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老龄化趋势下养老金融发展的思考

2018-02-21

现代金融 2018年11期
关键词:马车人口老龄化金融服务

□ 张 晟

养老金融,指的是“以应对中国社会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解决社会养老问题为目标,以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和产品为途径,以金融支持为渠道的养老服务和产品”。发展养老金融,推动相关事业和产业发展,是势在必行的举措。对金融机构来说,养老金融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寻求业务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社会现状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基于官方认知,当一国或地区的老龄人口(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数量超过7%时,就说明该国家或者该地区已迈进了老龄化。根据统计推测,到2020年左右,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将达1.67亿,占全世界老龄人口的24%左右,这表示全球每4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的老年人。人口老龄化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明证,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也衍生出了诸多社会问题。

(二)社会养老问题严重。一直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障主要依赖于“三驾马车”,包括国家层面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和个人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已经完成了相对全面的区域覆盖,但对个体来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待遇水平往往不足以完全支撑养老;而依靠企业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则建立在企业效益、缴付比例等基础上,差异较大;个人养老保险制度是对上述两种养老保障的补充,依赖于个人的积蓄意愿和能力。当上述三种养老保障均能有效执行时,个体的养老基本能够得到保障。但现实是,现阶段以及可预见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我国的社会养老问题都将面临着城乡发展差距、体制内与体制外差距等多重发展阻碍。局限于传统孝道观念和儒家思想,大部分中国人在养老问题上的观念依然比较落后,深信“养儿防老”这一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养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养老金融逐步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养老产业欠发达,与之对应的养老金融同样面临着发展乏力的尴尬局面。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养老产品和服务更青睐的是“第二驾马车”——补充养老中的企业年金部分,但其在我国市场的发展时长、深度和多样性上,都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国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步试点,但国家层面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一直到2004年才正式实施,且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养老金融服务和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局限在存款、社保资金托管等方面,为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其投资范围较为狭窄,主要是存款和低风险的债券类。直到2010年以后,随着企业年金管理体制的不断健全,市场发展和社会现实对金融机构的反向激励,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才真正对养老金融事业重视起来,可供选择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渠道不断拓宽,基金、信托、保险等多种渠道交叉影响并结合,市场运作越来越规范。2016年《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进一步强调了做好养老领域金融服务的重要意义,并且明确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能够支撑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和要求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

二、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一是人口老龄化趋势必然,潜在市场巨大。从社会现实来看,这一趋势并无逆转可能。预计到2020年,我国社会老龄化比例将会达到17%以上,甚至到2025年左右,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3亿之多。人口老龄化的顶峰预计将出现在2040年左右,之后才会逐步放慢增速。基于人口老龄化不可逆转这一事实,与之对应的养老产业和应运而生的养老金融将会在未来数年之内迎来更广阔的市场。养老服务和养老产品将会成为一个新兴的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发展潜力惊人。二是利好政策不断涌现,市场或迎来高速发展。近年来,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多次出台相关利好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养老金融朝着利好方向发展。对此,有关部门明确提出,做好养老领域金融服务是金融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加大金融支撑,有效满足养老服务业发展与我国居民养老领域金融服务的需求,是促进金融发展和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2018年初,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表态,将会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这将至少带来每年数千亿企业年金的储备资金,这无疑将是未来发展养老金融的一项巨大商机。

(二)面临挑战。一是局部发展不平衡。与经济发展相类似,养老产业发展和养老金融发展整体呈现出局部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东部地区在养老产业和养老金融方面的发展明显优于西部地区。考虑到我国经济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这一现象在短期之内是难以消弭的。同时,养老金融在体制内外也呈现出了一些不同。前文提到的养老体系所依赖的“三驾马车”中的“第二驾马车”,即企业养老部分,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和企业所有者的良心,难以通过统一标准执行。二是思想观念待提高。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孝道理念束缚着广大国人更好地接受家庭养老之外的养老形式、服务和产品。许多老年人虽然有广大的需求空间,但是多年来接受的教育和舆论影响导致其和家人难以接受产业化、标准化的养老业态。这一现象几乎是我国所特有的,因为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并不存在这一障碍,其对标准化、产业化的养老形式认可度普遍高于我国,其养老产业和养老金融发展步伐势必优于我国。三是产品服务待优化。业务渗透不全面、业务种类单一,是目前养老产业和养老金融所面临的同一问题。消费者对外部养老的印象依然停留在“多年前的养老院”。对于养老产业从业者来说,想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就要在产品上下大功夫,从根本上改变养老服务和产品同质化严重、针对性不强的现状;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应当丰富和创新金融支持的手段,针对不同的企业和个人推出有针对性的服务和产品。

三、应对措施

(一)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为保障整体养老体系的有序发展,前文提到的“三驾马车”应当并驾齐驱,不能单一依赖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能够有效规避风险的方法。养老方式要更丰富,支持“三驾马车”往前走的金融机构也应具有更加多层次,产品更多元,服务更多样,才能真正做好“三驾马车”的保驾护航。

(二)丰富金融支持形式。金融机构应当转变发展思路,及早关注养老金融领域,集中资源和渠道,大力支持优质、有潜力的养老实业和养老产品以及服务。例如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效仿美国银行集团构建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金业务服务体系,根据不同资产水平的客户提供有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有针对性的投资和财务咨询、个性化的储蓄和投资建议,代理客户打理其养老储备资金;同时,根据企业主和企业员工划分不同的金融服务产品,针对那些发展良好的企业客户,提供资产管理、财务咨询等相关产品和服务。

(三)自下而上试点培育。针对养老产业和养老金融在我国范围内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体制内外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可以采取多地试点的方法,寻求更具普适意义的养老产业和养老金融支持形式。不论怎样先进的理论和有建设性的思路,最终还是要用市场和实践来检验。我国经济体量巨大,养老问题也存在着不能一概而论的现实情况,通过试点培育再统一下达、引导和管理的方式,能够尽可能地减少试错成本。

猜你喜欢

马车人口老龄化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马车与游船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马车
驾着马车去打仗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