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本土化的后现代反思
2018-02-21马晓羽葛鲁嘉
马晓羽 葛鲁嘉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长春 130012)
1 引言
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在我国当前研究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一直以来,对西方心理学的复制、模仿和跟随,使得国内学者在进行本土研究时,饱受移植性格与民族情结的双重压力,造成了心理学本土化的边际品性,其中西方科学心理学的学术优势及其在心理学发展中的支配性地位是其形成的外因,而本土心理学界较低的自觉反省、批判的意愿与能力则是其形成的内因(翟贤亮,葛鲁嘉,2017)。由于受到边陲思维、自卑心态以及知识追赶焦虑(吕小康,汪新建,2015)的影响,原创性的学术研究开展起来存在一定的阻碍。根据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实证主义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目前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本土心理学虽然已经开始引起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视,但是仍然呈现一种非主流的姿态。在现代心理学重视和崇尚科学实证主义研究的大背景下,究竟该如何开展心理学本土化的工作成为了很多国内本土心理学研究者的困惑。
总的来看,在中国进行心理学本土化的过程中,要想建立一种在当下中国学术背景中得到真正认可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一方面需要重视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学科界定,另一方面需要促进中国人自发的学科认同与学术自觉(吕小康,王丛,汪新建,2016)。因此,在考虑国内本土心理学发展的相关问题时,有必要对主流科学主义心理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才能够帮助本土心理学研究者在未来的研究道路上更加自信的,运用更多元的方法和途径来完成本土心理学的研究。那么在众多的问题中,对一些根本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是必要的,诸如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内容,对于这些根本问题的思考有利于今后相关研究的开展。以批判科学主义为典型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为解决这些困惑带来了可能性,有助于研究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心理学,对于心理学本土化工作在我国的开展也非常必要。
2 心理学本土化在我国开展的困惑
我国开展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国内已经有一批学者开始探索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但是心理学本土化目前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的困惑。目前心理学本土化在我国的研究主要走两条道路,一条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企图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寻找和发现心理学思想。然而除了少数学者企图根据传统心理学思想以建构本土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之外,大部分学者在对传统心理学思想进行研究时,基本都是依据西方心理学的分类体系进行寻找和划分,这难免会导致在进行传统心理学思想的研究中过于西方化的倾向,使得传统心理学思想研究不能够独立出来。另外一条道路,国内研究者在进行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时,试图改造西方科学心理学以符合中国经验。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往往借助于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以中国人为研究被试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少数研究者针对中国文化背景之下的特色现象,如人情、面子、孝道等心理现象进行研究,但大部分国内学者仍然以西方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主要研究问题。可见,这一部分的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仍然更多的借鉴、取用西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思想。这也导致了即使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所研究的问题仍然远离中国本土的生活实际,研究成果在解释和应用于本国人的心理方面效果甚微。
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轨迹中同样存在科学心理学的一些争议,中国心理学研究者对于目前中国本土心理学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发展存在一定的困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困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者们对于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的思考都是根植于西方主流心理学的体系之下,缺少自己的反思。
3 现代心理学的困惑
西方心理学自成为独立的学科之后,发展出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即科学主义取向和人文主义取向。然而,在主流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效仿自然科学并且使心理学成为像物理学那样的规范学科是心理学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这也导致主流的现代心理学始终倾向于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以实验主义、实证主义和个体主义为旨归。与科学主义取向相比,人文主义取向明显处于弱势,由于两大取向分属不同的阵营,所持观点对立,因而对于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基本内容也一直存在争议。因此,有必要对现代心理学的几个基本问题,或者说基本困惑进行探讨。
3.1 学科性质的定位模糊不清
自心理学产生以来,其学科性质就一直是人们争论的主题。心理学究竟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一直都有不同的看法。西方主流心理学一直是科学主义心理学,其主张心理学是自然科学,认为人的心理现象同物理现象一样,应该采取自然科学的科学观来进行探索。人文主义取向心理学研究者则支持心理学应该是人文社会科学,主张心理现象与自然现象并不相同,不应该盲目仿效自然科学来对心理学进行研究,而应该从人文社科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研究。
