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中的传播心理分析及反思

2018-02-21张靖苡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1期
关键词:舆论公众心理

张靖苡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1 “后真相”时代中的“反转新闻”

“后真相”一词在民众面前的首次“亮相”是在1992年被美国《国家》杂志用来描述“水门事件”“海湾战争”“伊朗门丑闻”等事件的共同特点,意思是“在某一事件面前,情绪的影响力超过了事实”。2004年,美国传播学者拉尔夫·凯伊斯提出了“后真相时代”的概念,他认为,有时候人类在真相和谎言面前并不能完全分辨清楚,有一些模糊的说辞,既不是真相,也不能算是谎言。2016年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的过程中,民众情绪的宣泄、舆论的导向、主流媒体的“失语”使“后真相”重回公众视线。2016年,牛津字典将“后真相”一词评选为年度热词,同时也给出了解释:相对于客观事实的陈述,民意更受情感和个人信念的影响,换而言之,真相变得不再重要,情绪在事实判断中更有力。

随着信息传播机制逐渐发生改变,媒介逐渐趋向融合大势,已然形成了“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是发声者”的舆论环境,UGC井喷,波兹曼曾预言的“娱乐至死”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常态。而就在当下这种媒介环境中,“小凤雅事件”“江歌案”等新闻事实、舆论导向不断改变,甚至是向相反方向反转的新闻层出不穷。

“反转新闻”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新闻现象,是指针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报道,媒体后期的报道内容与前期显现出较大的差异,随着报道内容的深入和完善,新闻报道内容向相反方向改变,受众立场随报道内容急速两极化转变的新闻传播现象。

为什么真相还没出现时所谓的“事实”就已经开始传播?为什么缺失的事实总用价值判断来补足?本文根据近期的“反转新闻”现象,分析在“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中的传播心理是什么,对于反转新闻带来的危害,我们又有哪些反思。

2 “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产生的传播心理分析

一个事实多个“真相”在现在的社会中屡见不鲜,一个个所谓“真相”的背后驱动的动力是复杂又多元的,人们扮成不同的身份躲在互联网和媒体的身后,通过不同的手段助推着事件的发展。而其中“反转新闻”产生的传播心理是什么?本文拟从媒体与受众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2.1 媒体:过度追求时效性与商业利润

首先,对于媒体而言,常常把新闻的时效性放在第一位,消息一出各个媒体就要争相“赛跑”,与同行抢新闻、抢独家。然而,过度追求时效性使得事件一经爆出媒体不加核实就将其报道,或是只了解到一个侧面就将其视为事实的全貌,这样当媒体“把关人”的作用失效,发布的内容逐渐趋向浅薄化、表面化的时候,新闻就不能再算作民众看世界的窗框,一旦如此,媒体的功能也将逐渐失灵。

其次,很多自媒体为了蹭热度,获取更多的点击量以得到更多的商业利益,常常在事实还未完全曝光的情况下就开始“煽风点火”,将片面的信息视为全面的事实,或是常常将主观上先入为主的自我的论断就视为对事件的正确判断,助推了事件的发酵,造成了舆论风波。例如,在小凤雅事件中,“明白漫画”发布有关连环画,其杜撰了小凤雅母亲给她剃头拍求助照片等情景,利用人们对小凤雅的同情心,助长了社会上一边倒的谴责小凤雅父母重男轻女、欺骗公众感情与钱财的舆论乱象,引发网友对小凤雅父母铺天盖地的批判、谩骂,致使事实未现、情绪先行,严重影响了公众对事实的判断。

2.2 公众:刻板印象与从众心理

第一,刻板印象。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研究室对2010—2014年社会热点事件的调查,网络舆论背后的社会心态主要有仇官、仇富、仇警的“三仇”情节,对弱者一边倒的同情心理,对他人隐私尤其是情色之事的窥私心理和激情澎湃的爱国心理。这些均是刻板印象的具体体现。李普曼曾说:“我们处在什么地位和我们习惯的看法决定我们所看到的是什么样的事实。”转型期中国社会各种矛盾比较尖锐,医患矛盾、警察不作为等刻板印象长期“驻扎”在人们思想,相关事件一经曝出,人们常站在所谓“弱势”的一方,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情况来解读信息。例如,当“中国游客在瑞典受辱”事件一经曝光,网络上“出国旅游却被警察侮辱”的议论声四起;当榆林产妇坠楼后,基于对医生的不信任和医患关系越发紧张的现状,使得舆论的矛头直指医院公众仅仅通过“产妇坠楼”这一信息就主观臆断,认为是医院的不作为导致的,使舆论矛头在事实未明时直指医院。

第二,从众心理。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指出: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当人们处于同一群体中时,群体的思维往往是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思维或是意见领袖的思维,人们出于不受孤立的目的,选择跟从大多数。这会使人们在狭小的交流空间中产生更强的回音,人们互相产生共鸣,会对彼此产生认同感,情感也会愈发强烈,逐渐形成稳定的态度和意见。

3 对“后真相”时代中“反转新闻”频发的几点思考

在这个“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频发意味着在面对新闻事实的时候,往往结论未现,情绪先行,这样不仅不利于探求事实的真相,同时也会制造舆论风波,影响社会秩序,也很有可能对当事人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为了规避在“反转新闻”中可能存在的舆论乱象,作为新闻的受传方都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道德水平。

3.1 传统媒体:遵守新闻的基本业务规范与新闻的职业道德

传统媒体往往以一个专业的姿态在大众眼中,传统媒体即意味着有专业的团队、严谨的流程、可信的信源,人们往往对传统媒体抱有较大的信任,但是当反转新闻的“真相”不断被曝出,人们对其信任也逐渐削减。对于专业媒体来说,更需提高自身辨别力,以内容为王,遵守新闻基本业务规范和新闻职业道德,正确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主流价值观。对于广大自媒体而言,更应该提升自身的新闻职业道德,避免盲目、情绪化的表达误导舆论。

3.2 自媒体: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正确引导公众舆论

当情绪凌驾于事实之上时,往往是直接而浓烈的,不管事实是如何复杂发展,情绪总是简单直接。自媒体的低门槛给予了每个人发声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声不再需要标准和底线。在新闻事件面前,自媒体应当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不能一味以商业利益为准则,不分青红皂白地去指责某一方。在面对新闻事件时,更应该体现出作为自媒体的媒介素养与专业意识,正确引导舆论。

3.3 公众:提高媒介素养,做理性公民

在面对反转新闻,舆论之所以会被标签化的传播左右,很大程度上由于公众缺少独立思考的精神,单纯受传播内容改变自身立场。因此,公众要对报道的内容加以辨识和判断,不要盲目跟随新闻热点,在事实还未清楚时不轻易做出判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做理性公民。

猜你喜欢

舆论公众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