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经济推进湖南“经济强省”建设探究
2018-02-21吴青
吴 青
(中共湖南省委直属机关党校, 湖南 长沙 410001)
引言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提升效率、优化经济结构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据驱动、网络支撑、创新引领、多元融合是其主要特征。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27.2万亿元,占GDP比重32.9%,增速高达20.3%[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已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动能。
1 湖南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成效
1.1 总体水平稳步提升
自2011年“数字湖南”战略实施以来,湖南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根据腾讯《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2017)》,湖南“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排全国第10位,长沙总指数居全国城市第11位。根据《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就业白皮书》,湖南数字经济规模排全国第12位。其中,融合部分占GDP比重为20%,排名全国第12位;就业吸纳人数占全省就业总数20%,居全国第11位。湖南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开启了湖南转型升级新时代。
1.2 政策框架初步搭建
自2011年湖南启动“数字湖南”战略以来,湖南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和规制驱动逐步完善。先后出台了移动互联网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针对“互联网+”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了两化深度融合贯标测评,设立了“1+13”两化融合试验区,制定了“互联网 +制造”“1274”行动,确定了“2017年建立国内领先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明确了特色化、集群化、高端化的产业发展方向。长沙等地市还制定了专门的配套措施和扶持政策,人才引进、创业扶持政策逐步细化,明确了专项规划的保障机制和负责单位。
1.3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电子商务、信息软件、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等产业加速发展,“两化”融合深度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长30%左右,2017年前11月,湖南互联网产业实现产值712亿元。截至2017年底,根据省经信委统计,湖南移动互联网企业总数达24 800家,平均每天新增3家企业,总计从业人数超过9万人。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8 356.86亿元,同比增长37.53%。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益阳、岳阳、常德、永州、郴州、怀化、娄底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00亿元。物联网研发制造、运营和服务业务收入突破1 000亿元。
1.4 融合应用亮点纷呈
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的“智能制造”项目多次获得相关部委肯定,已成工程机械行业示范龙头。远大集团通过全球联网监控中心对分布在89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余台设备自动采集数据,实现故障预警和判定、及时提供解决方案。千山药机健康大数据云平台投资50亿元建设千山大健康产业园,每年可以为300万名高血压患者提供私人定制健康管理服务。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坚持“文化+科技”发展方向,以数字视频内容为核心、数字视频创意为龙头、高科技为支撑,发展配套衍生数字视频等全产业链集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V谷”。
2 湖南数字经济发展主要瓶颈
2.1 规制环境不优
迄今为止,湖南还未出台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也没有制定大数据、物联网产业专项发展规划。使得数字经济发展缺乏省级层面的合力,不利于部门间的协调和政企合作的推进,同时也降低了产业扶持政策的实效。湖南数据开放共享长期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迄今为止没有省级数据开放平台,政务资源共享长期滞后,举步维艰。从政策支持来看,现有扶持政策对企业规模、经营利润等指标有较高的要求,比如规定移动互联网企业年营业收入必须达到300万元以上才予扶持,而那些具备较好创业团队和发展前景的新兴企业难以获得政府扶持,投融资机制不畅,融资困难。
2.2 总体发展失衡
从基础支撑来看,2017年湖南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为52.3%、手机上网用户4 744万户,占移动互联网用户的96.4%,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融合发展来看,两化深度融合存在行业标准缺失、工业技改滞后等问题。不同企业工业网络数据标准、传输性能、接口方案、系统架构等差异巨大。不同行业网络化改造融合程度差异大,数字技术渗透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网络安全防护薄弱,信息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从区域发展来看,长株潭尤其是长沙一枝独秀,湘西州、张家界等地差距悬殊。以电子商务为例,2017年长沙电商交易额达5 182.29亿元,占全省电商交易额的62.01%,而张家界、湘西州共计只有74.14亿元,只占全省交易总额的0.89%。
2.3 多元业态滞后
