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作用

2018-02-21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6期
关键词:人民性党性新闻报道

王 聪

(作者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马克思、恩格斯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报刊活动实践中对新闻事业发展一般规律的总结,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诞生伴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发展始终遵循着辩证主义思维逻辑和浓厚的批判主义精神。历经百年实践检验,通过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呈现了历久弥新的理论特色,指导着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依旧发挥着有力的指导作用,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定位新媒体的原则立场

“党报党刊是党的重要思想武器和政治阵地,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标志。”“报纸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是人民千呼万应的喉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报道的党性和人民性相互统一。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性和人民性是一体的,党性不能脱离人民性,人民性不能脱离党性,这一论述深刻地阐释了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关系。新媒体作为新兴的大众传播工具,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一要大力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旗帜鲜明地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立场、观点和主张,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二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新闻报道要歌唱主旋律,传播好声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舆论基调;三是牢记社会责任使命。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转变作风文风,以丰富受众精神世界、增强受众精神力量为己任,做中国共产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命运相连的使者。

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规范新媒体行为

“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不能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报道要求的真实性体现在报道中,反映在认识世界和看待世界的角度上。从诞生之日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将真实奉为新闻的生命,始终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的真实是事实的真实、总体的真实、本质的真实,不仅体现在新闻内容从微观细节到宏观全貌的准确性,还体现在报道对象自身本质规律的探索及现状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全面性。新闻报道应真实、客观、公正,这是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媒体形式和所有新闻工作者跨越了时空而共持的圭臬。

在新媒体时代,特别是自媒体的“井喷式”发展,打破了固有的传播格局,用媒体发声的权力不断下移,“人人都是记者”的传播新格局的形成在极大地提升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丰富性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媒体失范行为的加剧,有些人摒弃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最集中的体现就是网络上各种各样披着新闻外衣的谣言传播,直接损伤了媒体公信力,对个人、群体乃至社会和国家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面对这种现象,就要求每一个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定盘星”,搭建新闻活动中的“梁”与“柱”,把牢新闻真实性的方向,将其作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基本遵循和支撑,从而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体现新闻报道的魅力。

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推动新媒体融合发展

“报纸作为一个整体处在一种有机的运动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任何媒介形式自身既以“整体”的独立性存在,也处于有规律的发展变化之中。这既对新媒体的产生做出了准确的预见,同时也为不同媒体载体的融合提出了可能。现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信息传播成为主要特征,传统媒体面临新的生存拐点,受众分化和差异化传播趋势更加鲜明,这都从客观上要求着媒体报道的触角必须随着受众的所在因势而动。就媒体如何融合发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一方面,强化“互联网”思维,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遵循新形势下信息传播的规律和方法,技术先行、内容为王,以实现多媒体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强化“创新”思维,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核心要义。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发挥传统媒体报道深度性和权威性的特长,从理念、体制、内容、技术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猜你喜欢

人民性党性新闻报道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