在其主持的《晚间新闻》中,会以当天播出的重点民生问题播出一段大约140~200字的“微博体”评论,这些评论由赵普本人撰写,不仅提炼了当晚的节目重点,还成了许多观众每天守候必看的“麻辣微评论”。
除了上述各类身份的人群,更多不同身份的人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新闻的评论中来,打破了过去只有评论员评论的单一性,评论群体结构更加多元,更加立体,涉及各行各业的人群。但是,在这种百花齐放的背景下,新闻评论质量参差不齐,这就必然要求对现在的新闻评论进行把控和监管,加强制度管理。从主观上来说,就要求评论作者群体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
3 新闻评论作者群体的素质要求
在新时代的传播环境中,公众不仅是舆论的接受者,更是舆论的发布者,评论者。网络媒介平台为广大受众提供了参与评论的机会,但是否每条评论都客观公正、有据可依,而不是盲目的“黑”“拍砖”“灌水”,这考验着新闻编辑以及论坛管理员、贴吧楼主等的职业素养,也对广大民众更有效地参与到讨论中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闻评论在某些程度上直接影响新闻事态的进展,引导舆论的方向。新媒体可以使人们畅所欲言,但却使言论更加“肆无忌惮”,个别观点的呈现带有强烈的随意性、不确定性,一些非理性、情绪化的言论也掺杂其中。作为评论者的普通民众、公知、明星等都应该发出理性的声音,避免情绪的失控。寻求根本的问题,提供正确的解决办法来面对现实问题,引导舆论方向。
新闻评论者应该具有专业合理的知识构架,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学知识、历史知识、专业知识等,才可以使评论更具权威性、专业性,更好地应对网络中的各类谣言、传言,阻止不实谣言的进一步传播蔓延。
在繁复多杂的各类资料面前,新闻评论者应该具有快速处理各类资料的能力。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不断出现全新的话题论点,评论撰写者已有的知识构架不能满足评论的全部要求,就需要评论者具备快速处理文献资料的能力。在各种资料中,快速辨别真假虚伪,选择需要的数据资料作为自己的论据。
专业的评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逻辑能力,不断积累知识,而越来越多参与评论、撰写评论各行各业的群众,更应该在复杂的材料信息面前明辨是非,坚持理性,才能促进新闻评论良好发展。
4 结语
高科技的发展使我们正经历着信息爆炸的时代,在众多的消息中,新闻评论能更有效地帮助我们看清事件的发生、发展及结果。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在评论方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新闻评论作者群要时刻保持冷静,坚持理性,促进新闻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