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的新闻传播

2018-02-21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6期
关键词:海量受众时代

王 莹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

大数据,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在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立足创新环境,进行思维模式转变。

1 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1.1 表达方式多样化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需要更丰富的内容来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在以往新闻传播中,不论是以报纸、广播还是电视为媒介的新闻传播,虽然在传播形式上有所突破,但就其表达形式来说并未真正实现多样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表达方式往往是孤立的,而大数据时代的新闻传播,则打破了表达形式的孤岛。新闻传播可以综合利用多种表达方式来强化传播效果。

1.2 传播关系交互化

传统的新闻传播是线性的,受众往往处于“你说我听”“你说我看”被动接受新闻信息的局面。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则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关系。一方面,受众自主选择性大大提高,人们可以主动去搜取信息、过滤信息;另一方面,反馈更加及时,人们对于喜欢的信息可以点赞、转发,对于不喜欢的信息也可以评论留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交互式的新闻传播方式,拉近了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新闻媒体的贴近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1.3 新闻传播数据化

大数据时代,受众注意力成为媒体争夺的焦点。媒体想要获得更多的受众注意力,就必须运用大数据思维,对用户特征进行分析,为受众提供优质内容。新闻传播以数字化为主体,新闻机构可以在海量数据抓取有价值的信息,通过高速度、精准化的传播路径及时为受众提供新闻资讯。

2 大数据新闻传播的优缺点

2.1 大数据新闻传播的优点

大数据的海量性、丰富性可以满足受众更加多样的传播需求,拓展了新闻传播形式,为新闻传播带来了更多可能。大数据新闻传播,可以充分利用技术优势详细记录用户的访问行为,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进行透彻分析,通过数据化处理可以准确对受众喜好进行精准判断,并能针对性地为用户推荐个性化内容。在日趋激烈的媒体市场,新闻传播的指向性更加明显,利用数据可以精准地进行传播,从海量数据库中发现新闻点,提供有价值的新闻。

2.2 大数据新闻传播的难题

一方面,传统新闻传播严格遵循逻辑结构,新闻事件因果关系清楚、事件解读深刻清晰。而大数据传播时代,媒体机构为抢时效、争夺流量,内容往往缺乏细致的打磨就潦草发布,网络上的新闻内容质量不高、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以往新闻传播的话语权掌握在专业媒体人手里,新闻机构充“把关人”的角色,可以对新闻信息进行有效把关,而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新闻的真实性难以保证,作为普通受众难以对新闻源进行有效鉴别。

3 改善新闻传播的路径

3.1 积极利用大数据采集新闻

以往的新闻获取要靠记者实地探查、或与“线人”建立联系,费时又费力。而大数据时代,媒体工作者可以从网上寻找新闻,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都可能成为下一个重磅新闻的新闻源。新闻工作者要积极利用大数据搜取信息,善于发现新闻线索,第一时间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

3.2 改变新闻传播理念

首先,大数据传播可以对新闻传播进行无限拓展和延伸。传统的新闻传播要受到版面、时长的限制。而大数据传播则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对新闻内容进行相关拓展和延伸,为受众提供更全面、丰富的信息。其次,大数据时代,新闻从业者应注重与受众互动。改变以往只注重发布新闻,不关心用户反馈的传播模式。大数据时代,受众的即时反馈得以实现,新闻工作者可以在网上积极与受众互动,听取受众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传播新闻。

3.3 树立权威形象

大数据传播时代,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人们的话语权得到空前提高,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的心声、传播新的信息。但由于人们的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传播鱼龙混杂,各种非官方的小道消息充斥其中。长期以往,将会削弱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对此,传统媒体应发挥自己的公信力,当新闻事件发生时,在第一时间发布真实的、权威的新闻信息,利用大数据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解读,深层次地引导受众。

猜你喜欢

海量受众时代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海量快递垃圾正在“围城”——“绿色快递”势在必行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e时代
e时代
一个图形所蕴含的“海量”巧题
e时代
一种海量卫星导航轨迹点地图匹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