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造101》
2018-02-21慧刘
慧 刘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 650500)
2018年被称为中国偶像元年,国内视频网站相继推出一系列偶像养成类节目,《创造101》拥有中国首档女团竞演生存秀节目的称号,由引进的音乐类选秀节目《produce101》改编而成。
节目的解读
《创造101》不同于国内早先的音乐类选秀节目,从赛制到模式再到节目理念,都遵循了当代互联网影响下青年文化和当代青年对偶像的定义,把观众和节目制作者做了360度大反转,将更多的选择权交给观众,并称观众为女团创始人。《创造101》自开播以来点击率一路攀升,热度居高不下,据艾漫数据发布的2018年第一、二季度综艺节目全网热度排名,《创造101》以绝对的优势霸占榜首位置,其中首播日4月21日,日播量高达1.9亿人次,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115.4亿。
2018年5月,我国大陆地区共有96档在播综艺节目,其中的《创造101》网络传播热度指数为54.14,领跑综艺节目热度排行榜,且一并拿下了网综热度榜、五月份选秀&脱口秀类综艺网络传播热度榜榜首位置。在综艺嘉宾&参赛选手热度榜中,该节目有孟美岐、吴宣仪、王菊三位参赛选手进入榜单,分别以18.09、17.22、9.13位列榜单第四、第五、第八位。在综艺主持人热度排行榜中,《创造101》主持人黄子韬排名第四。《创造101》10期节目播出后,共得到47.75亿的播放量、147亿微博话题的阅读量,超过4000万的粉丝应援费用。在如此高的关注度和热搜下,《创造101》节目热播原因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一)观众参与度高
《创造101》一改传统节目中观众只能观看不能决定选手名次的状况,把观众称为女团创始人,不断向观众灌输他们才是这个节目真正主人和创造者的想法,充分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让观众感受到了尊重和支配的优越感,这种全新形式持续吸引着受众想对节目一探究竟。随着节目的进程,每一次的公演皆由台下观众和网络平台上的受众评判点赞,决出每晚最佳演出和最终胜出者以及淘汰者,导师和受众的位置对调,使观众成为权力的实际拥有者。节目主题歌也一再提到,交换媒体和受众的位置,使得受众和参赛者拥有了情感连接。
(二)抓住受众的心理
节目抓住了新型成熟偶像太少,特别是成熟偶像团体稀缺的情况。偶像团体在中国颇受欢迎,像鹿晗、黄子韬等,均是韩国偶像团体出身,这些人都曾风靡一时,虽然我国也有大量的偶像团体在运作,但他们的知名度相比几近为零,观众对偶像团队饥渴的心理需求,注定了《创造101》的火爆。该节目符合当代年轻人的情感认知,每一位人气选手均有鲜明人设,如杨超越证明了出身、实力不强也可以有自己的一席之位,王菊证明了特别的人也可以被喜欢,Yamy证明了单眼皮的人也可以很美,她们的存在表达了许多非传统意义上优秀女性的心声,鼓励当代年轻人审美多样化,选手身上的勇敢自信、努力拼搏等正能量感染了很多受众,也鼓舞了很多不自信的女孩。
(三)选手多样化
节目组抓住女性对女性偶像产生喜爱,就要对偶像进行自我投射这一心理特征,走访查看了国内外457家公司及院校的13778位练习生,选出101位女孩,从中每位观众都能找到自己的投射和想要成为的人,这种非传统女团的人员构成和各具特色的参赛选手,使得节目拥有持续的高热度和高话题。在互联网媒体时代,只有不同才更容易被关注,只有做到最大化的不同,才能够最大化地被需要,这句话在参赛者王菊身上被一再印证,因此王菊成为此节目中最具有争议和话题的人物,由最初被认定不适合参加101,到凭高情商和幽默性在节目中崭露头角,她在公演结尾说出“你们手里握着重新定义中国第一女团的权利”的那一刻,王菊成为新女团规则的具象,“爱菊说”“菊中人”“独爱菊”等词汇开始席卷全网,杜海涛、汪苏泷、刘维等明星纷纷为王菊打call,《环球时报》、BBC等均报道了王菊。王菊证明了“特别的人也可以被喜欢”;而杨超越代表的是现实生活中不够努力却足够幸运的人;与杨超越不同,吴宣仪是高度规范的女团代表,代表的是别人家的小孩;Yamy代表了个性化的人;杨芸晴代表了酷酷的女孩。这些拥有标签、拥有强烈个性的选手,粉丝群往往各不相同,她们展现出的“真实自我”是戳中观众的武器。
