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务形态的改革策略
2018-02-21张净淇
张净淇 赵 昕
(作者单位:普洱人民广播电台)
1 新媒体时代新闻资源搜集渠道的变革
首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新闻资源的来源渠道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关资料调查显示,一部分重大新闻的第一手图片都是由民众与非专业记者提供的,例如2005年亚洲发生的海啸、伦敦大爆炸、美国卡特里娜飓风及2006年南亚发生的海啸等,这些第一手图片的提供者都是民众与非专业记者。因此,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闻资源的来源渠道变得更加丰富化。
其次,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公民记者的数量在不断增长。公民记者主要是将反映与报道新闻的广大民众包括进来,2016年8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了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表明,截止到2016年6月,国内网民总数已经突破7.1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高达51.7%;手机网民的总数则为6.56亿,在所有网民总数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民众已经高达92.5%。广大民众能够通过网络积极参与到新闻资源的搜集工作中来,网络为新闻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2 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资源深度的变革
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资源也在发生深入变化,其深度开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背景、前景及相关性,通过此三个方面的深入改革有助于提升新闻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与及时性,有助于推动新闻业务的深入发展与创新。
3 新媒体时代新闻业务形态的改革策略
3.1 传播者和受众
首先,受众群体能够通过博客、微信、微博等多种平台,随时随地发表对任何新闻事件评论,将自己的观点充分表达出来。这样一来,一方面实现了受众群体与新闻传播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另一方面也让受众群体通过讨论分析探索新闻事件背后的内涵和深意。
其次,传播者与受众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不清。新媒体时代环境下新闻业务的开展更加需要重视“自媒体”用户的意见,注重吸纳受众群体的想法和观点,会通过一定的设置为受众提供线索设置便利条件,为整个事件真相的揭发做好铺垫。此外,媒体还需要对相关鼓励政策的制定予以关注和重视,通过激励制度和政策让更多的信息“汇聚一堂”,让受众群体同时成为新闻传播群体深入挖掘新闻内涵,将其以崭新的形式予以呈现。
3.2 传播内容
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中,摆脱了版面与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对信息进行发布,并且网络信息处于持续更新状态之中,为了使有效受众的数量得到充分保障,媒体会重复发布新闻,有的可能只是换标题或改动语序,许多媒体的报道内容相似度很高,存在许多重复性的信息内容。
所以,首先,新闻工作者应利用背景性信息补充、衬托新闻事实与主题内容,进而使新闻传播变得更加立体,强化新闻报道的现实性、历史性与独特性。通过关联性信息对新闻事实进行阐释与印证,使新闻报道变得更加丰富、系统。
其次,新闻业务的开展更加需要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内容予以深入探究,确保新闻事件的报道变得更加系统、全面,使读者对整个事件的发生经过有更加详细的了解。对读者关于新闻事件与新闻现象背后东西的关注予以重视,对阅读新闻的读者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让读者对新闻信息进行深度解读。
最后,需要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予以确切保证,让新闻的传播更具价值。同时,转载或者转发的受众群体,其所转发的内容也同样需要保证其真实性与可靠性。我国虽然在此方面已经立法,但是其真正落实还需不断强化,其保障系统的构建还需不断规范,相关部门和媒体还需在此方面予以不断深化与探究。
3.3 传播渠道
新媒体的出现对新闻媒体产生强烈影响,新闻工作者可通过新媒体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及相关信息在网络上发布,对第一手资料进行传递,这使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
通过使用数字技术与不同媒介形态整合新闻信息资源,既要强化新闻素材收集工作,也要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征进行一体化设计,使新闻产品具有多种媒介形态。此外,还需对新媒体予以充分利用,通过多的传播渠道的让新闻事件不断发酵,倒逼新闻事件真相的揭露,做好新闻事件的跟进和后续报道,用过运用新媒体还原新闻事件真相。
新闻传播渠道的拓展为新闻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相关新闻媒体既需要立足于传统媒体探索更好的发展策略,还需要对新媒体的新闻业务开展方式予以深入研究,既要对传统媒体予以充分利用,又要对新媒体的新闻传播优劣予以准确把控,做好两者的结合,实现对新媒体传播渠道优势的利用。
3.4 传播效果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的主动性变得更加突出,发布信息与受众反馈几乎同时进行。在部分事件发展动态的报道中,利用受众反馈,媒体人能够对受众意见进行迅速收集,能够加快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但是如果受众意见舆论声势比较大,或许会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造成影响。
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传统媒体能对有关内容进行发布和传播,受众反馈的有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新闻报道已不再是单向传播活动,而是双向交流活动,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能够对新闻传播过程起到一定的完善作用。新闻业务的开展更加需要通过新媒体将其整合为媒介系统,从而开通相应的沟通渠道让受众群体参与进来,实现双方及多方的互动传播,将人际传播的优势作用高效发挥出来,消除信息生产与传播的界限,通过动态的传播过程,将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取而代之,确保传播过程循环衔接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确保新闻传播工作的顺利完成,强化其传播效果。
此外,还需要对新闻业务传播效果予以及时跟进,可通过开展网络测评的方式对人们的反响、反馈予以了解,从而做好新闻业务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的制定,让新闻业务形式更加“喜闻乐见”,让新闻业务的开展受到社会及受众群体的认可。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也会对传播效果造成一定影响,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和媒体在紧跟时代发展基础上做好传播效果的调查研究,并从传播效果出发做好相应发展路径的探索。
4 结语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业务的开展离不开新媒体媒介的驱动,也离不开网络等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撑,新闻业务形态也正在悄然发生改变。相关人员更加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对新闻业务形态改革策略予以深入探索,让新闻业务的开展在新时代绽放灿烂之花,使新闻业务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