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转新闻的负效应及规避策略

2018-02-21

新闻传播 2018年22期
关键词:公众受众

(荆楚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湖北 448000)

近几年,移动互联网以集网络传播之大成的优势迅速占领网络制高点,再次刷新传播速度,也催生新的新闻形式,反转新闻便是其中之一。从2016年初的“上海女孩逃离农村”到2018年4月“河南省周口夫妻为3岁患病女儿网络募捐”事件,每一次反转都在网络世界掀起轩然大波,给社会带来不小冲击,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一、反转新闻的内涵与实质

(一)反转新闻的内涵:主客互为一体

反转新闻是源自社交媒体的热点事件,在自媒体、碎片化信息、网络社群、后真相的共同作用下,将事件的阶段真相视为事件最终结果,被迫形成的同一事件报道在事实、舆论等层面出现一次及以上反转发展的新闻传播现象,这些事件往往先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网友关注、转发、热评,随着事件的发展更新,事实内容会出现180度大逆转,由于事态发展出人意料,使得关注者态度急剧变化,容易引起广泛追问与质疑。因此,反转新闻往往伴随着反转舆论,以及由此引发的舆情。

反转新闻是一种非正常的新闻现象,它既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也是受众针对信息译码、解码后的再编码现象,符合新闻传播规律。反转新闻还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它频发于新旧媒体、多层传受的互动实践之中,因此反转新闻是一种复杂的新闻传播现象。[1]当处于变动中的新闻事态没有沿着网民的期待视野发展时,吵嚷的网络围观者便产生惊讶或质疑,即使事件没有发生反转,也会出现舆论变化,甚或倒逼新闻事件发生反转。如2017年7月22日一段“格斗孤儿”视频在网络热传,网民对事件中格斗俱乐部“残忍”“血腥”事件的谴责,以及一些媒体“铁笼中的格斗孤儿,不打拳只能回老家吃洋芋”类的炒作,致使事件于8月16日发生反转,“格斗孤儿”含泪被带回老家。事件进展公布之后,再次引发反转,很多网民又谴责媒体毁了这些孩子的梦想与未来。11月22日事件再次反转,在政府支持下,格斗俱乐部获体校资质,被迫回家的格斗孩子将可以回来学习、训练。该事件一波三折的变化,迫使事件朝着公众期待的方向发展,甚至超出了受众的期待,换言之,反转新闻既是网络传播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网络受众参与互动使然,整个过程中主客互为一体,相互促进。

(二)反转新闻的实质:连续报道的互动与直播

从本质上讲,反转新闻是对发展变化中的新闻事件的连续报道,当新闻事件处于变化发展状态时,其动态性、不确定性,以及报道的阶段性,为新闻反转提供了可能条件。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传播媒介技术、新闻传播速度受限以及新闻媒体把关作用的影响,新闻反转带来的负面效应往往被减缓或消解,但是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媒介的普及,新闻事件的变化及受众的意见进入实时传播、个性化推送时代,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全媒体化功能将新闻传播变成互动直播,其连续报道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24小时不间断报道与围观,包括事件的细节。根据牛顿定律,当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越快时,其反作用就越大,这就是反转新闻负面影响日益显著的原因。

反转新闻还具有难以回溯的特征。反转新闻大多源自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由于社交媒体具有自在性、隐蔽性、多元性,缺少把关环节,反转新闻出现后,很难立即回溯事件传播的线索和真相,连首发人也难以迅速考证,这为质疑者留下了难耐的时间,为流言产生留下足够的空间,进入网络社群传播的事件受围观、流言的裹挟,容易出现偏离或反转现象。

二、反转新闻的负效应

反转新闻的出现从一开始便颇具争议,它带来的危害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社会:公信力受损,社会焦虑加剧

近几年反转新闻的内容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社会关注度高,话题往往关涉伦理、道德、价值观等公共领域,且与社会热点契合度高。如2016年初“上海女孩逃离农村”的反转新闻,是在城镇化发展多年积聚的矛盾处于爆发期的背景下,恰逢我国春节,发生“上海女孩逃离农村”事件,这样的热点话题在敏感的时间节点巧遇,导致反转新闻发生。该事件反映出深层的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合理性,因此成为城里人、乡下人及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等群体情绪发泄、调侃的窗口,成为公众发声的舆论场,从这个层面看,新闻反转引发的网络吵嚷背后是网民自我表达的满足,同时折射出社会转型期公众的浮躁不安和在网络世界中的自我迷失。当某个敏感的时间节点有戳中公众浮躁不安心理的突发事件发生时,以吐槽代替深度讨论,以围观或盲从来慰藉不安的心灵、寻求暂时的满足,便成为合理的存在,但暂时的满足并不能解决社会问题,以自我狂欢回避实际问题,是自媒体为受众营造的游乐场效应,本质上是公众的自我麻痹和对表达权的滥用,虚拟网络的偏向最终会回归现实生活并直接作用于现实世界,网络空间公信力的疑虑会变成现实社会的忧虑,加剧人们的焦虑情绪。