可以说,对于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定位,现代心理学主张自然科学性质的呼声要大于人文科学性质。然而实际上,不论将其定位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有失偏颇,这也致使研究者们对于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究竟是什么而争论不休。也正因为研究者对于心理学学科性质的不同看法,导致了研究者在各自认可的学科领域内进行着各不相干的研究主题,进而也间接导致心理学研究者缺乏“心理学学科共同体”的普遍认同感,致使现代心理学面临着分裂的危机。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定位模糊不清,主流心理学更多的将其定义为自然科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造成心理学本土化发展缓慢。
3.2 研究方法的使用霸道强势
西方科学主义心理学自产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学术优势,迅速成为权威的代表,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其主张采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追求客观性和普适性,使得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也因此在心理学领域里,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只有实证的才是科学的”类似偏见。为了取得心理学学科的科学地位,主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仍然坚持以实证方法为主,对除此之外的研究方法持轻视和怀疑的态度。我国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对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模仿、复制和跟随,因而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得到了心理学研究者的广泛认同,也使得中国心理学研究者将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奉为绝对真理。主流心理学主张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例如实验室研究、量化研究和共同规律研究等方法,在研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进行大力宣扬。而对于人文主义心理学所提倡的理解和解释的方法,例如现场研究、质化研究和特殊规律研究等方法则予以忽视。重视科学取向研究,轻视人文取向研究的现象长期存在。可以说,在研究方法的取用上,现代心理学表现的有些霸道和强势。
研究者普遍崇尚西方实证科学,对人文研究方法呲之以鼻,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研究是否能够量化成为了科学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唯一准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更加重视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而对于研究什么问题,似乎也取决于实证的方法是否能够适用这一前提。以方法为中心,而不是以问题为中心,造成了很多实际可以研究的问题都不能进行研究。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使用霸道强势,导致心理学的研究重方法、轻问题,对于科学主义无法进行测量和研究的问题,研究者往往采取忽略的方式。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只借助于科学主义的实证论根本无法解释不同层面的心理现象,也使得很多对于人们来说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被选择性忽略了。不同于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得到的结果能否得到主流心理学的承认和认可,这些问题使得一些学者望而却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困难。
3.3 研究对象的选择固定单一
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科学主义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自然属性,坚持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更加重视对个体的某一行为的即刻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将人从各种背景中分离出来,把人作为纯粹物理世界中的自然存在进行研究。忽略对关系的研究以及研究对象的成长历史,造成现代科学主义心理学对研究对象的选择都是封闭且单一的。科学主义心理学将心理视为一个外在客观的研究对象,造成心理学只能由方法论的角度塑造学科认同,而无法在内容上建立核心框架的困境(吕小康,2016)。而人文主义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人的社会属性,主张人的心理现象的起源和发生、发展都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植根于具体的历史和文化之中,带着深刻的文化烙印(叶浩生,2002)。因此,人文主义心理学强调在进行研究对象的选择时,要考虑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但是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关注个体的心理或行为,在对结果进行解释的过程中,也往往只从个体内部或个体所处的具体环境进行,很少将个体所处的文化及社会历史背景考虑在内(叶浩生,2004b)。然而,人的活动不可能脱离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忽略社会文化背景不利于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人的行为。
另一方面,在科学实证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不仅在研究对象的关注上过于狭窄,对于人的价值和关怀也丧失了。心理学各个流派中,除了人本主义流派之外,几乎所有流派在对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都忽视了人自身的独特存在,而将人类比成动物或者机器。就连当前处于最前沿的神经科学研究也是如此,在研究人的心理过程中,将脑电数据当作唯一的测量指标,造成心理学的研究只看到一串串数字和符号,而失去了对每一个个体的关注。虽然这样对于掌握人的心理机制和发展规律有帮助,但却将人自身的独特性完全忽视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心理学研究人文精神的缺失。可以认为,西方科学实证主义宣扬的研究对象,对于本土心理学研究而言有些狭窄,研究对象的分歧也是本土心理学发展进程缓慢的原因之一。
4 后现代视野下心理学本土化的未来之路
