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疆地区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研究
——以对塔里木大学2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调查为例

2018-02-21刘福利许晓燕

西部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维吾尔语南疆聊天

刘福利 许晓燕

本调查根据年级、性别、民考民[1]或者民考汉[2]、来自新疆的南疆还是北疆、来自城市还是农村等5个指标选取了塔里木大学20个维吾尔族同学进行了深度访谈。需要说明的是,新疆一般以天山为界分为南疆与北疆,北疆经济相对更发达,民族种类更多,少数民族群众的汉语水平相对更好,南疆则相反。而预科,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第一年不学专业课,只学汉语,一般是民考民的学生读预科。调查是2016年完成的,学生所在年级也是2016年调查时的情况。以下是学生样本的基本信息:

01号,预科,女,民考民,南疆,农村;

02号,预科,女,民考民,南疆,城市;

03号,预科,男,民考民,南疆,农村;

04号,预科,男,民考民,南疆,农村;

05号,大一,男,民考汉,北疆,城市;

06号,大一,男,民考汉,南疆,城市;

07号,大一,女,民考汉,北疆,城市;

08号,大一,女,民考民,南疆,城市;

09号,大一,女,民考民,南疆,农村;

10号,大二,女,民考汉,南疆,城市;

11号,大二,女,民考汉,北疆,城市;

12号,大二,男,民考民,南疆,农村;

13号,大三,女,民考民,北疆,城市;

14号,大三,女,民考民,南疆,农村;

15号,大三,男,民考民,北疆,农村;

16号,大三,男,民考汉,南疆,城市;

17号,大四,女,民考汉,南疆,农村;

18号,大四,女,民考汉,北疆,农村;

19号,大四,男,民考汉,南疆,城市;

20号,大四,男,民考民,南疆,城市。

在此次调查访谈的20个样本中,在“您是否使用微信”这一个问题中,所有受访者的回答都是“是”。这说明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机社交软件,在南疆地区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当中的普及和接受程度较高。其中,有两名学生从微信开始出现的2011年就开始使用,还有四名学生是从2012年使用的,使用时间比较晚的是2016年,他们主要是预科班的学生。可见,南疆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微信的普及速度,已经跟内地基本同步。只要上了大学有了智能手机,基本就开始使用微信。说起自己青睐微信的原因,19号同学说,微信上面的公众号是吸引他使用微信的重要原因;另外,身边的人都在玩微信的现状也使得他更加依赖微信这一社交软件。

需要补充的是,根据访谈结果来看,受访者身边的人也几乎都在使用微信,且使用频率较高。

在使用时间上,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每天有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玩微信,更有的超过6个小时。

一、微信所发布和关注的内容

微信所发内容,主要分为原创和分享转发两个部分。受访者原创部分主要为日常生活的记录,包括心情、外出游玩照片、本民族相关内容和身边人的生日祝福等内容,其中本民族相关内容主要有民族节日、民族服装等。另外,女生更喜欢发自拍。

朋友圈原创部分呈现的形式一般为图片配文字,偶尔也会发一些小视频。在学生会监察部和民族部工作过的19号同学表示,朋友圈是抒发自己情绪和感受的好地方,不仅能够成为以后的记忆和留念,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动态引起身边人的注意、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微信朋友圈转发的内容主要是自己感兴趣或对别人有用的信息。比如搞笑的段子或视频、爱心求助帖等。其中男生更喜欢分享转发较严肃的信息,主要包括考试招聘、足球比赛、社会新闻。有意思的是,虽然部分受访男生说自己看社会新闻,但在仔细翻阅其朋友圈以后并没有看到相关信息。女生更喜欢转发减肥或美容等轻松话题的内容。另外,受访者不管男女都喜欢分享歌曲到朋友圈。受高中时代养成的习惯影响,预科班的同学还喜欢分享转发一些名言警句。

关于分享转发信息的来源,大多受访者表示他们是在微信公众号上获取到的相应信息;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在朋友圈里面看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类似于歌曲等内容,则多是来自于网易云音乐等软件;还有一小部分内容是受访者在浏览器里面看到并分享转发到朋友圈的。

就微信公共账号的关注度而言,通过本次调查和访谈的20个对象和之前笔者对塔里木大学一个民族班的调查发现,南疆地区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关注度较高的微信公众号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新闻资讯类公众号,其中包括学校及学院公众账号、自己家乡的公众账号、新疆及国内等综合性新闻的公众号。这其中,本校和家乡的公众账号受到较多关注。第二类是休闲娱乐类公众号,主要包括搞笑段子、微电影、视频、歌曲、小说等内容;第三类是生活服务类公众号,主要包括资格证书考试和招聘等方面的公众号,以及话费及饭卡充值、成绩查询等功能性公众号。

在这些公众号中,第一类新闻资讯类公共账号汉语的较多,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账号都是由政府、学校或媒体创办的官方账号,这类账号一般以使用汉语居多。第二类娱乐休闲类公众账号维吾尔语的较多,这说明维吾尔族大学生在娱乐需求方面,还是倾向于本民族的音乐和影视作品,而这些公共账号恰好满足了他们这方面的需求。第三类生活服务类公共账号中的就业方面的公众号汉语和维吾尔语的差不多,其他方面的功能性账号则以使用汉语的较多。