湖南还未形成多元业态良性发展的格局。产业集群彼此关联度不高,发力方向各不相同,集群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配套联动和集聚效应。产业集群成点不成面,成群不成团。截至2017年底,湖南在移动电商、O2O落地、实业融网、SoloMo业务、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均无显著建树和市场明星企业[2]。移动支付的便捷性、适用面等仍有待改进。在互联网大多数领域,湖南仍属于跟随和参与者,缺乏具备持久竞争力的商业模式。CAC(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而LTV(客户最终价值)却难以提升,导致运营成本攀升而利润微薄。按照互联网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核算,CAC只有三倍小于LTV,企业才有利可图,才能实现稳步发展[3]。
2.4 产业链不完备,竞争力弱
湖南很多产业发展潜力大,也不乏明星企业,比如3D打印领域的华曙高科等。但“两头在外”的问题非常突出,“自给自足”能力较弱,内生性发展动力不强。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关联度低,难以融合共生,互相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机制缺失,产、供、销不匹配,产、学、研脱节现象突出。在工程机械等相对强势的产业中,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现象饱受诟病,且难以化解。与沿海省区及湖北等地相比,湖南互联网产业布局较散,工业信息化改造任重道远,“产业湘军”体量偏小,强势品牌不足,低价值、碎片化、低门槛特征明显,削弱了产业整体竞争力。
2.5 政企合作机制不畅
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沟通协商、意见反馈与帮扶机制不健全,企业的真实需求难以顺畅进入相关部门的决策流程和视野,迟滞和抵消了政企合作的实效。另一方面,类似BOT、PPP等政企合作模式又存在权责利益分配不当、话语权失衡、营商环境不优、潜在风险大等问题,使得地方政府顾虑重重,企业也患得患失,民间资本更是噤若寒蝉,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此类政企合作模式的初衷,甚至完全走样。再加上考核机制的滞后,阻碍了政企合作的探索和推广。
3 加快发展湖南数字经济的对策
结合“经济强省”战略和发展现状,湖南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转型升级的总思路可以概括为“五新”,即“夯实新基础、壮大新产业、打造新引擎、践行新思维、构建新规制”。
3.1 夯实新基础
从基础设施来看,首先要加快推动湖南宽带网络改造升级,优化网络架构,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其次要以智慧城市为抓手,通过智慧城市项目带动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进一步优化政府管理和决策模式,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和利益博弈,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流程及体制,实现办事一张网、决策一站通,要按照网络强国战略的要求,在推进IPV6规模部署的同时,积极跟进IPV9、5G等下一代自主、可信、可控基础设施,强化网络安全。第三要深化与运营商和互联网巨头的合作,引入战略投资者,建设垂直细分领域的大型信息化基础平台,完善数字湖南底层支撑平台;从基础产业来看,要以工业软件、工控软件、医疗大数据、安全软件为重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3D打印、高性能RFID芯片、显示器件等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壮大产业集群。
3.2 壮大新产业
3.2.1 完善功能架构,壮大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既是两化融合的重要手段,又是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的纽带。对企业内网,要加快网络架构升级,消除信息孤岛,实施智能化、平滑化改造,适时引入5G组网;对企业外网,要改造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注重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防护,加大工业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发,建立网络安全等级管理办法,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其次要注重互联互通,消除信息孤岛。主动对标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用要求》、《工业互联网导则设备智能化》、《工厂内网络工业EPON系统技术要求》、《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信服务评估评测要求》等行业标准,为将来接入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奠定基础。再次要强化iMES(互联网制造执行系统)。iMES是工业互联网的大脑,智能处理从订单到排产、从成本控制到运行监控、从量化分析到辅助DSS,有助于企业精益制造。
3.2.2 发力车联网,发展智能交通
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孕育了车联网的广阔市场。湖南在车联网领域起步较早,也具备一定的研发实力和基础。既有湖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研发底蕴,又有广汽三菱、比亚迪等车企的企业支持。一方面要持续加大技术研发,解决车联网相关的技术瓶颈,推出更多车联网解决方案和相关产品,争取在车联网行业标准、技术指标等方面有所建树;另一方面可以选择适当的市场切入点,比如公交智能调度、渣土车和危化品运输监控等局部扩展,延伸产业链,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做市场化推广,形成示范效应,发展智能交通。
3.2.3 切入商品溯源,发展智能防伪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质量强国。在消费者日益关注商品质量的背景下,商品的溯源防伪需求很大,市场前景广阔。湖南已有艾盟科技、长沙艾尔丰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内的知名企业,推出的二维码防伪溯源、RFID防伪溯源等技术已在轻工盐业集团、贵州酒中酒集团、中山金点原子锁业等客户的产品中广泛应用,市场反馈很好。下一步可让龙头企业强强联手,打造智能防伪产业集群,推出更多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商品防伪溯源技术和产品,拓展应用范围,切入更多的行业和领域。
3.3 打造新引擎
