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两会:启航新时代 奏响最强音

2018-02-21刘红霞

新产经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民生高质量

文/刘红霞

春节假期刚过,便将进入“全国两会时间”。

3月3日和3月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分别在北京召开。作为开年后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两会承载着十几亿中国人民的期盼。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2018年全国两会在此大背景下召开,万众瞩目。

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新征程呼唤着新的作为。

经济迈向新时代,实力再上新台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

近年来,我国主动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既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也不沿袭过度依赖投资、消耗资源的传统发展方式,而是通过改革促进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以高质量发展托举百姓幸福感。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中国经济交出亮丽成绩单。我国GDP总量首次突破80万亿元,进一步巩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中国经济不断攀登新高度,表明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

民生答卷厚实温暖。在近年来全国两会上,除了经济方面的话题,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最为关心的就是涉及民生的内容,住房、就业、医疗、教育等字眼都是高频词。

从住房的保障、稳定的工作、高水平医疗,到更好的教育、可靠的社会保障,再到优美的环境、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

改革开放40年来,一系列举措惠及民生,惠及普通百姓。进入新时代,要让更多的改革红利倾斜于普通百姓,让更多公平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可以预见,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必将有更多扎实举措破解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百姓的身边事,更好地顺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让民生期盼早日变成美好现实,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厚实。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2018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三年决胜期的第一年,关键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小康”承载了无数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全面”则彰显出党和国家的信心和决心,不仅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而且覆盖的人口也要全面。

近年来,精准脱贫工作重要性持续抬升,党的十九大报告等文件中多次强调、高度重视精准脱贫工作;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强调,要“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提高脱贫质量,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如今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美了。尽管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但要达到“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大气、水、土壤治理……还有一场场硬仗要打。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刚结束的地方两会上,释放出了积极信号。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梦想,但圆梦之路绝非坦途,挑战依然严峻,只有持续奋斗,迎难而上,把握好“关键一年”的2018,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才能最终变为现实。

期待民意在此汇聚,群策在此起航。全国两会不仅将为中国这艘大船标明航向,也将成为全球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我们坚信,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在全体代表委员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担当作为下,必将发出新时代奋进中国的最强音,谱写民生幸福的新篇章,也会向世界传递更多的信心与力量。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民生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