(二)媒体:形象受损,可信度降低

每一起反转新闻的发生都会经历事实真相的全面转向,不仅带来公众舆论的倾覆,也会引发人们对媒体公信力的疑虑,网民参与讨论的一时快乐过后,会与旁观者一起将矛头指向最初报道新闻内容的媒体。

新闻媒体因为其专业化的信息收集、制作、传播流程,长期以来一直是公众了解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如今为了抢时效性、为了获得点击率,不少媒体组织参与反转新闻传播,抛弃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导致媒体形象严重受损。比如,2013年11月,央视在官方微博发布一则关于济南市民哄抢菊花的消息,并以此呼吁社会文明,发出一小时内就有数千次转帖评论,事件信息经过大量传播后引起济南政府部门关注,当日济南公安部门辟谣称,菊花展结束后,能够再利用的菊花已被展览园方收回,剩余的菊花是免费赠送,并不存在哄抢一说,央视的可信度在这次新闻反转中令人生疑,而换成一般媒体,其形象受损会更加严重。

即使一些媒体不参与反转新闻的报道,也难免遭到受众质疑。反转新闻不时出现,公众对报道充满质疑,一些主流媒体甘于旁观,甚或默认事件在围观与流言挟持中反转,此时受众看似对这些媒体并无直接的立场,却是无声胜有声,随着网络文化的日臻成熟,公众对一些热点事件看似不再急于表态,实质上是公众对媒体不调查真相、不作为的失望和不信任,造成媒体与受众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致使受众将自己放置在审视媒体的位置。

媒介形象与媒体可信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媒介形象的塑造少不了媒体可信度的存在,媒体可信度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的标尺,当媒体与受众一旦处于失信关系中,将会导致长期以来建立的互动关系瓦解。对媒体来说,形象崩塌、可信度降低,这是致命的打击。

(三)当事人:权利被侵,遭受多重打击

同情弱者是人之常情,在反转新闻出现时,最初的舆论偏向于保护弱势方,攻击强势方特征。在“成都女司机被路怒症男子暴打”事件中,一开始女司机作为弱势方得到网民的同情与保护,后来检视当时行车记录仪,发现真相并非如此,网络上的舆论便由同情女司机转为对女司机的谴责,甚至人肉搜索,整个事件无论对哪一方都造成了伤害。

从诸多反转新闻事件来看,所谓的强势方与弱势方都是受众在首次接受信息时的译码偏好,并非客观立场,甚至是主观臆测和猜想,当真相揭露、事件反转时,强势方与弱势方的位置关系转换,舆论进入二次偏向,其依据仍旧是媒体报道形成的主观真实以及由此建构的受众主观感受,此感受仍旧建立在首次解码立场的对比基础之上,并由此演绎出再一次网络审判。网络审判最初就带有鲜明的个人情感和情绪表达,往往过于偏激,从而形成针对事件当事人的网络暴力。[2]在这一过程中,当事人完成从强势方坠到弱势方的剧变,经受的不仅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苦难历程,更要忍受一些匿名网友的言论压力甚或现实威胁,名誉和心理均遭受多重打击。

三、反转新闻负效应的规避策略

(一)建立新闻进度标识制度

反转新闻的出现,大多是公众以为事件结束,即受众将事件的阶段真相误读为最终结果,为了防止这类现象发生,网络媒体可以共同建立新闻进度标识制度,即对新闻事件按照事件进展进行分类并分别标识的制度体系。

新闻进度标识并非标新立异,新闻行业早已有之。2009年至今,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市现场》,就常用待跟进和已解决的符号,针对需要进一步调查的新闻内容进行标识。依照现有新闻内容进度模式,新闻进度标识可以显示在新闻标题后,以【待跟进】、【完结】的符号进行标识,提醒公众通过标识符号对信息内容进展情况进行判断。新闻进度标识主要由两个主体完成,第一个是发布者、第二个是传播媒介,传播媒介可通过建立与微信公众平台相似的原创功能,选择一批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大V开通新闻进度标识。新闻进度标识的挂载,由发布者预标,传播媒介确认后正式发布,并且在后台数据库单独形成新闻进度汇总,方便公众通过传播媒介找到发布者查看新闻进度详情。

