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新媒体环境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要点和创新思路

2018-02-21崔美琴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6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受众内容

崔美琴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广播电视局)

电视新闻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中与时效性强、推送速度快的新媒体平台一较高下,就必须对头条新闻、新闻内容时效性予以重视。所以,电视新闻行业要积极创新制作、传递等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1 新媒体环境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的意义

1.1 强化传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时效性

电视新闻时效性是吸引受众、保证新闻节目质量的关键。在制作电视新闻时,应及时、快速、言简意赅地把事件内容传递给受众,且信息量充足、出现和播报时差短的新闻事件才具有使用价值。因此,速度和时间成为电视新闻行业竞争的焦点之一。而新媒体行业由于信息传播速度快、平台内能够第一时间推送各类信息,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在传统电视媒体中,新闻程序还包括采编人员现场信息的采集、整理与编辑,最后还需审核后才能播报,由于流程众多,所以新闻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1]。

1.2 强化传统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主题特色

“大编辑部思想”对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大编辑部思想指出“电视新闻媒体要统一策划、宣传新闻报道,在新闻主题突出方面要利用整合资源的方式实现。另外,要做好具有自身特点、特色的新闻栏目的创设,要使新闻内容具备生动性特征。”鉴于国内新媒体平台、互联网环境中信息复杂、多样的特点,传统电视新闻必须接受信息量指数膨胀后给工作带来的挑战。

1.3 强化传统电视新闻的立意与新鲜感

参与电视新闻工作的编辑,不仅要做好现场采访工作,还要对采集信息进行整理、分类、使用,这就提高了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负担与压力。另外,新闻编辑设计的标题与立意过于陈旧,未能结合社会发展特点实现创新,很多题目都是照搬照抄,未能有效发掘新闻事件自身的闪光点,从而让电视新闻报道的新鲜感不足,虽然设计的标题可以吸引受众眼球,却让新闻内容丧失了内涵、违背了规范性要求。

2 新媒体环境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要点分析

2.1 提高对头条新闻的关注度

当前,社会大众都非常关注头条新闻,当受众发现头条新闻,并被其吸引后,就能提高电视新闻收视率,因此,采编工作十分重要。在制作头条新闻时,新闻内容应符合“重大、符合现实生活、与社会现象紧密相连、新颖”等特点。头条新闻的内容往往吸引力极大,播报后就会成为社会热点话题。所以,采编人员要合理收集、编辑头条新闻内容。

2.2 提高对新闻有效性与数量的重视程度

电视新闻内容受到时效性影响,是具有时间限制的。所以,编辑人员要合理编辑、压缩新闻内容。编辑在新闻采编中,要关注新闻内容的有效性与数量。因此,采编工作者要深入新闻现场,根据大众实际需求,基于人民群众视角,去思考新闻事件、编辑新闻内容;然后,对新闻内容产生的特点、作用实施客观评价,确定是否有效吸引了受众目光,从而提高新闻信息传播效果。

2.3 对记者采访意图进行解析

电视新闻编辑、采访工作有时是不同的员工完成的,所以,编辑人员要对采访记者的意图进行深刻解析,判断采访者真实的心理活动意图,然后对掌握的信息进行编辑,从而提高新闻内容的逻辑性与真实性,对新闻背后的真相进行深度挖掘,制作出优质的新闻报道。

2.4 积极发挥电视的声音、画面优势

电视新闻可以实现画面与声音的同步播放,这种影音还原的播报方式为新闻播报带来了先天优势。通过新闻画面与声音协助,有助于提高新闻内容的爆发力与感染力,同时能对受众产生直观的视觉冲击;而在语言刺激下,新闻事件的过程将得到有效还原,播报气氛将变得更贴近事件现场的真实状况,这有助于吸引受众目光。因此,声画优势的利用要讲究技巧,不能哗众取宠、刻意煽情,画面要真实,不能过多修饰,尤其是一些新闻断章取义,将照片颠倒顺序,扭曲事实,这是对新闻工作的亵渎。新闻在讲求声画结合的同时,不能忘记新闻的真实性,也不能过分追求形式[2]。

2.5 增强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在编辑工作中的“工匠精神”意识

电视新闻采编编辑每天面对大量的日常新闻事件,编辑工作集中在策划、采写、审稿、编辑加工等各环节上都需要认真,把好新闻稿件的政治观、知识关、文字关,采编日常工作量可想而知。在这纷繁的工作中,要把每个细节都做好,就需要将严谨专注、注重细节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时刻融入到采编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并将其发扬光大,不断提升电视新闻质量。

3 新媒体环境中电视新闻采编思路的创新方法

3.1 创新电视新闻采访内容与方式

在进行电视新闻制作的过程中,要做好电视新闻采访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电视新闻制作。在进行电视新闻事件采访时,应遵守“切入点新颖、内容有吸引力、活动具有创新性”等要求,这样才能提高电视新闻采编效果。

首先,基于电视新闻采访内容角度分析。传统的新闻采访态度、立意已经不再适合新媒体采访环境。因此,应深度融入到社会与生活中,去挖掘新闻内容的全新立意与题材。所以,新闻采编人员应积极优化、创新传统的新闻内容框架结构,对传统编写方式进行大胆创新、调整,要发掘新闻事件的过程中使用逆向思维探究不为人知的新鲜内容。另外,电视新闻采编员工要重点关注新媒体环境中的社会发展及生活的全新变化、全新方向,积极追求新事物、新事件的背后真相,从而使电视新闻内容标新立异,博得观众目光。与此同时,采编人员要提高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若无法还原事件背后的真实情况,就绝不可以对事件妄加揣测、评论。

其次,基于电视新闻采访方式角度分析,在选择、确定采访方式时,采编人员要根据新媒体环境中的新闻事件发生地点、场合、对象进行确定,如跟踪调查、电话采访、录音采访、直播采访、卫星电视采访、书面采访、体验式采访等[3]。

3.2 创新电视新闻的语言

画面与文字语言是构成电视新闻语言结构的两大元素,而确保电视新闻优势不被撼动的重要支柱则是画面语言。电视新闻语言自身的权威性、形象性主要通过画面与文字语言的结合进行展现。由于画面能够让电视新闻内容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受众面前,所以,使新闻内容具备了生动、传神的特点,也使受众获得了更直观的视觉体验。

另外,电视新闻画面本身具备独特性特征,所以,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在新媒体环境中采编新闻信息、拍摄新闻画面时,要做好筛选工作,才能提升新闻画面表现力。同时,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要根据社会发展特征对文字语言进行锤炼、完善,从而赋予其大众化、真实性、可靠性等特点;在视频解说中,要控制语言的力度、掌控好新闻事件中的主次内容,才能提高电视新闻采编播报的整体质量。

4 结语

新媒体环境不仅给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电视新闻行业建设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因此,电视新闻行业采编员工只有在新媒体环境中明确采编要点、创新电视新闻采编思路,才能提高新媒体环境中的电视新闻行业竞争实力。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主要内容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电视新闻解说词发展三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