(四)话题性强
《创造101》以绝对优势霸占2018年第一、二季度综艺节目全网热度榜首,这与它的话题性密不可分,日前其微博话题阅读量已高达115.4亿并有继续上升的势头,微博热搜榜先后出现“菊外人”“全网实名diss杨超越”“王菊第二”等话题点。6月16日,微博热搜榜前12条搜索条目中有4条是关于世界杯的,其余8条中《创造101》相关话题占了5条,“王菊妈妈”“心疼杨超越”等条目点击量更可观。16日是《创造101》第9期36进22的冲刺总决赛,导致话题热度不断攀升,节目中表露出的矛盾和冲突极大地刺激了受众,成为线下话题的来源。矛盾刺激受众胃口、冲突激发受众兴趣,王菊和杨超越一直是这场舆论战争的中心人物,王菊曾因外形被吐槽“地狱空荡荡王菊在土创”,后来“菊内人”与“菊外人”霸屏,杨超越则是自带话题,因其爱哭爱崩溃爱示弱,因长得漂亮但唱跳具差却长期占据高位而频频招致谩骂,微博上一度产生“菊外人”和“杨超越粉”的大战,刷爆微博,甚至一度蔓延到朋友圈,把节目的热度推向巅峰。争议带来的不仅仅是支持、谩骂、话题,更是一次次的关注,在网络时代,舆论领袖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引领话题的发展风向,一次次讨论就是一次又一次传播的过程,在经过二级传播甚至是三级传播后,话题吸引度会作用到节目本身,吸引没有指向性的大众参与,使节目产生更多的话题,这种良性状态让《创造101》拥有超高人气。
(五)宣传平台多样
《创造101》拥有doki、小红书、微博、微视等众多宣传合作平台,具有传播主体平民化、信息综合化、信息碎片化等特点,拥有较多使用者。这些平台的用户,好奇心大,喜爱关注新鲜、新奇的事物,会筛选需要的话题,具有主动获取信息的需求,相比其他媒体的受众,这些平台的受众表现出更强的交互性、更加容易从众等行为,如微视定位的受众为95后,这些受众喜爱高颜值、高逼格、有趣搞笑等内容,95后还是追星的中坚力量,和节目中的受众形成重叠,而小红书为节目带来85、90后这些社会中坚人群,据艾瑞数据显示的小红书用户画像,女性用户接近90%,其中70%以上是90后。这些平台在为节目带来大量受众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巨大收益,以小红书为例,节目开播首日,主持人口播、中播广告、后期字幕均使小红书出现几十次,小红书APP用户下载量短时间内出现高峰。小红书在广告中强调了不同选手的风格,如Yamy广告中的换衣battle和rap、杨超越广告中的忐忑和“全村儿的希望”、吴宣仪广告中甜美女孩的公主日常,均突出了练习生的个性标签化。节目的热度为小红书带来关注及活跃用户,选手在小红书里创造的内容又反哺成为娱乐营销素材,再通过节目被更多年轻人接受并喜爱,这种宣传平台和节目形成互生共赢的状态,使得节目关注度一路居高不下。
结语
互联网打破了中国传统偶像造星产业的流程,《创造101》这种新型的偶像养成类节目应运而生,使得我国偶像产业发生变化,形成新型体系,要求我国偶像造星产业不断完善,形成一套可持续发展的配套环节,而只有完善其中的各个流程,我国才能真正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偶像造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