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形象塑造教学策略研究
2018-02-21袁晓寒
袁晓寒
(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媒体环境的转变促使节目的传播方式和节目定位发生了改变,主持人作为连接观众与节目的纽带,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和副语言的有效运用,传达节目的意图和内涵,展现个人魅力,其形象传播影响着节目的收视率和观众的认可度,所以主持人转变的关键是全新形象的塑造。高校播音主持相关专业作为广大播音主持工作者的重要培养平台,主持人形象塑造课程是播音主持相关专业的素养提升课。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调整教学思路,是相关专业教育者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
1 新媒体节目的特点
1.1 多元交互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的广播、电视而言,传播状态由一对一变成了多对多,受众的参与性越来越强,可以在真正意义上与受众建立联系。快节奏的网络时代,当手机等小屏幕充斥生活,人们利用碎片时间观看浏览的过程大大体现了受众的个人喜好和需求。所以,不论任何类型的节目,在第一时间获取受众的关注,在视觉层面上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都是非常重要的。
1.2 多样实时
为了满足广大受众多样化、细分化的需求,节目内容的涵盖面越来越广,分类也越来越细致。传统媒体常见的是新闻类节目,在新媒体则是细分为政治、民生、都市、军事、文化、经济、科技、体育等,其不同内容都有既定的目标受众,传统的电视媒体很难与之竞争。新的时代催生新的技术,短时间碎片化传播不需要繁杂的技术支持,快捷剪辑、快捷美化软件的出现使得节目内容可以实现实时传播,受众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跨越时空的界限获取节目信息,甚至是成为节目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
1.3 多方传播
在这个消费娱乐的时代,新媒体节目迫于压力不断转型和创新,主持人作为节目的主力军,队伍也逐渐扩大。“斗鱼”“映客”等直播平台盛行,出现了人人都可以成为主持人的局面,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众多明星加入主持的队伍。除此之外,一些“草根”网友也纷纷拿起手机,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进行节目内容的制作和分享,使得大量的网红不断涌现。
2 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形象塑造的新要求
2.1 内在形象
主持人的形象是其在媒介或者节目中留给受众的综合印象,既有外在的感知,也包括主持人的内在素养。新媒体时代到来,当主播的门槛降低,主持人队伍则参差不齐。主持人必须要从内在修养入手,发现不足,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媒介素养,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信息时,能够迅速捕捉信息、辨别信息,进而有效传播信息。此外,面对受众日益多样化的节目需求,主持人要追求个性化,在丰富自己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深挖节目内容,寻找独特角度,丰富表达技巧和表现形式,迅速抓住受众的注意力,让节目内容的传播更有效,更有价值。
2.2 外在形象
从某种程度上讲,主持人是一个栏目的形象代言人,新媒体节目面对的受众趋于年轻化,这部分受众对于主持人形象的评判往往从其外在表象开始。因此,主持人的外部形象修饰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电视传播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广大受众在主持人的化妆、服装、配饰等方面都存在受众审美期待。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直播成为常态,实时出镜,这就对主持人外在形象上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不仅是外在妆容,主持人的表情、眼神、动作都能够起到展现主持人风格、传递信息内容的作用。主持人需要有良好的镜头感和扎实的语言表达功力,无论有声语言的运用还是副语言的配合,都要符合节目宗旨,展现节目的水平和质量。主持人的形象不单纯代表个人,更是媒体形象和公众形象的体现,所以要时刻注重形象的塑造和保持,加强自省和自律,增加播放量的同时让节目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
3 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形象塑造教学创新策略
3.1 教学方法开放
主持人形象塑造课程是在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基础上,从主持人的仪容、仪表、仪态、沟通礼仪等方面开展的综合塑造。课程突出实践,精讲多练,培养学生形象管理能力、得体的行为举止、恰当的沟通方法,在节目主持过程中学会运用非语言手段辅助有声语言表达,完善主持人的形象。在新媒体环境下,课程的教学形式和方法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了解新媒体节目的要求和目的,打破传统,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规律;同时,营造利于学生思考的教学氛围,利用网站和自媒体等多种方式,实现课堂的延伸。传统的说教式授课方法不利于学生自主研究能力的培养,开放的教学可以打破学习的时空界限,让学生独立思考,避免千篇一律,实现个性化教学。期望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形象定位,在未来播音主持的从业岗位上明确方向,增强竞争力。
3.2 教学内容融合
播音主持相关课程的教学要与媒介环境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主持人形象的完型塑造离不开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交叉。在教学案例方面,不要只把关注点放在传统的电视节目上,也要及时收集和积累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主持人节目案例,分析网红节目主持人。引导学生具有较强的辨识能力,能在流量横行的网络环境下注重节目的品质,把握好自身形象;另外,在教学内容方面,补充过去相对浅显的形体和外表研究,从心理学、管理学、美学等方面进行扩展,让学生理解形象塑造的重要性,由内而外实现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形象管理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为了适应新媒体节目的要求,满足受众的需求,更好地与受众互动,主持人的外在形象塑造要在大方自然的基础上追求个性化。例如,仪容仪表的修饰要扬长避短,贴近生活,同时符合主持人形象情感元素的表达要求。在这个传者本位向受者本位逐渐转换的语境下,主持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也不再受时空的限制,这种频繁的沟通需要主持人自身加强礼仪修养,提高沟通技能,让主持人在节目中和生活中的形象都得以完美展现,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促使节目吸引更多的受众,营造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应。
3.3 教学过程持续
对学生而言,主持人形象的塑造训练不是一门课程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课程结束后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展开后续跟踪指导。另外,鼓励学生参与一线媒体的实习或实践,之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避免了传统教学的枯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目主持人只有真正了解受众的感受和反馈,才能结合自身进一步调整形象、完善形象,这种持续性的教学迎合了新媒体节目主持人职业的新要求。
4 结语
主持人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媒体的形象,在形象塑造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特点和媒体的需求调整教学策略,训练“内外兼修”的主持人形象,让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各种媒体平台,树立“内外双秀”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