4.1 后现代心理学的兴起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思潮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后风靡整个西方并扩展到全世界,成为当今世界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涉及很多研究领域,例如艺术、文学、历史、政治、道德等多个领域,后现代心理学也应运而生。可以认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产生,既有其外部原因,也有其内部原因,它是在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兴起的外部环境因素,以及现代心理学自身出现“合法性”危机的内部因素的双重背景之下产生的。它的提出,对科学主义心理学予以抨击和反叛,可以看作是对现代心理学研究自身危机的一种回应,促使研究者开始认真反思现代主流心理学存在的问题。
后现代心理学准确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具有后现代性质、特征和影响的一系列心理学思想,包括社会建构心理学、女性心理学、叙事心理学等多个分支。后现代心理学主张真理是被人建构出来的,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概念等内容完全是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因此应该注重从文化、历史等多个层面来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研究,对意义、价值、主观性等内容予以重视。它的典型特征是反对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认为心理现象是一种文化的社会建构,其核心是社会建构论(叶浩生,2004a)。社会建构论反对现代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心理现象既不存在于内部,也不简单地存在于外部,而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人际互动的结果,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陈雪,孙迎,王国芳,2008)。此外,社会建构论认为所谓的心理状态都是通过语言建构的,人类通过语言范畴来认识这些内部状态(高峰强,2004)。简单来说,社会建构论主张从重视语言形式转向语言的作用和意义,从重视个体中心转向关系模型,从重视经验实证转向话语分析。
总的来说,后现代心理学主张心理的社会建构性,强调互动的基础作用,关注话语的建构中介意义,坚持问题中心主义的多元方法论(况志华,叶浩生,2005)。可以说,后现代心理学的出现,给当代西方科学主义心理学以质疑和抨击,对于心理学的很多问题给予了重新的思考。它并不是全部否认和推翻科学主义,只是为了打破以往研究者对科学实证主义的绝对确信和盲崇,让研究者看到其他的可能性,对于扩大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帮助研究者树立大的心理学观来说非常必要。
4.2 后现代主义思潮提供的方向指引
对于处于较为边缘地带的本土心理学而言,后现代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予其支持。后现代心理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打破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桎梏,给学者提供一个新的指引,为心理学本土化运动在心理学研究中争夺话语权带来希望。若要解决现代心理学给心理学本土化目前带来的困惑,就必须对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进行重新的审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重新认识和理解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这些根本问题的反思,有助于研究者对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研究在未来发展的思考,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本土心理学研究者树立学术自信,更加大胆的完成我国心理学本土化探索之路。
4.2.1 认清心理学学科性质,树立中间科学的意识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最早的心理学思想都明显地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王波,2013)。以Gergen等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者倾向于心理学是人文社会科学,而Kvale和 Michael 等人则坚持心理学是一门中间、边缘、交叉的学科(高峰强,车文博,2001)。不能否认的是,心理学既有自然科学的性质,也同时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探讨心理学学科性质,对于心理学在本土化进程中如何定位自身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后现代主义思潮应该促进中国心理学研究者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有一个重新的思考,坚持心理学是一门中间科学的定位,这应该是心理学本土化的基本追求。
虽然后现代心理学主张研究的价值、意义等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它否定心理学作为自然科学所获得的现实成就。相对而言,中国本土心理学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不能因为需要关注人文方面就完全忽视其自然科学性,虽然科学主义心理学未能揭示出人类心理的全貌,但是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它的确解决了很多重要问题。心理学的发展需要一种更加多元和开放的态度,多元化的、中间科学才应该是未来的发展之路。因此,在进行心理学本土化的过程中,研究者应该坚持运用多种学科性质的优势,来全面理解和解决心理学问题。坚持中间科学性质,就是要充分利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优势,更好的把握人类心理的全貌。
4.2.2 以研究问题为中心,采用多元研究方法
有学者指出,应用合适的方法对本土文化特定的心理进行比较文化的研究之后,才能建立本土心理学(高峰强,2004)。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并不是只有实证的研究方法才是唯一的选择,对于特定的心理进行分析时,应该有多种适合的方法存在。研究方法应该是多元的,多元化的方法对于全面理解复杂的经验世界非常必要,只有充分利用各种研究方法的优势,才能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要研究的问题。应挖掘每一种研究方法在探究心理规律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在对方法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关键在于怎样促进各种不同方法的并行发展以及怎样在各种不同方法之间建立相应的沟通(葛鲁嘉,1995),合理利用各个方法的优势,才能够达到对现象的透彻理解。
