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真实性的思考
2018-02-21冯磊
冯 磊
(作者单位:苏州广播电视报社)
保罗·莱文森曾经预测,媒介正在朝着越来越多地再现“面对面的”或是人性化的传播环境这一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媒介正在帮助人们重现原始的、面对面的、只需要靠感官就能实现的,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这一预测的前瞻性已为时间所证实。但是,在人们对微观的感知越来越简单方便的同时,其对较复杂的整体感知却依然是原始的市集场景,众声喧哗,难辨真伪与价值。
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技术消解了传统媒体过去在传播工具、传播渠道上的强大优势。自媒体得以与传统媒体置身同一信息市集,享受同样的传播工具和渠道。在这样的局面下,传统媒体唯有进一步提升新闻真实性,提升媒体公信力重塑辉煌。
但现实是,近年来,媒体的新闻真实性频繁受到公众质疑。本文对其中的热点案例进行了梳理总结,通过分析问题症结所在,尝试提出有效对策。
1 新闻真实性受争议的类型
新闻真实看似简单,实际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命题。国内外学者对“新闻真实”所下的定义类型多样,又由新闻真实延伸提出了“本质真实”“现象真实”“宏观真实”“微观真实”等概念。而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新闻真实很容易就变成了“被建构的‘虚假真实’、被选择的‘微观真实’、被扭曲的‘片面真实’、被阐释的‘相对真实’等”。可见,新闻真实的内涵和对新闻真实的侵害内涵都是极为复杂而丰富的。本文从新闻实务出发,总结当下社会反响较为强烈的典型争议。
1.1 虚假真实
近年来,“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老人抚养孙子14年考上复旦,发现‘重病去世’的儿子还活着”“中国游客赴韩整容,因面目变化滞留机场无法出境”等假新闻,其新闻源头大都来自网友,出自种种目的而发,有些甚至本意是文学创作,却被以讹传讹变成了新闻。一旦媒体参与以讹传讹,当真相暴露时,对媒体的公信力打击极为沉重。
1.2 阶段性真实
以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为例,网友在自媒体发文讲述遭遇后,新闻媒体一路跟进报道:先是饭店方拿出证据说明不存在天价鱼问题;后由当地政府组成的调查组给出结果,认定饭店方无过错;接着网友再次拿出证据坚持投诉;最后政府调查组给出新的结论,认定这是一起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恶劣事件。公众在一次次情节反转带来的心理冲击与落差中,往往把指责的目光投向媒体。
1.3 局部真实
河南“抹香香”官员挤护肤品的行为固然是真的,但在媒体发布的新闻中,这位官员配合工作的镜头却消失了,于是,一个懒政刁蛮符合社会成见的官员形象出炉了;雷洋案中媒体建立起了“人大硕士”与“警察”的身份标签对峙中,然而,事件的结果却没有满足公众的预期,舆论难以平静……很多新闻事件中,局部信息未必是关键的有效信息,但这些信息的强化,却激发了公众预设的想象,干扰他们对真相的客观了解,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1.4 不确定的真实
此类现象往往发生在一些过程性新闻中,如2013年到2015年关于江苏高考改革的报道。由于方案仍在讨论过程中,权威部门没有确定性的内容发出,媒体采访了众多相关却又不愿意具名的专家,发出了各种“或将”“有望”类的报道,这样的报道不仅没有起到权威报道作用,反而混淆了视听,流言四起,增加社会焦虑。
1.5 没有边界的真实
高空挑战第一人吴永宁坠楼身亡的报道中,有新闻媒体发布了吴永宁最后失足瞬间的视频,其画面迅速引来了公众质疑;女子北京和颐酒店遇袭等事件报道中,遇袭女子的家庭住址、工作地点等个人信息被媒体曝光后,公众的窥探给当事人带来了二次伤害。这些内容固然是一种真实,但其已超越了新闻报道的必需,给当事人以伤害,无谓消耗了公众注意力,混淆了视听。
2 新闻真实受质疑的原因
2.1 新媒体环境的竞争,先发优势挑战传统新闻生产流程
今天的媒介生态已经发生了巨变。在新媒体环境下,技术抹平了新闻媒体与自媒体的发布门槛,先发优势十分明显。而自媒体身兼信源(新闻当事人)、传播者、受众的多重身份,往往在原始信息的发布上抢占先机。新闻媒体传统的获得信息、验证信息、转化成新闻的生产流程受到极大挑战。在这一过程中,媒体一味争抢速度,很容易牺牲对事实的验证过程。
2.2 社会对新闻报道规律和新媒体特点的认识不足
