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人题材纪实摄影作品的传播研究
2018-02-21周亚丽
符 冰 周亚丽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
1 边缘人题材纪实摄影概述
边缘人纪实摄影指的是以边缘人为主要拍摄对象,纪录他们的生活、情感、生存等各个方面的纪实摄影。边缘人纪实摄影不成为特定类型,在纪实摄影这个类型下零零散散地存在着。边缘人纪实摄影是摄影师对社会关注的表现之一,是人文关怀的落点之一,是社会长期存在却鲜少发声的群体参与社会交流的渠道之一。
因边缘人群的特殊性,他们极容易在传播过程中被污名化,形象被扭曲。所以,摄影在拍摄时所传达的信息务必要准确、清晰。侯登科在拍摄麦客的过程中曾说过:“摄影者的优越感是多么让人警惕和鄙夷。”对于边缘题材的选择,要求摄影师怀揣平等之心去拍摄他者的生活,对拍摄对象的理解、同情、满怀社会责任感的思索是这些照片应反映出来的色彩。
纪实摄影虽然是为了传达某种信息,达成某个目的,但纪实摄影与宣传是不同的。宣传是夸张、虚假,但纪实摄影要求的是真实,且纪实摄影在拍摄中不断接近对象的真实世界,还原对象的本质。边缘人纪实摄影对真实的要求更严格,不是塑造一个令人同情的对象,而是还原一个人的尊严,还原一个真实的人,让边缘人被人了解。
2 边缘人纪实摄影作品的传播方式
纪实摄影作品的传播媒介随着时代和社会科技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形式,载体由纸张向电子数据演变,并在进入全媒体时代后多种传播形式并行。以下梳理了纪实摄影的各种传播方式。
2.1 通过摄影展传播:代表人物——戴安娜·阿巴斯
在1976年美国的“新纪实”摄影展上,戴安娜·阿巴斯的摄影作品每天都需要工作人员擦拭一遍,因为有太多参观人向防护玻璃吐口水。不少前来观展的人认为:阿巴斯的作品是不道德的、黑暗的。戴安娜·阿巴斯把她的拍摄对象朝向了边缘群体,她去寻找畸形人、异装癖、精神病人、侏儒,居住在郊区的妓女等主流文化所忽视甚至是抗拒的人类。所以,有评论人认为,阿巴斯所展示的是人们不愿意看见的人物,这是一种卑劣的行径,这是哗众取宠的行为,是一场不道德的拍摄。在评论人的影响下,观众才做出了展览中的那一幕。
但阿巴斯的摄影目的是什么?她在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我认为我之所以拍照片,是因为如果我不拍这些东西,人们就会视而不见。”在阿巴斯看来,给这些人拍照必然会很“残忍”,很“卑鄙”,但重要的是不能视而不见。苏珊·桑塔格的评论也肯定了该事实,“她的自杀似乎保证了其作品的真挚性,而非出于观淫癖,保证其具有同情心,而非冷酷无情。”
阿巴斯的作品参与过几次摄影展,每次都引起了轰动。在“新纪实”摄影展中,阿巴斯的作品重新定义了纪实摄影,不再为了展现美,而是看到生活中的裂隙,向世人展示生活的另一面,即使感到痛苦,但重要的是不能视而不见。在阿巴斯自杀后,她的摄影被封神,后来的几次展览都一再改变着人们的态度,从抗拒到接受,从漠视到凝视,阿巴斯让边缘人群进入了主流文化的视野。
2.2 通过纸媒传播:代表人物——雅各布·里斯
1870年,里斯在纽约的《论坛报》工作,担任警政新闻记者。当时的纽约聚集了大量移民,他们居住在纽约的贫民窟,成为纽约这个城市的廉价劳动力。承受着高强度的工作,单薄的工资,同时还有着糟糕的食宿环境。他决定用摄影的方式来展示贫民窟的处境,拍摄了大量贫民窟的影像和合租公寓内拥挤的现象。1889年,《斯库里布纳氏》杂志以《其余一半人是如何生活的》为题,在圣诞号用18个版面的篇幅推出了里斯的照片。影像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成功撼动了纽约市民的目光,引起了巨大反响,并让当职者采取了一系列改良措施。纽约市局长罗斯福开始取缔部分恶劣的弊端,有一项改革运动是开始清理恶劣的居住环境。
里斯的照片以强烈的现场目击感和现场情绪著称。镜头下的人物面对相机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无遮掩的麻木和绝望在他们脸上分外明显。有一幅非常出名的作品,名叫《五分钱一个床位》,拍摄的是纽约贝亚街的一个非法廉租公寓,狭小的空间内居住着十二个男女,脏乱的被褥,破旧的家具,充满了逼仄感。儿童靠墙而眠,身上和这个房间一样满是污痕。这张照片的拍摄产生了巨大作用,它证实了流浪儿童的存在,居住环境的恶劣,有力促成了桑本德地区的拆除,并让警察局关闭了那些简陋的居所。
2.3 通过纪实摄影集传播:代表人物——张新民
1970年代,图片杂志类纸媒式微,纪实摄影报道也因此失去了许多传播的渠道。纪实摄影师开始选择另一种方式:纪实摄影集。
