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国产电视剧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2018-02-22胡群颜彦
胡群 颜彦
塑造国家形象的途径有很多,许多人对于国家形象的认知可能更多地来源于影视作品。电视剧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部分,承载的文化、信息及其带来的经济效应和国家形象塑造作用,使其作为“公共外交”的手段之一,在文化市场和国际文化传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国产电视剧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现状
国产电视剧市场经过境外电视剧的几轮冲击,逐渐走向成熟,呈现产业化发展趋势。2017年9月4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支持优秀电视剧”走出去,但目前国产的电视剧存在着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问题,导致其不能有效进行国家形象塑造。
(一)质量与产量不成正比,影响海外受众对“中国制造”的理解
在产量上,自2011年以来,除2017年外,国产电视剧产业发展在数量方面有明显增长。据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数据,2017年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的国产电视剧数量为313部,共计13475集,这样的产量从全球范围来看,远超日韩美等国的电视剧产量。
但电视剧作品的质量却没有那么乐观,制作精良的作品仍为少数(见图1)。制作精良不仅仅指画面效果,而是从剧本、导演、演员到道具、服装、化妆再到后期都要精良。很大比例的电视剧产品质量堪忧。品质不高的电视剧作品的传播不仅不利于电视剧产业的发展,还可能在对外传播中造成境外受众对“中国制造”的误读。
图1 2017年国产电视剧评分情况
图2 近三年电视剧题材播出比重
(二)类型、题材分布不合理,影响海外受众全面正确了解中国形象
能否通过电视剧传播完成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与电视剧的类型和题材有着很大的关系。国产电视剧市场上,投资方对电视剧类型、题材的选择极容易出现“扎堆”的现象(见图2),尤其是近年来市场上的热门IP剧。
▲被境外机构买下海外版权的国产热播剧
现实题材中占比较高的是军事战争题材,而即便是这一类中的优秀作品,由于其政治属性,通过对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的优势较弱。近年来,国产电视剧中不乏取得不俗的海外收视和播放成绩的作品,在东南亚市场受到观众喜爱,更有被美国主流影视网站Netflix买下海外版权。但这些出口境外并备受关注的作品以宫廷剧、玄幻剧为主,鲜有能反映当下中国发展现状的现实题材作品,很容易给海外受众留下神秘、古老、唐装、旗袍、红灯笼和“‘三纲五常’就是中国文化的全部”的错误印象。
(三)文化折扣明显,导致国产电视剧在海外难以形成文化吸引力
一些在内地广受好评的剧作在海外传播后,尤其是在欧美市场传播后,效果并不理想。2012年现象级电视剧作品《甄嬛传》,2015年作为内地首部在美国主流媒介Netflix上播出的作品,效果一般:Netflix美国站影评分数为2.5星,加拿大只有1星。Netflix高价买下的其他剧作如《白夜追凶》《河神》《步步惊心》等从点击量和评分上来看,都略显惨淡。通过电视剧塑造国家形象需要让受众通过优秀电视剧作品对相应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形成认同。比如韩国,没有世界知名媒体,在历史文化和外交手腕上也表现平平,作为一个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没有什么优势的国家,“注意利用新媒体环境下各国交流更加直接频繁的特点,积极开发有利于文化输出的产品,同时注意在这些作品中描绘出韩国社会的欣欣向荣,展示国家的精华,形成了国家吸引力”[1],这些产品中,韩剧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电视剧生产各环节缺乏严格的把关
电视剧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部分,国家在政策上也给予了很大支持,使得电视剧行业成为有利可图的香饽饽。但现状却是有一部分从业者,从编剧到演员都成为电视剧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不少制作单位采取随便一个剧本加几个流量明星的“明星捧剧”的办法,就让一部电视剧作品跟观众见面了。一个好的作品,需要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精心投入与打磨。资金投入分配比例失调,演员演技不过关,道具粗糙不合理……这些都需要制作传播环节的严格把关,否则就会重蹈网传耗资3.3亿开播前号称“东方版《权力的游戏》”,结果播出后被讽为“成人版巴啦啦小魔仙”的奇幻题材作品《幻城》的覆辙。
(二)作品缺少现实根基和社会内涵
从近几年国际范围内受到好评的剧作来看,大多是有现实根基和社会内涵的,如高评分境外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傲骨之战》《西部世界》《权力的游戏》《信号》《请回答1988》《匹诺曹》《制作人》,除了有普遍使用的容易引起受众共鸣的友情爱情亲情元素之外,或介绍行业发展、或揭露社会阴暗面、或展示高科技、或有对人性的探讨、或讨论社会问题、或借古讽今、或对价值观进行对比……而很大一部分国产电视剧,其实是披着行业剧、历史剧、侦探剧等外衣的言情偶像剧,被戏称为“轻飘剧”“悬浮剧”,严重脱离现实、缺少社会内涵的作品很快就会让受众产生审美疲劳,进而受到受众尤其是有一定独立思考和判断审美能力的受众的抵制。这类电视剧的对外传播,导致海外受众难以形成比较清晰和全面且正面的中国印象。
