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儿童音乐才能早期开发和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018-02-21韩姼姼
摘 要:基于目前我国素质教育背景下儿童音乐艺术才能培养的诸多问题,探讨了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广大学龄前儿童和家长包括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关键词:儿童音乐才能;途径和方法
[本文系2017年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儿童音乐才能培养的实施策略》 [2017]- JKGHYB-0317阶段成果]
现代社会很多的家长都看到了音乐才能开发的重要性,为了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过早让孩子投入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早教课学习中,这样的音乐早教机构也应运而生。如早教音乐启蒙班、奥尔夫音乐培训机构、亲子音乐课堂,等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孩子音乐才能的早期发展和培养,但这些机构都缺乏一个长期的、有效的系统性的教育,它们在孩子的某一个年龄阶段上起到了作用,但孩子的音乐能力随着他的年龄成长也在不断增长,而不是在一个阶段上停滞不前的。并且到目前为止,关于儿童音乐教育的早期开发和培养,没有标准和系统的指导性或是规范性的手册。我从事学前音乐教育十几年,经常到各个幼儿园进行调研,而且本身也是孩子的妈妈,结合自身对孩子音乐才能开发和培养的个人经验,来谈谈有关儿童音乐教育的早期开发和培养的一些方法,供参考和借鉴。
一、重视儿童的音乐启蒙,要从出生时开始,
越早越好
(一)音乐启蒙从语言启蒙开始
有科研文章这样说:初生的婴儿具有绝对的音准,他们以此来分辨母亲和其他人的声音,绝对音准也是学习语言的工具。如果失去音乐启蒙,绝对音准就会失去。对于婴幼儿来说,语言的学习和音乐启蒙是同一件事情。绝对音准的奥秘实际上就掌握在妈妈们的手中,妈妈和刚出生的婴幼儿的谈话就是最早的音乐启蒙了,所以交谈就成了语言和音乐才能开发的手段。在孩子刚刚出生时,作为父母的我们,就对刚出生的宝宝说话,尽管他或是她还听不懂,但我们会发现襁褓中的孩子有时会用表情、动作和各种有趣的声音和我们“展开对话”。
还有研究表示,使用多种语言混合交错能够促进孩子的音乐潜能的开发。更有趣的是不同的语言对音准建立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全世界这么多国家这么多语言,有人做了深入的研究和调查,发现说汉语和越南语的音乐演奏者,具有绝对音准的比列更高。
综合上述,打孩子出生后,作为家长的我们不但要给孩子说话,有条件的话,还要尽可能给孩子讲不同国家的语言。比如有一定英语基础的爸爸妈妈可以在平时生活中用英语对话,或是给孩子读一些简单的英语绘本,或是讲一个简单的英语小故事等等,这些都是早期促进儿童音乐才能开发的好办法。
(二)音乐启蒙从唱摇篮曲和儿歌开始
从小给孩子养成唱歌的好习惯,歌曲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桥梁,从孩子出生不久就开始,给孩子哼唱自己喜欢的各种歌曲,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尤为喜欢摇篮曲和儿歌。对孩子来说,自己爸爸妈妈现场哼唱出来的歌曲所产生的作用远远超过任何歌唱家。回想自己的孩子小的时候我和许多妈妈一样,也是经常给他唱儿歌,睡觉时会唱摇篮曲,孩子稍大些后,还会拍着手和我一起唱。在我们家我不但唱还带动家里所有人随时随地唱,比如我和孩子的爷爷奶奶唱的内容就不一样,他们会唱一些富有他们年代气息的、带有地方色彩的儿歌。孩子从大人世界里学唱了很多首儿歌,这是一笔可观的音乐财富。和大人们一起唱歌使儿童感觉到自己是成人世界的一部分,从中获得了力量。这些活动的好处在于既能培养儿童的节奏感,激发孩子的创新欲,还能给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并能开拓文化视野。
二、开展各种有趣的、与音乐有关的游戏活动
作为家长,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特别喜欢玩游戏,凡是跟游戏有关的活动,他们都会乐于参加,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一特性,顺势引导。那么什么是音乐游戏活动呢?音乐游戏活动是一种把生活节奏、生活情趣融于一体的娱乐活动,有目的运用音乐游戏活动进行音乐训练是儿童音乐才能早期开发和培养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在幼儿园调研中总结的经验和方法:
(一)开展歌唱游戏活动
边玩边唱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游戏活动,在愉快的歌唱游戏活动中,孩子不但提高了歌唱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达的能力,陶冶、愉悦了孩子的身心。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儿歌,都可以把它变化为歌唱游戏,开展活动。比如儿歌《过家家》,我们可以让孩子扮演角色来演唱,进行角色游戏来玩娃娃家,有当爸爸的,有当妈妈的,有当娃娃的,孩子们兴趣很浓。歌唱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歌唱兴趣。以独唱、集体演唱为主,也可以有领唱、轮唱、分声部演唱等形式。
(二)开展肢体律动游戏活动
