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节目制作的环境变革分析

2018-02-22郭震宇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数字式录像机摄像机

郭震宇

电视属于一种声画艺术,所呈现出来的画面和视频直接决定其在电视艺术中的地位。但是,电视系统的实际应用要有高超的技术作支撑。为制作出优良的电视节目,保证艺术感的同时要具备高超的制作技术,经过反复实践后方可成为真正的艺术。进入21世纪后,电视节目制作环境的要求更为严格,环境也出现了较大改变,在这期间,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数字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这也使电视节目制作模式得以改变,从多个方面推动了电视媒体行业发展。

1 电视节目制作环境

1.1 电视节目制作方法的变革

1.1.1 早期阶段

我国的电视节目制作历经了3个阶段,最早期是从20世纪30-60年代,这期间属于电视节目制作萌芽阶段[1]。在这一阶段,所使用的摄像机是以电子管电路为主,有非常庞大的占地面积,需要花费较大成本且移动困难,画面呈黑白色且像素低。因为完成电视节目的拍摄后,缺乏前期摄像技术以及剪辑技术,所以拍摄期间就要将所有拍摄场景制作完成。电视节目制作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成本,设备不齐全,对工作人员专业要求较高。在萌芽阶段,工作人员必须有高超的制作技术,但当时负责制作的工作人员数量较少,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受到限制。

1.1.2 中期阶段

到了1956年,我国电视制作行业进入中期阶段,这时期的电视节目制作主要以电子摄像机和录像机为主,且发明了电子录像机,在这之后,我国录像技术正式迈入新时期,为之后的电视节目制作奠定了基础。随后30年间,录像机功能逐渐被完善,从最初的复合、分量到后期的模拟、数字等,无一不体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这一过程中,电视节目制作也历经了从晶体技术到集成电路技术的变革,将原本存在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以及反应慢等诸多问题予以解决[2]。到了20世纪后期,诸多技术和设备开始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应用,如微处理器、集成电路等,这就相应提升了摄像机硬件设备水平,摄像机功能也更加灵活。电视节目不同,应用的摄像机也有诸多种类,如新闻采访与制作所使用的摄像机或是日常采访方便携带的摄像机等,这些设备在电视节目制作领域得到了大幅推广。

1.1.3 后期阶段

进入21世纪,电视节目制作逐渐体现出数字化与个性化特点,且进入到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推动整体行业发展的阶段。不管是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剪辑,都需要有现代化技术的支持。同时,在该时期所制作的电视节目也更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需求。

1.2 电视节目制作环境

1.2.1 模拟复合

以往为实现传统彩色电视和黑白电视二者兼容,相关人员开始实践传送复合电视信号这一想法。因为复合信号能够使三基信号中三线传送进行简化,进而成为单一信号的单线传送,且可以有效兼容黑白电视,在原本黑白电视传输通道中进行信号的发送与处理[3]。所以,彩色电视刚刚开始发展时,市场中以复合信号为核心的电视节目制作设备非常多,具体包含切换台、摄像机以及录像机等,如果将这些单一功能的设备组合成为带有固定功能的系统,便可形成模拟复合制作环境。

1.2.2 模拟分量

尽管模拟复合信号有非常多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相位敏感性、色串亮以及亮串色等。电视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这些不足也使模拟复合技术逐渐到了与其格式潜力相近的极限状态。因为上述问题一般是将亮度信号、二个色差信号结合后,成为一个复合信号的过程中出现。所以,由于当前广播体制的限制,需要最大程度降低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编码与解码的次数,全面提升电视节目质量。

1.2.3 数字分量

模拟复合、模拟分量这两个环境下所使用的信号处理方式均为模拟法,通过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对比发现,后者的稳定性更好,且有失真小、信噪比高等优势。由此可见,电视节目制作环境向数字分量发展也是必然。其实,最早在80年代数字分量录像机就已经得到使用,到了后期数字摄像机、数字切换台已经十分普遍。9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全数字式非线性编辑系统得到应用,这些都标志着我国数字分量节目制作环境的成熟化。

2 电视节目环境基本形式

2.1 纯硬件环境

以前的数字化视频制作,都是以纯硬件制作环境为主,在使用设备上包含数字式摄像机、数字式录像机等。其中,数字式摄像机更多在前期采集资源时使用,一般都是应用专业级别的摄像机;但数字式录像机则结合经济情况,使用一对一或二对一的后期数字式编辑系统。这种纯硬件制作环境是将以往所使用的线性编辑系统为前提,将其加以优化,在信号编辑以及记录等相关环节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信号传输环节则是应用SDTI串行数字信号这种方式。

2.2 硬件+计算机系统环境

“硬件+计算机系统”这种制作环境是现如今电视台比较常用的系统,其中包括编辑软件、非线性编辑板卡、数字式摄像机、数字式录像机、计算机图形工作站等。该系统和纯硬件系统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后期节目制作,节目下载是在非线性编辑板卡中完成,而节目制作则是在纯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完成。

3 电视节目制作环境发展趋势

通过对当前电视节目制作格式的分析发现,今后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将逐渐朝着高清晰度的方向演进。当前,社会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清晰度方面,只有保证高清晰度,才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这也是电视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例如,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就通过高清电视节目频道向全国人民直播这一盛事。基于数字电视节目制作发展情况,发现现如今我国数字电影主要有两种标准,即分辨率为2048×1080的高端数字影院级标准和分辨率为1920×1080的低端电子影院级标准,低端电子影院级标准也被称为数字电视节目电影,是目前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一种形式[4]。电视节目朝着高清晰化方向发展,不仅象征着我国电视节目制作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满足了物质文化、技术水平发展要求,这在电视节目信号采集以及非线性编辑系统高清发展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在数字化时代,电视节目制作技术与设备得到创新,引发了环境变革,为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电视节目制作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特点,积极研发新技术,引入新设备,满足人们日益增长需求的同时推动我国电视行业发展。

[1]马中华.网络自制节目传播特点对传统电视节目发展的启示[J].新媒体研究,2017(3):126-127.

[2]刘志东.电视编辑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革与走向[J].新闻研究导刊,2017(1):116,118.

[3]周雅.东方卫视电视节目生产机制研究[J].青年记者,2016(5):74-75.

[4]王春玲,牛炳文.从帮忙类节目看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J].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16(4):44-45.

猜你喜欢

数字式录像机摄像机
家用单相数字式电能表研制
学做“录像机”
基于数字式控制系统的涡扇发动机起动过程失速检测方法
让NVR也具备深度智能——评测智诺人脸比对高清网络硬盘录像机
摄像机低照成像的前世今生
分析电网谐波对数字式继电保护装置测量精度的影响
新安讯士Q6155-E PTZ摄像机
如何消除和缓解“摄像机恐惧症”
高清新阵营
HWB-DVR数字视频录像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