▲高评分境外剧
(三)对外传播的电视剧在目标国家和地区缺乏文化认同
国产电视剧在海外发展不理想,这其中固然有为了符合欧美受众的观看习惯删减整合的原因,也有文化差异的问题,但更多还在于海外受众受到对中国形象的固有印象的影响。“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不在于个体间的空间距离和社会文化距离,也不在于个体对陌生人的陌生感,甚至也不在于文化间的冲突,而是在于同质化所带来的褊狭的传播机制,以及在一种文化理解他者文化、支配他者文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同质化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如民族中心主义、刻板印象、偏见、歧视等。”[2]海外受众尤其是非华人群体,他们在观看中国电视剧时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不是空白的,而是很大程度上是不客观不正确的,这很容易导致海外受众按照自己原有认知进一步对中国形象进行想象。再加上在海外传播的国产电视剧并没有展现出普世的价值观念,很难改变海外受众对中国形象的固有印象,并引起他们的认同。
三、通过电视剧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建议
(一)内容为王,强调把关人责任
“传媒内容的属性”[3]是“公共物品”[4],其对社会的影响,对国家形象的影响可能远远超过其作为市场上的产品的商品属性。所以在电视剧产品生产过程中,与各环节相对应的各个组织和部门,都应该做好把关工作,重视内容和品质,在过程中体现工匠精神,而非仅仅把它当作市场上盈利的工具。从立项到制作到后期推广,从剧本写作到演员表演,从服化道具到后期剪辑……这些都要由与之对应的把关人按照创作优秀作品的标准来严格要求。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以美国为例,奉行的是一套“剧捧明星”的策略,在好剧本的前提下,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打造一部好作品,演员不再起主导作用,经费能更科学地进行分配和使用,避免出现因演员片酬过高挤占其他部分资金导致作品不够精良的情况。
(二)重视文化内涵, 提升文化认同感
曾有学者指出:“西方现代大众文化思潮力图使中国电视剧只关心感官的满足,不关心意义价值的实现;一旦其产品成了可以营利可以增殖资本的消费品之后,制作者又往里输入了许多陈腐的东西;而其表面的先进技术、先进工业又掩盖着它在形式上的倒退和落后。”[5]电视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不能只注重迎合受众眼前的感官需要和心理满足。国产电视剧在创作和生产中,需要好好借助高新技术手段增强其文化内涵,以助于形成文化认同,从而塑造和传播中国国家形象。具体来说,应该在创作过程中突出地域民族特色,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时懂得扬弃,在表现手法上做到通俗易懂但不庸俗媚俗,形成包括海外受众在内的容易接受且认同的价值观念,如民主、平等、自由等,使作品兼具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
(三)与时俱进,增强与现实文明的联系
2018年4月,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聂辰席提出“现实题材是未来电视剧创作主流”。从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角度来看,现实题材更能展现中国的国家形象。
一些缺乏历史常识和生活阅历的编剧在写作过程中,找到了一种“捷径”,即撇开历史和现实,架空和虚构;还有一些编剧把创作集中在中国发展中某一个特定的有利于创作的历史时期,但只是把历史背景当摆设,在历史剧和年代剧的外衣下,讲述不论精华与糟粕的传统,在现代都市的环境里,重复几十年前的爱恨情仇,这样一来,虽然避免了出现某些漏洞的可能,但也丢失了作品翔实有意义、全面展现中国深厚文化的可能。所以,需要进一步调整电视剧题材比重,丰富电视剧形态,强调剧作的现实意义,把艺术创作中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到现实文明,展现中国各行各业发展现状,从而发挥其塑造国家形象的优势。
目前中国对外传播的电视剧,更多是依托视频网站。“从构建国家形象的角度讲,很多在传统媒体中适用的把关原则和技术手段无法在网络传播中继续使用,部分对外传播的信息可能与想要得到的国家形象不和谐。”[6]需要适当将国际化的表现方式和海外受众的接受偏好与习惯纳入电视剧产品的创作和传播中。如韩国为了迎合中国市场的审查政策和受众的需求,《太阳的后裔》一改韩剧之前边拍边边播的模式,全部拍完再在网络平台与受众见面,以及美剧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东方面孔、东方文化和场景。在向优秀境外剧作学习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出现他们在电视剧对外传播中存在的影响国家形象的问题,如地域、种族歧视等,防止由此带来的不和谐因素以及敌对势力的借题发挥。
注释:
[1][6]何辉,刘明.新传媒环境中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29,21.
[2]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40.
[3][4][美]查尔斯·埃德温·贝克.媒体、市场与民主[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72.
[5]曾庆瑞.艺术事业、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的混沌和迷失[J].现代传播,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