儿童在婴幼儿时期,就会有身体上的韵律活动,家长给宝宝放一段音乐,宝宝就会跟随音乐摆动身体,这就是最初的肢体韵律活动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伴有音乐的肢体律动活动,如“大拇哥、二拇弟”“毛毛虫”等传统的手指游戏,一边做手指动作一边哼唱手指谣,孩子特别喜欢,每当这个时候孩子都会安安静静坐在我的身旁,我们一起唱,和着音乐一起做手指律动游戏,不但活动了孩子的手指,而且增进了亲子关系。记得我家孩子小的时候,還有一个肢体律动游戏他很是喜欢,就是大人和孩子的拉锯互动游戏,通常妈妈们会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拉着孩子的手唱着儿歌,身体有节奏性地前后晃动,这些传统的游戏活动,是人类千百年来自然而然地培养儿童音乐能力的手段,也让孩子从小渗透在古老的音乐文化之中,体会到它的巨大魅力。
(三)开展打击乐游戏活动
在生活中,孩子们会喜欢拍拍打打制造响声,也许他们在潜意识里把桌椅板凳当成了打击乐器,并且乐此不疲。等长大一些进入幼儿园之后,就会接触到真正的打击乐器了,如铃鼓、木槌、碰铃、三角铁、架子鼓等等。在这方面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关于打击乐的游戏做得很好,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感受一下它的乐趣,寓教于乐。打击乐器可以训练孩子的节奏感,节奏是音乐构成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打击乐能表现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具有生动活泼的演奏形式,具有启迪智慧、训练乐感、促进协调能力的作用,它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很强。为了完成共同的演奏,使音乐统一,孩子们往往会聚精会神,该演奏时就演奏,该休止时就休止,努力使自己的演奏与整体保持高度的和谐一致。在演奏活动中,儿童的参与意识、操作意识和群体意识得到了提升,自我表达、自我控制的能力得到了训练,这些能力恰恰正是儿童适应社会的需要。endprint
(四)开展综合性音乐游戏活动
以上介绍了几种音乐游戏活动,实际上这些活动不是单一的,还可以交错、综合起来使用。孩子们在游戏中自己选择游戏内容、游戏伙伴,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交流、分工合作,无意识中促进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我到金水区新建幼儿园调研时曾经亲身参加了一场这样的音乐游戏活动。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幼儿园的老师们为孩子精心准备了以“梦想舞台”为主题的模仿秀,在这里,小朋友不论年龄、不论班级,或个人表演,或自选伙伴进行,内容有歌唱游戏表演、舞蹈表演、架子鼓(打击乐器)表演等。最终由坐在台下当评委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评选,选出“最佳表演奖”“才艺之星”“人气偶像”等奖项。想不到这台综合性音乐表演游戏大获成功,小朋友的参与率很高,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小朋友们在这个小舞台上,充分展现了自我,收获了快乐,增强了自信,是一次愉快的情感体验之旅。
三、为儿童尽可能地创设丰富的音乐环境
奥尔夫音乐教育家戈登教授在儿童音乐才能方面曾提出了自己独特见解,他认为人人都具有音乐潜质,特别是在孩子九岁之前,音乐环境的丰富与否、音乐环境创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孩子一生中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潜质。贫瘠的、不恰当的音乐环境,往往成为儿童音乐才能发展的杀手,使得本可以享受多彩音乐世界的孩子,对音乐反感、疏离、望而生畏。
我看过一篇这样的报告:在非洲的尼日利亚生活着一群亚拿部落,亚拿人很喜欢音乐,生下来不满一周岁的婴儿,孩子的母亲就让其接触音乐,作为父亲则会为自己的子女制作小乐鼓。孩子通常两岁时就掌握了唱歌、跳舞、演奏小乐鼓的基本技能,五岁的亚拿人就能够演唱800首歌曲,能演奏多种打击乐器,还能做几十种复杂的舞蹈动作。与其说是天赋的作用,不如说环境的因素更为重要。所以尽可能地为儿童创设丰富的音乐环境,对儿童音乐才能早期开发和培养尤为重要。为此,无论孩子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无论是家人还是老师都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学习音乐的良好环境。在我孩子三岁入托之前,有时我会在吃饭的时候放些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孩子心情舒畅,可以增加他的食欲;我还会把废弃的瓶子或杯子装上水自制乐器,让孩子轻轻敲打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或是在家里专门开辟一个小小的音乐区域,让孩子在那里尽情地放声高歌。儿童在幼儿园也要有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有这样的明确规定: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它被是作为幼儿园教育原则之一。所以作为幼儿教师,要创造更多激发幼儿音乐兴趣的环境,可以有效地利用孩子的好奇、好玩的心理特征把幼儿园音乐教学变得趣味化。这些有计划的创设环境,刺激和启迪了儿童音乐能力的最初发展,即愉悦了孩子的身心又提高了孩子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朱家熊.幼儿园教育活动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朴文哲.学习音乐从0开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02).
作者簡介:
韩姼姼,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学前音乐教育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