新闻进度标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约束发布者的造假行为,缓解新闻事件反转引发的负面影响,为新闻媒体创造一个良好工作环境,为公众建立一套安全可行的新闻事件识别系统。

(二)健全应询机制

随着我国新闻发布制度的日益完善,政府机构建立的新闻发布组织应该建立全天候新闻事件应询机制,通过发布会、政府新闻网、官方微博和微信等随时回应受众诉求,通过舆情监测针对反转新闻可能引发负面影响的情况提前预测。

反转新闻事件往往在时间、地点、人物等方面具有模糊性,应询工作的重点应重在建立迅速核实的组织系统,以及有效的紧急事态工作预案。应询机制一般流程大致经过发现——研判——核实——跟进四个流程,四个流程之间紧密相联缺一不可。“发现”阶段的关键是,依据新闻事件的敏感度、网络评论的热度等数据,及时预测其影响、发展趋势,建立预警系统,一旦达到警戒级别,应该及时开启“研判”程序,即根据新闻报道内容判断新闻事件的性质、引发大范围舆论的可能性,并迅速启动紧急事态工作预案,核实新闻事件发生地、当事人、真相等关键要素。“核实”阶段还应即时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布核实的情况,适时参与网络互动,关注反馈情况,防止舆情爆发并裹挟新闻反转。最后一步——“跟进”,可以协同主流媒体共同开展,并且针对新闻内容展开全面调查,将调查进度和调查结果及时上传至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持续跟踪事态变化直至平息。

政府应询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将政府、公众与媒体联系起来共同调查事件真相,形成多方联动格局,有利于政府和媒体公信力的重塑。

(三)培养公众的理性思维

信息爆炸时代,信息增长速度超出受众的接受极限,让公众疲于应付,并出现浮躁、麻木、盲从等信息疲劳症状,对扑面而来的媒体信息没有时间深入思考,久而久之理性思维和独立判断力下降,有时有意无意地成为失实信息的传播工具,成为舆论场中墙头草的主力军。面对热点新闻,如何让公众清醒、客观、冷静,避免陷入新闻反转负面影响的泥淖?关键是培养网络公众的理性思维。网络公众的理性思维需要学校的系统教育和社会的长期培养,主要有以下实现路径:

第一,学校教育阶段重在提高媒介使用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生产内容(UGC)模式,内容生产者如果没有经过专业化学习和系统培训,信息内容难免出现失准、编辑失范、框架偏颇等现象,若仍肆意上传,会直接危害社会秩序,影响社会风气。学校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开始培养孩子的媒介使用能力,并进行网络媒介使用的养成教育,形成独立的信息辨识能力,培养对网络信息的理性思维习惯。

第二,社会教育重在形成网络社会的良俗和公德。网络社会形成的前提是网民具备对网络行为的评判和自我约束能力,能够理性从事网络活动,遵守网络空间的公德,尤其需要用户的责任意识和虚拟空间的人格意识,生产者、运营商、社会群团、公益组织等都应肩负帮助用户形成道德自觉,明了什么内容可以传播、什么内容不能传播的责任,共同培育和维护网络空间的良好习俗,让反转新闻负面影响无滋生土壤。

第三,国家法律法规重在建立健全网络社会的秩序。网络环境下反转新闻负效应的规避还需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与惩戒,尤其是对制造谣言、蛊惑网民的反转现象,主管部门应该及时介入,查清源头,坚决打击,有力维护网络社会的良好秩序。

结语

反转新闻是新媒体环境下一种新兴的新闻传播现象,是网络受众参与信息传播的结果,反转新闻无论是关注度还是倒逼新闻真相的力度,都是传统新闻模式所不可比拟的。自从2013年反转新闻概念诞生以来,网络空间的反转新闻不断出现并呈上升之势,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显性化,需要社会各界、各阶层的合力参与规避,需要政府的应询、引导和监管,尤需媒体自身的约束和把关,通过建立新闻进度标识制度提醒公众理性参与新闻事件评论,唯有如此,反转新闻的负面效应才能有效规避,正面影响才能彰显,网络传播环境才能进一步净化。■

猜你喜欢

公众受众
我自己的公众号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公众号6月热榜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