在所关注的微信公众号是哪种语言这一点上,低年级的同学即预科及大一民考民的同学大多关注的都是维吾尔语类的公众号。即便有些同学关注少数的汉语公众账号,但在接受访谈时却还是将其翻译成维吾尔语。这说明,由于语言水平的关系,低年级同学更喜欢关注自己更熟悉的维吾尔语公众号。像19号同学所说的“维吾尔语公众平台较少”,所以他们在关注了汉语公众号之后还是习惯用维吾尔语去表述它。

对于“你是怎样关注到这些公众号”这一个问题,大多受访者表示是经朋友推荐之后关注的某些公众号;其次则是他们自己在朋友圈里面看到某篇喜欢的文章之后,点击关注该文章所出自的公众号;还有少部分是他们自己想关注某一类信息,便直接在微信里面查找相对应的公众号并关注。

二、朋友圈里原创内容中汉语和维吾尔语的使用情境

除了预科及部分大一民考民的同学之外,受访的学生中使用汉语的情况较多,原因则为抱着让更多的人看懂自己所发内容的心理。同时,受访者在表达不同的意思时,会选择更能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语言。大四民考汉的17号女生在朋友圈里原创内容汉语和维吾尔语的使用比例大体为2:1,“有些时候维吾尔语不能够表达我复杂的心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便会选择使用汉语”。其中,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同学,在发表有关自己的民族信息如民族节日时,一般都会选择使用维吾尔语;也有小部分同学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选择使用维吾尔语在朋友圈发表动态。

另外,预科班的同学带着提升自己汉语水平的目的会使用汉语发微信朋友圈。大一到大四的同学一般除了发表本民族的信息和上面提到过的少部分同学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使用维吾尔语之外,其他都会选择使用汉语发朋友圈。只是不同的同学,因为各自原因,在发本民族信息和其他信息的比例上有所区别。这些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小居住的环境。来自农村的同学比来自城市的同学汉语使用比例更低,跟学生是来自北疆或者是南疆没有直接的关系。

01号和02号学生在性别、年级、民考民这几个指标上都完全一样。可是来自农村的01号学生在使用微信时几乎全部用维吾尔语,而来自城市的02号学生在使用微信时汉语和维吾尔语的运用比例为1:1。对新疆而言,农村地区的双语教育相对城市要落后很多,有农村学生表示,来读大学前就没有汉族老师给他们上过课,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汉语水平。

使用汉语的多少,跟维吾尔族大学生朋友圈中有多少汉族朋友也有关系。汉族朋友越多,在日常生活中与汉族朋友接触得越多,在微信上汉语使用比例更高。而有多少汉族朋友,跟维吾尔族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也有关系。比如民考汉的学生一般汉族同学较多。另外,参与学生会或社团的维吾尔族同学,其汉族同学也较多。

民考汉的07号同学的微信有超过20个汉族好友,在现实生活中与其微信汉族好友接触比较多,在微信朋友圈里几乎全部使用汉语发表动态。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考汉的维吾尔族学生很多都分配到汉族班,跟汉族学生一块上课。而民考民的学生一般都是直接分配到民族班,班上没有汉族同学。08号同学是民考民,她的微信只有10个以下汉族好友,在现实生活中只是偶尔与自己的微信汉族好友接触,在微信朋友圈里汉语和维吾尔语的使用比例大体为1:1。

在该问题中还反映出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民考汉的同学大多都是从小就开始学习汉语,所以他们一般只会说维吾尔语,不会写维吾尔语,这也是他们在发表朋友圈时多选择使用汉语的原因之一。当然,这种情况下他们一般会选择用拼音写维吾尔语,可以比较方便地表达出他们内心的感受。

另外,大学期间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提升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方面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班主任。12号同学的汉族班主任老师经常提醒班里的学生多说汉语来提升汉语水平,并要求他们一个月读一本汉语书籍,还要在读书交流会上用汉语分享读后感。同时,学院里的汉族老师每周还会学习一句维吾尔语,促进自己和维吾尔族同学之间的交流。“我觉得我们班主任特别关心我们,对我们的汉语水平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这也使得我们班的同学在使用微信的时候,增加了汉语的使用比例。”12号同学说。

02号同学所在的预科12班的汉族班主任老师也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用汉语交流,“就因为这样,我们班现在的汉语水平整体来说算比较好的。平时使用微信的时候,我们也会有意识地尽量多发汉语去提升自己的汉语水平。”

在访谈中还发现,父母是民考汉、且学历相对较高的维吾尔族大学生比其他同学接触汉语的时间更早。他们一般从出生就开始接触并学习汉语,这样的背景也使得这部分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常说汉语的习惯,在微信上使用汉语比例也较高,并且经常使用微信和他们的父母用汉语聊天。大三民考汉的16号同学的父亲是民考汉,本科毕业,平时也经常使用微信和朋友聊天或发发动态,且一般都使用汉语。16号同学使用微信的过程中,除了本民族节日之外,也几乎全用汉语发表朋友圈动态。与此同时,他最喜欢看的5个公众号“皇马新闻”“喀什都市网”“精彩电影”“BIG笑工坊”“教你读心术”全都是汉语的,且都是自己主动搜索关注的。

