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地方台民生新闻采编的发展与创新

2018-02-21潘浩宇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3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新闻报道民生

潘浩宇

(作者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

地方台民生新闻具备显著的地方性及本土性特征,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可以直观地体现出当地群众的生活状态,可以通过新闻报道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揭露影响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法商家,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地方台民生新闻报道过程中,由于记者对民生新闻内涵的认识不足,或者专业素养较低,很容易使地方台民生新闻的采编工作出现问题,影响地方台民生新闻重要作用的发挥。

1 地方台民生新闻采编分析

地方台民生新闻是将人民群众的生活内容或者较为关注的内容作为素材的一种平民化新闻,是社会新闻的一部分,广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是当地人民群众了解当地社会的重要途径。在地方台民生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新闻采编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编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提升民生新闻节目的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新闻,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与此同时,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过程中,采编工作的开展不仅是要报道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还需要对该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但是,在实际的地方台民生新闻采编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导致地方民生新闻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首先,记者对民生新闻的认识不足,虽然目前大部分记者在进行民生新闻的采编时,都能够将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作为采编基础,也会选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民生新闻的报道,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收视率。但是,记者采编的民生新闻过于注重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仅将民生新闻看作是报道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新闻节目,甚至有些地方台的民生新闻节目就是“东家长、西家短”之类的生活小事,导致民生新闻与居委会解决纠纷类似,根本没有发挥出民生新闻的新闻价值,不利于民生新闻的发展。

然后,记者对民生新闻价值的忽视,地方台报道民生新闻的主要观众为当地人民群众,所以大部分地方台民生新闻都面临着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记者不得不采用新颖独特的方式进行民生新闻的采编,吸引当地人民群众的注意。但是,在实际的采编工作中,有些记者并没有遵循新闻报道规则,夸大新闻事件的趣味性,或者报道一些猎奇性质的娱乐新闻事件,忽视了民生新闻的价值,难以发挥出民生新闻培养人民群众正确价值观的作用。长此以往,将会降低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对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1]。

2 地方台民生新闻采编的发展与创新对策

为了促进地方台民生新闻良好发展,提升民生新闻采编的质量,记者需要进行民生新闻采编的创新,充分突显民生新闻的特色,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民生新闻内容。

2.1 民生新闻采编更贴近群众

对于地方台报道的民生新闻来说,其主要受众就是地方群众,只有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和关注,地方台民生新闻才有存在的价值。因此,记者在进行民生新闻采编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新闻的本土化与生活化,使民生新闻采编更贴近群众,选择群众生活中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将传统民生新闻中的生硬说教,创新为民生新闻的信息传递,提升民生新闻报道的有效性,切实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以浙江台的《818黄金眼》这一民生新闻节目为例,该节目采编的民生新闻都是和当地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在民生新闻采编中,不仅关注国内外新闻,更关注浙江省内新闻及杭州市内新闻,开设了“杭州日”以及“浙一天”等多项民生新闻版块,有效体现了民生新闻的本土化及地方化特征。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在《818黄金眼》这一新闻节目中,有33%左右的新闻节目为本地社会新闻,吸引了大量群众的关注[2]。

2.2 提升民生新闻的价值

记者在进行民生新闻的采编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种地方新闻事件的收集,并筛选出更具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报道。这种新闻采编方式可以从群众的角度出发,在保障民生新闻普遍性的基础上,提升民生新闻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民生新闻的教育作用,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说,记者需要确保采编的民生新闻可以为群众提供指导,使群众受益。

记者可以通过“大民生”和“小民生”结合的方式提升民生新闻的价值,从“大民生”的角度入手,选择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新闻主题,并结合“小民生”进行新闻事件的调查,选择群众社会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反映焦点问题,吸引群众对民生新闻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出民生新闻的价值。从本质角度而言,“大民生”主要是指与群众生活相关的政策法规,如房地产政策及社会保障政策等内容,“小民生”主要是指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新闻事件,记者可以通过民生新闻报道,帮助群众解读民生政策的影响,并辅以“小民生”新闻事件,使群众对政策法规的了解更为深入,有助于社会稳定发展。

以深圳台的《第一现场》这一民生新闻节目为例,该节目自改版以来,改变了传统民生新闻对时政新闻的忽视,提高对“大民生”的重视度。比如,在深圳民政局颁布了全新的社会保障政策后,记者立即采访深圳市的低保边缘家庭,通过其家庭实际状况的报道,使群众认识到社会保障新政实施的重要意义,切实提升了民生新闻的价值。

2.3 提升民意调查的质量

在进行民生新闻采编的过程中,记者会在采编之前进行民意调查,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进行民生新闻的采编。与此同时,记者需要在民生新闻报道之后,进行民生新闻的反馈调查,根据群众的反馈进行民生新闻采编的改善,不断提升民生新闻的采编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民生新闻。也就是说,记者需要到人民群众中间,明确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此开展需求调查,选择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问题作为民生新闻采编的重点。比如,在个人所得税相关政策修改之后,很多人民群众都对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疑问,记者可以将这一热点问题作为民生新闻的主题,采访行业专家对新个税政策进行分析与解读,帮助人民群众深入了解个税修改的重要意义,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与此同时,在民生新闻节目播出之后,记者需要明确节目的收视率,并对群众进行满意度调查,听从群众对于民生节目的意见,从而改善自身的民生新闻采编方式,提供令人民群众满意,切实为人民群众带来效益的民生新闻,促进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3]。

3 结语

地方台民生新闻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记者需要提升民生新闻的采编质量,提供更为优质的民生新闻报道。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记者需要认识到民生新闻的重要性,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入手,将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民生新闻报道的主题,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采集素材,突出民生新闻的本土化,提高其教育价值,切实发挥出民生新闻的重要作用。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为记者进行民生新闻采编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新闻报道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纸媒是怎么做起一档新媒体音频新闻节目的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试析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节目策划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