2004年,张新民出版纪实摄影集《包围城市——中国农民向城市的远征》。是摄影师张新民用十年时间记录下中国底层的生活,深入展示了农民工在城市的衣食住行和他们的精神状态。上文提到的《五分钱一个床位》的状况在张新民的摄影记录中情况更严重。一幅名叫《10平方米的空间》的摄影作品,可以看到将近20个人居住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通常是一家人占用一个铺位。左下方的文字介绍这样写着:“屋里住的都是老乡,每张铺位把帘子一拉就是一个小家。”这样的状况让张新民感到农民工在城市生存的严峻,在20世纪90年代,他跟随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用敏锐的目光纪录下他们的喜怒哀乐,用影像表达他们的述求,用温情的镜头给予他们尊严,为他们去污名化。
摄影集采用文字和图像相结合的方式,更全面地提供信息。透过图片和文字可以看到摄影师和农民工的生活足迹与生活变迁。除辅助性的介绍文字外,还有作者的写作,通常是拍摄时的故事,主人公的一部分生活和情感,填补了图像之外的信息空缺。这样的方式让观看者能接收到更完整、更准确的信息。
2.4 通过摄影比赛传播:代表人物——卢广
摄影比赛是最快获得社会关注和力量的方式。众多优秀作品的集合,大量媒体的关注和曝光,举办组织拥有的社会影响力,让许多摄影师选择参加比赛。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是世界上颇具盛名的新闻摄影比赛之一,它的人文关怀精神吸引了大量纪实摄影师参赛,边缘人纪实摄影作品在这个赛场上得到了关注。2004年,卢广的纪实摄影作品《艾滋病村》获得了第47届荷赛当代热点类组照金奖。这是一组针对河南艾滋病村的照片,纪录了被隔离、等待死亡侵袭的艾滋病人的生活。被问及为何选择这个群体时,卢广答道:“他们同样是经历病痛和苦难,但贫困中的艾滋病人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救助,即使是死亡,他们也不应该失去应有的尊严。”人文关怀、去污名化、保护艾滋病人应有的尊严,这是从摄影中透露出来的信息。
卢广的拍摄题材常常和社会痛点息息相关。如吸毒禁毒、三峡移民、西部淘金者、小煤窑,这些都展现着中国社会的另一面。但卢广的拍摄并非是用阴暗的心理暴露中国社会的负面现象,而是站在人类生存的角度,用镜头发出呼声,引发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注意到这些艰难求生的人群,并思考如何去改善他们的处境。这是卢广的选择,也是所有纪实摄影师所承载的使命。
2.5 通过网络传播:腾讯网图片栏目《活着》为代表
腾讯网推出的纪实图片故事栏目《活着》是全媒体时代边缘人纪实摄影作品与大众连接的一个平台。栏目口号是:用影像冲击心灵,感受事实的力量。其中,第667期的边缘人纪实摄影作品《一个跨性别者的爱情》,从主人公小诺的身上折射了当前中国跨性别者的社会困境。小诺的家庭从不理解、几乎要断绝关系到最后终于以“希望他能活得好好的”收尾的态度转变;小诺从家庭逃出,却因其是跨性别者无法租房,难找到工作的社会现实;小诺和男友相爱、结婚,相互扶持,在贫乏的生活条件下仍怀有希望并不断努力工作的个人奋斗。作品中有张照片是特写的四条腿,其中两条穿着网格丝袜,两人的腿互相纠缠在一起,如他们的爱情那样让人动容。这一组照片获得了6 866条评论。获得点赞次数最多的一条评论是:“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我同意任何行为。人来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辛酸苦辣,他人生活我们何必干扰。”
图片网站以其传播优势,让边缘人纪实摄影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播,而其评论模式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传播效果,网民的点击量、关注度和对人物命运的思考通过评论可以即刻反映出来。
3 结语
把边缘人作为拍摄对象的纪实摄影在全媒体时代有着大量的传播渠道,但观者和被观者依旧处于不同的舞台时空。无论是作为被现代化设计所冗余的“人类废品”,还是站在舞台中央的主流人士,在人人都是边缘人的泛边缘人时代,我们对边缘人纪实摄影作品的关注,其实就是对我们自身的关注。而纪实摄影作品在人类社会中的双向传播,从大的方面看,带来的是理解和包容。虽然其中免不了传播过程中的噪音,但纪实摄影的使命本就是将暗处的舞台照亮,让社会制度进行改革,改善边缘人群的生活环境。在当代传播环境下,依靠纪实摄影相对宽松的准入平台,人类的目光也将更深远,直到社会每一个不为人知的暗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