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打银般爱吹肝
2018-02-21张珠容
张珠容
朋友的一位亲戚在云南大理的鹤庆。前段时间,朋友去云南旅游,给我家带回了一点那里的特色食品———吹肝。吃之前,朋友将吹肝切成薄片,然后弄来一碟蘸酱。平日里,我们就喜欢吃新奇的食物,所以吹肝一摆开,我和丈夫就迫不及待往嘴里搛。“好吃!好吃!”只尝了一口,我们就不约而同称赞起来。
单从品相看,吹肝并不起眼,没想到,它的味道竟然会那么鲜美。出于好奇,我向朋友追问道:“该是怎样的工序,才能将这小小的肝做出这般美味?”直到朋友介绍完了吹肝的制作手法,我才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朋友告诉我,吹肝是鹤庆人的一道传统菜肴,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制作。在鹤庆,几乎每一位家庭主妇到年底时都会制作吹肝,用来过年,或者招待来宾。
鹤庆人制作吹肝的手艺,依赖于代代相传。做吹肝的材料,他们一般选用新鲜饱满、色泽鲜红的猪肝。猪肝虽然常见,但它腥气浓重、色彩吓人,并不是容易驾驭的食材。听闺蜜讲到这里,我越来越好奇,为什么鹤庆人偏偏就看上它了。
鹤庆人每一家都有泉眼,泉水正是来自玉龙雪山附近,一年四季从不断流。他们先用玉龙雪山的雪水将猪肝洗净。佐料的调配,是吹肝制作的关键。主料辣椒要红艳呛鼻、辣味十足,再加上花椒、醋、酱油和食盐等。鹤庆人家里的山泉水清澈冰凉,不用煮沸,舀上一瓢就可以用来调配佐料。熬煮一般半个小时,再加入气味浓烈的鹤庆亁酒,在酒精的作用下,佐料的味道能更快地沁入猪肝中。
吹肝,顧名思义就是要“吹猪肝”,这是制作吹肝的关键一步,需要由肺活量较大的男性来完成。吹肝要掌握吹的力度和技巧,用力不足,猪肝膨胀不开,用力过猛,猪肝则会炸开而漏气。一旦漏气,就必须把破开的地方捆扎住。整个猪肝在吹肝人吹出的气体的支撑下,慢慢膨胀开来。此时,将佐料慢慢灌入,封扎吹气口,再在猪肝表面均匀地抹上食盐,吹肝就初步制作完成。
接下去,是吹肝吊挂风干的时间。佐料渗透后腌制猪肝,并抑制腐败菌类的生长。一周后,在干燥寒冷的雪风和温度的作用中,猪肝里的水分慢慢散去,颜色变得深暗。此时,吹肝便可以食用了。自然风干的吹肝,像受热膨胀开的馒头,收缩成了纤维状。所以,切开的吹肝薄片,表面上都密布气孔。
听完朋友对吹肝制作方法的描述,我忍不住又尝了一口吹肝片,觉得它的味道更鲜美了。吃着吃着,我联想到了云南的种种特产。除了云南的烟草、翡翠,排在第三位的就该是银器了。我想,云南的银器文化发展好,不仅是因为那里的银纯度高,更因为那里打银人的手工艺精湛。
我由此想明白了鹤庆人为何爱吹肝———因为制作吹肝和打银有着相似的地方。这种看似简单的食品,也和打银一样,需要精细的制作和时间的沉淀,才能把寻常的材质琢磨出不一样的味道和气质。
小小吹肝,寄托了鹤庆人的无限乡恋和乡愁,是世间少有的美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