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定位不是以发现规律为目的,而在于为现世生活提供帮助(汪新建,张曜,2017)。因此,在进行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时,可以充分利用叙事式、阐释式、建构式、解构式等多种研究方法,以研究问题为中心,为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后现代心理学主张心理研究的实际应用,在进行心理学本土化的过程中,研究者可以结合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4.2.3 考虑研究对象的整体性,重视研究对象的关系生成
后现代社会建构论重视社会建构,社会建构是通过互动实现的,认为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更具有社会属性,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到个体的社会角色、身份、情境以及互动对象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制约,并非简单地取决于个体本身。社会建构论强调人是关系的存在,人的心理和行为存在于关系之中,并通过关系被理解(杨莉萍,2004)。因此在进行心理研究的时候,更应该看重的是关系模式。中国属于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与个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西方人相比,人际互动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也为进行心理学本土化过程中研究对象的选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可能。因此,心理学在进行研究时,应该充分考虑研究对象的主观性、意义性、整体性,将社会文化背景纳入到研究中来。
从后现代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实证研究取向背景下的研究对象过于狭窄,对于探索心理全貌而言远远不够,在进行心理学本土化的过程中,有必要对研究对象进行重新定义和思考。国内早有学者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思索,例如,葛鲁嘉立足于传统的心性学说提出的独特的新心性心理学理论体系,根源于本土文化对研究对象的另类考察,指出应该把研究对象从心理现象转向心理生活,完成对生成的存在的考察(葛鲁嘉,2008)。将人的心理生活作为研究对象,不仅看到心理的自然存在,更注重心理的自觉与生成。
5 小结
后现代心理学旨在帮助心理学研究者打破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绝对盲崇,从一个更加多元的、多维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心理学,从而更好的开展相关的心理学活动。目前,国内已经开始有学者运用后现代来进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后现代心理学主张应该更多的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它更加宏观的视野为心理学更好的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对于现代科学主义心理学所不能够解决的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可能。
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在于将其定位为文化的、历史的、生活的、创新的以及未来的心理学(葛鲁嘉,2007)。中国本土心理学的未来发展应该是后现代的,应该鼓励更多的研究者追求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原始性创新。后现代心理学并不是要走哲学思辨的道路,而是用更加宽广的胸怀,包容多种研究方法的可能。在西方主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霸主地位影响下,很容易造成我国研究者失去进行独创研究的勇气和信心。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现代心理学,尤其是中国本土心理学研究带来一定的反思和自信,促使心理学研究具有一个更加包容、融合的未来。但是在短期内,后现代主义思潮仍然不会带来太大的改变,以实证主义为主的心理学研究仍然将占据主流地位。
陈雪,孙迎,王国芳.(2008).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心理研究,1(4),14-19.
高峰强.(2004).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
高峰强,车文博.(2001).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心理科学,24(1),50-53,126.
葛鲁嘉.(1995).大心理学观──心理学发展的新契机与新视野.自然辩证法研究,(9),18-24.
葛鲁嘉.(2007).心理学中国化的学术演进与目标.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6(4),118-123.
葛鲁嘉.(2008).心理学视野中人的心理生活的建构与拓展.社会科学战线,(1),40-44.
况志华,叶浩生.(2005).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心理学报,37(5),702-709.
吕小康.(2016).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的建构路径与未来导向.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148-154.
吕小康,汪新建.(2015).知识划界、追赶焦虑与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导向.心理科学,38(3),762-766.
吕小康,王丛,汪新建.(2016).逻各斯与反逻各斯:中西心理学传统的不同气质及对心理学本土化的启示.心理学探新,36(6),490-494.
汪新建,张曜.(2017).中国本土心理学及其特征.社会科学文摘,(1),68-70.
王波.(2013).寻求心理学的合法性——从主流心理学的危机看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旨趣.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34(4),34-38.
杨莉萍.(2004).析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的四个层面.心理科学进展,12(6),951-959.
叶浩生.(2002).现代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国外社会科学,(4),9-15.
叶浩生.(2004a).后现代心理学概观.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1-125.
叶浩生.(2004b).西方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其超越.心理学报,36(2),212-218.
翟贤亮,葛鲁嘉.(2017).心理学本土化研究中的边际品性及其超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6(3),17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