“互联网+”开启了产业互联网的新时代,树立了应用为王的新规则,打造了虚实融合的新引擎。“互联网+”推进策略可概括为“互联网+”=[(传统产业+互联网技术和模式)/制度藩篱-传统工业化思维积弊]×互联网思维。按此“加减乘除”思路,可通过“一补二转三化”来推进“互联网+智能制造”。
3.3.1 补足工业2.0和工业3.0的短板
工业2.0以自动化为主要特征,工业3.0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工业4.0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对于很多还处于信息化起步和发展阶段的企业来说,首先要准确定位自身需求,不能贪大求全,要以流程改造为核心,以自动化生产和信息化处理为关键,实现业务流程再造。其次要通盘考虑,循序渐进,避免投资浪费,为系统后续平滑升级做好准备。再次要实现企业管理和信息流程的匹配,提高运营效率,避免信息化改造陷阱,发挥信息化改造的实效。
3.3.2 转变商业模式和理念
DT时代,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终将转变为以用户为圆心的价值环。为此,湖南企业必须调整原有的链式产供销体系,以用户为中心,重构发展战略,从销售产品转向经营用户,围绕用户的需求调整产品架构和服务模式。对内推进流程标准化、生产组装柔性化;对外建设用户交互体系,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移动APP等多渠道、多方式感知市场动态和用户信息,服务用户需求。
3.3.3 加快企业运营互联网化
实现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对湖南企业而言,应适时部署智能销售系统。智能销售系统实现从用户的需求获取到订单的智能排产,在用户的需求这个逻辑起点上对接市场需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订单驱动生产。使企业从生产的源头实现对市场动态的敏捷把握和及时调整,避免产能偏差和库存积压。再配合企业其他信息化平台,实现线下销售、售后服务的协同。
3.3.4 推进企业管理精细化
中村末广提出的“武藏曲线”令世人看到了转型大潮下中国制造业管理水平低下的尴尬事实。生产管理科学化、质量监控精细化始终是湖南制造企业互联网转型的保障。精益生产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方式,它以订单驱动、精益运营为核心理念,其管理流程和逻辑适既适用于离散型生产,也适用于流程型企业,在C2B/C2F模式下大有用武之地。提升设备运维水平、贯彻OHSAS 18000标准、完善TnPM体系也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推进精细化管理。
3.3.5 推进企业组织灵活化
平等、开放、共享是互联网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互联网时代,用户是真正的企业运营中心,企业的决策方式和组织结构必须以服务用户为核心,围绕用户需求做文章。因此,传统的科层制、金字塔式的企业组织结构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海尔的“企业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员工创客化”举措由此而生。事实证明,打破传统的企业科层制、产销分离制、传统雇佣制,化整为零,建立面向市场的扁平化,灵活高效的组织结构,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应对互联网时代商业逻辑变革的有效举措。
3.4 践行新思维
3.4.1 用互联网思维重构商业逻辑
哥德尔第一定律认为,任何逻辑自洽的系统一定有其边界,越界则失效。互联网时代,很多曾被我们奉为圭臬的工商管理金科玉律正逐步失去生存的土壤而失效。比如泰勒提出的“把人当机器”的科学管理理论日益转向凯文·凯利(KK)在代表作《失控》中提出的“把机器当人”的“造物九律”;二八法则逐步被长尾理论所取代;售卖产品日益转向经营用户;定位于渠道的客户价值正逐步削弱甚至消亡,而代表消费者的用户则成为价值链的中心。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顺应产业发展和商业变革的新趋势,重构了商业逻辑。免费模式、降维打击、跨界打劫、社群维系、用户赋权、新型中介、产品范式等互联网思维和理念符合数字经济发展要求,值得企业吸收转化。
3.4.2 用“黄金圈”法则开启第二曲线
西蒙·斯涅克“黄金圈”法则从理论上阐述了企业自我变革和颠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内在思想与查尔斯?汉迪“第二曲线”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黄金圈”强调按“Why—What—Who”法则和逻辑审视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遇到困境时,“Why”应是第一考虑的原则,而“Who”则是最后考虑的问题。先想“为什么”,再想“是什么”,最后才是“我是谁”。这有助于跳出思维定势的桎梏,实现“第二曲线”的跃升。不可否认,当前湖南一些企业事实上已陷入“创新者的窘境”,面临左右为难的困境。有的企业已进入“第一曲线”衰减区,安迪·格鲁夫“10倍速变化定律”在某些企业中正在上演。一些企业仍然试图用过去的经验应对未知的挑战,无异于刻舟求剑,这些企业应该警醒和深思,尽早启动“第二曲线”,穿越“死亡之谷”,穿越临界B点,实现“第二曲线”的跃升。
3.5 构建新规制
首先要优化顶层设计,尽早制定《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2)》,明确总体思路和路线图。在市场准入方面,要进一步理顺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强化服务意识,明确权利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在产业发展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各地区配套政策,注重招商引资的倾向性和关联性,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配套水平,强化产业集群。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改善配套设施和服务,扩大园区吸引力;在营商环境方面,要建立和优化经信委、海关、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联动机制,为跨境电商、实业融网等产业和领域提供更优良服务;在政策扶持方面,要调低经营收入等硬性指标的权重,纳入市场潜力、商业模式等成长性指标,调整考核体系,扶持新兴企业做大做强;在政企合作方面,要大胆先行先试,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鼓励更多民营资本涉足项目建设。妥善化解企业排他性协议的法律桎梏和困境,推动政企合作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