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对真实无限接近的过程。在新媒体环境下,这种有机的动态性越加明显。通常来说,媒体对事件发展的最终报道真实程度会更高。但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节点式的发布节奏已被打乱,公众希望随时随地得到最新的新闻推送,这样的新闻发布节奏也就意味着:在报道进程中,一个事件的全貌是以一种信息流的方式,陆续地、碎片式地呈现。事件的客观发展过程,和人们对事件真相的挖掘、认识过程中会出现偏差,只有在新闻有机运动中,全部事实才会被完整揭示出来。
2.3 媒体从业者的职业操守、专业素养欠缺
传统媒体正在纷纷走上媒介融合的道路,多元的媒体平台、多样的表达方式、直观的影响力数据,迷惑了部分媒体从业者的自我定位,遗忘了新闻的专业主义,转而一味强调“用户思维”。“以用户为中心”考虑问题,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它深刻改变了社会生活众多领域的思考方式、行为方式,传媒行业同样如此。今天多元、生动、创新的新闻表现方式,深受用户思维影响,为新闻的更广泛传播提供了强劲动力。但用户思维不能代替新闻专业主义,受众也不等同于用户,新闻报道更不同于一般的内容推广。正是把关人角色的失灵、社会守望者责任的失守、法律意识的淡漠、人文精神的缺失,以及对新闻真实认识的局限,侵害了新闻真实。
2.4 新媒体信息发布机制不完善
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机制创新和流程管理提出了正面挑战。由于新媒体平台信息发布快、审稿周期短、内容编辑方便等特点,一些传统媒体因此缺乏对新媒体平台内容发布流程的严格把控,对新媒体平台和传统媒体平台实行区别管理,针对新媒体平台的管理过于宽松,造成不少真实性备受质疑的报道案例频繁出现在新媒体平台上。但对受众而言,无论从哪个平台上发出,新闻报道的权威性、真实性都应该是一致的,已发出的新闻报道再进行编辑修改,无疑是对传统媒体公信力的削弱。此外,部分媒体考核评价体系中,过于强调点击量、转发量等统计数据与新闻从业者绩效的关联,也对新闻报道工作起到了负面的引导作用。
3 加强新闻真实的对策
新闻报道没有绝对的真实,但媒体对新闻真实的追求不会停止,这也是全球媒体人共同持续的追求。在新媒体环境下,可以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有效减少和规避公众对真实性的质疑,提升新闻真实。
3.1 尊重客观规律,提升媒体管理能力
无论媒介生态发生怎样的变化,媒体管理规范都是媒体实现新闻真实的有效保障。新闻报道规范、三审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传统媒体时代有效的做法结合新媒体特点,仍可以在媒介融合流程再造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而在新闻真实的前提下,媒体追求速度才有积极的意义。
对媒体从业者来说,必须牢记使命担当,坚持正确的新闻观,才能坚定地以追求真实为工作目标。尽管很多新闻事件仍在发展中,过程中也必然有变化,但至少可以做到,任何时候发出的新闻都是经过理性客观严谨地调查验证的,在发出的那一刻是真实的;同时,这些新闻报道在微观真实的同时,也应保持整体上反映社会真实。
3.2 借助技术工具,强化信息真实的验证
新媒体时代,公众对新闻速度的要求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新闻真实的前提下,不断挖掘速度潜能,对媒体和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随着舆情发酵速度的加快,事实越早呈现,谣言空间越小,社会情绪激化可能越小。坚持传统的用人力进行信息调查验证依然是有效的手段,但在海量的资讯环境中,仅靠人力已很难满足需求,引入技术手段已是必然趋势,通过高效的多渠道信息互相比对交叉检验等智能手段,媒体可以更主动、更高质量地介入报道。
3.3 推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还原新闻的真相,并帮助公众实现对新闻的准确理解,是媒体的重要职责,但这一目标仅靠媒体是无法实现的,需要提升全社会的媒介素养。
如很多新闻的反转,是事件本身的发展过程,而非出于媒体报道失误。在真相的揭示过程中,每个信息披露环节高效准确,对新闻进程中的报道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政府部门,作为众多权威公共信息的源头,其媒介意识对相关新闻真实至关重要。因此,政府部门要建立更开放及时的信息公开渠道,与媒体建立更畅通的交流,成为新闻报道真实性的保障者而非障碍。
与此同时,新媒体环境对公众的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的“信息流”中,公众对新闻的接受是随机的、片断的。事实上,这种方式对公众接受、理解与解析复杂新闻事件、接近客观事实的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是要使他们对新闻媒体投注更多的信赖,从而理性看待事物发展的变化波折,并能掌握判断新闻真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