三、南疆地区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微信聊天方式

在用微信进行聊天的形式上,受访的维吾尔族大学生会根据聊天对象的亲疏关系、自己当时的忙碌程度、聊天的地点、自己的情绪来决定使用文字、语音还是视频形式在微信上聊天。

在亲疏关系这一点上,他们跟陌生网友、普通同学或者朋友等一般选择用文字进行交流;跟关系比较亲近一点的朋友则会选择使用语音进行交流;跟自己的家人、对象、特别好的朋友则选择使用视频聊天。

另外,几乎所有人都是在比较闲的时候使用文字聊天、在比较忙的时候用语音聊天。“语音聊天比较方便,用一只手就可以了,而且还可以边走路边聊天。”说起语音聊天的好处,09号同学显得有些激动。

在聊天的地点这一点上,15号同学说,他一般在上课不方便语音时用文字进行聊天;在外面不方便打字时用语音进行聊天;在宿舍时用视频跟比较亲密的人聊天。

在聊天时的情绪这一点上,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不太想让对方知道自己情绪时就用文字聊天;想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情绪时就用语音聊天,心情不好时一般不会用语音进行聊天。

在用不同方式聊天所选择语言的问题上,一般根据聊天对象的不同并秉着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的宗旨而有所区分。跟汉族朋友一般用汉语;跟民考汉的同学有的用汉语、有的用维吾尔语;跟自己的亲戚或者家人主要用维吾尔语。

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点是,绝大多数民考汉的同学在用文字聊天时都选择汉语而不是维吾尔语,这与前面提到的民考汉的同学大多只会说维吾尔语不会写维吾尔语有一定的关系。

四、结论与启示

与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体在新疆发展受到距离、资金等方面限制不同,社交媒体尤其是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社交媒体在新疆的普及速度非常快,几乎与内地是同步的。笔者在新疆南疆地区的阿克苏、喀什、和田等地调研时,当地城市几乎没有报刊亭,即便有,也没有多少报刊可买。塔里木大学所在的阿拉尔市就没有报摊,当地除了官方资助的党报外,根本没有市场化的报纸。南疆地区在没有经历传统媒体的成熟后就直接进入新媒体的发展阶段。南疆地区的大学生除了假期在家中看电视外,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以电脑和手机为终端的新媒体。近些年来,南疆地区电信业务的发展虽然慢于内地,比如4G网络在很多地方没有开通,但总体上网速是越来越快,资费越来越便宜。像内地一样,南疆大部分宾馆和相当多的饭馆都提供手机无线上网业务,笔者去调研过的南疆某县距离县城30多公里的一个村小学都覆盖了WIFI。以手机为载体的社交媒体的发展,将是南疆未来媒体发展的关键所在,也将是当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最经常使用和关注的媒体。当然,也会有社会各方力量创办社交媒体来吸引用户,其中也不排除有人在社交媒体中有意发布某些极端信息。

基于此,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有关部门应大力发展新媒体、吸引当地更多人的关注,就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从笔者的调查来看,目前维吾尔族大学生对本校的、家乡的和民族音乐、影视的内容关注比较多。也就是说,他们关注的内容总体而言比较狭窄,主要就是跟自己所在的环境和爱好有关,而对于全国性的信息,包括一些国家大事,他们关注比较少。这种自我封闭化在所有自媒体使用者身上或许都有一定的体现,但在某些民族地区,其是否就引发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即弱化少数民族的国家意识?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和新疆当地政府创办的微信公众账号应该怎么进行内容编排和舆论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

同时,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跟关注的微信公共账号也有比较大的关系,汉语好的学生会更多关注汉语的微信公共账号,反而则可能会关注很多维吾尔语的或能提供在线翻译的微信公共账号。而汉语水平的高低,跟他们的中小学读书经历(民考民还是民考汉)、父母的身份、成长环境有关,当然也与大学后教师和班主任的引导有关。在这方面,高校可以做的其实有很多,比如在新疆塔里木大学推动的民汉大学生宿舍混住、许多学生组织都吸纳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加入、绝大部分教师都使用汉语授课等。

注 释:

[1]民考民:我国高考中一项针对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时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考卷,相应地,报考时也必须报考民考民的相关学校和专业。

[2]民考汉: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时使用汉族考生参加高考同样一套试卷,及参加汉语言统考并报汉语言招生院校及专业的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11个民族的考生。考生父母双方均为上述民族者,加50分;父母一方为上述规定的少数民族者,加10分。

猜你喜欢

维吾尔语南疆聊天
南疆木棉红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统计与规则相结合的维吾尔语人名识别方法
我就是不想跟你聊天了
敞开门聊天
筑梦南疆
维吾尔语话题的韵律表现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现代维吾尔语中“-0wat-”的进行体特征
新疆南疆一起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