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西藏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短板的研究报告
——兼论正确处理好发挥优势与补齐短板的关系
2018-02-21陈朴
陈 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行业在其特定发展时期既有发展优势、也存在制约因素,在发展思路上既要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又要考虑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两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实现高水平发展。”当前西藏资源禀赋丰富,比较优势明显,但资源优势尚未能充分有效地转为经济优势,产业发展仍然是西藏经济建设中的突出短板。立足西藏资源禀赋条件和比较优势,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补齐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短板,是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逐步实现新时代中国梦西藏篇章的必然要求。
一、处理好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的关系,是实现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确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立足资源禀赋条件和比较优势,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突出重点、服务群众,明晰产业发展思路,抓住产业发展重点,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逐渐形成。西藏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经济效益蕴含巨大,相对于禀赋条件和比较优势,在经济发展中资源开发利用还不充分,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这种资源禀赋极为丰富而开发利用不足的状况,导致资源优势未能充分有效地转为经济优势,产业发展仍然是西藏经济建设中的突出短板,至今没有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对经济发展支撑能力较弱,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处理好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的关系,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解决西藏自我发展能力和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的根本方法,是解决优势转化不足的强力之策,是解决现代产业体系问题的有力抓手,完全符合西藏产业发展实际,必须一以贯之、长期坚持。充分运用资源禀赋条件和比较优势,补齐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短板,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是实现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确路径。
处理好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的关系,关键在于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为此,要立足资源禀赋条件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资源禀赋结构决定了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从而决定了该地区的最优产业结构,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明晰产业发展思路,抓住产业发展重点。西藏是我国的“两屏四地一通道”,拥有“世界第三极、亚洲水塔、能源宝库、矿产宝库、六大林区、五大牧区”等美誉,原始文化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品质优异、典型性强,藏毯、唐卡、藏香、藏刀、氆氇享誉海内外,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总储量居全国前列,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特色自然人文资源禀赋明显。此外,西藏还具备中央扶持和对口援藏政策优势。因此,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要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壮大实体经济上,重点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原生物产业、绿色工业、边贸物流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数字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做强支柱产业、做好特殊产业、做优服务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形成较强区域竞争力和强劲经济可持续发展动力,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
处理好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的关系,关键在于补齐短板。为此,要强化补短板意识,善于发现短板,千方百计补齐短板。按照“木桶理论”的本意,一只由几块木板组成的水桶,其最大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一块板的长度,而是取决于最短一块板的长度。因此,短板,不是纯粹的问题,也不等同于劣势,而是指对经济建设大局产生制约作用的关键性薄弱环节,是制约现代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任何事物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尽相同的工作中心和任务,集中力量抓工作中心,解决主要矛盾是非常必要的。不可否认,由于西藏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加之特殊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环境,导致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产业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短板。当短板影响到整体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时,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必须强化补齐短板意识,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工作重点,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二、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取得成效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发挥优势、补齐发展短板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立足资源禀赋,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一是立足冰川矿泉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天然引用水业。“西藏好水”资源量巨大,冰川面积约占我国冰川总面积的一半,冰川矿泉水资源量居全国首位。西藏先后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主动服务企业发展,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开拓区外市场,探索实施“互联网+”西藏天然水行动,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西藏好水”品牌影响力、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天然饮用水产业产量从2013年的不足10万吨,到2017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量69万吨,同比增长28.6%。
二是立足高原天然绿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生物产业。西藏是全国五大牧区、三大林区之一,具有几乎无污染农牧区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种类和资源量均居全国前列,药用植物千余种,近年来,西藏着力打造高原生物产业品牌,大力发展具有鲜明西藏特色、生产工艺先进、资源开发优势的农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壮大品牌效应,加快推进高原特色食饮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建设,着力培育了“拉萨啤酒”“阳光生物”等一批加工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高原特色食饮品产业初具规模。截至目前,青稞精深加工、净土健康等领域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4个,自治区著名商标107个。2017年,全区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0.9亿元,食品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8亿元。西藏以打造藏成药知名品牌为目标,加快生物制药和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拓展藏药和生物医药产业市场空间。和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独特的高原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催生了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品质优异、典型性强、保存原始的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资源。近年来全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全面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实现由国民经济战略支柱性产业向主导产业的历史性跨越。西藏按照“高端、精品、特色”的总体发展要求,形成了多元旅游产品体系,形成了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通过立体性营销,进一步扩大了西藏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促进了西藏旅游文化产业全域发展。2017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561.4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79.37亿元,分别增长10.6%和14.7%。
(二)抓住矛盾主要方面,补齐发展短板
一是现代特色优势产业体系不断健全。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农牧业生产基础不断夯实,青稞、牦牛等农产品自给率明显提高。特色工业体系初具规模,特色产业不断发展,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2%。生产生活服务业日益便利,初步实现了餐饮供给多样化,住宿接待民俗化,特色商品个性化,为旅游市场日益繁荣奠定基础。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2016年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分别优化调整为9.4:39.2:51.4、37.7:16.4:45.9,二、三产就业吸纳能力不断增强。西藏比较劳动生产差异指数不断下降,产业结构效益和质量不断提高,特色优势产业体系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二是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西藏各地市按照资源禀赋,积极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完善农牧业产业链,补链延链效果明显,特色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以青稞、牦牛、奶牛等高原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不断完善产业链发展短板,形成了土地流转+饲草种植(青稞种植)+奶牛养殖(牦牛育肥)+牛奶(牛肉)收购加工(青稞加工)+牛奶销售(牦牛肉代理商销售、青稞产品销售)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现代农牧业产业链日趋延伸完善,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日渐成效。①拉萨农牧部门大力鼓励饲草料发展,达孜县金麦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模式,大力发展饲草种植,2017年全市人工种草共计18万亩,为奶牛养殖、牦牛育肥提供了一定数量的饲草,完成了奶牛养殖业的下游产业链。各县区大力实施“万户百场十中心”工程,为奶业发展提供了奶源,完善了奶业加工业下游产业链。城关区精准脱贫乳制品加工厂的建设,填补西藏历史上无高标准现代乳制品加工生产线的空白,该厂与各县区签订订单收购生奶协议书,可以带动周边县区奶牛标准化养殖6万余头,可年产10万吨液态奶,完成了“接一连二”的过程。目前该厂已确定5种产品生产,同时建设了“圣地乳”品牌,奶制品除供应区内,还可以利用蒙牛集团销售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完成了“延二连三”的过程,从而实现了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产、供、加、存、销完整产业链。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十二五”时期,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自治区实施了八大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较快发展,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0%,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随着创新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兴起发展,拉萨市高原生物研究所科研平台、宁算科技数据中心、中卫诚康药业研发中心、华大基因国家基因库高原库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顺利推进,为填补西藏高新产业空白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②宁算科技数据中心的建设,有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加高科技产业比重。该中心主要是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作为西藏电网潜在最大用电客户,在消纳本地富余电力,解决藏电外送的瓶颈,减少各大型电站弃水率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解决了水电产业上游产业链缺失问题。该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产品,为城市数据集中共享,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产业聚合能力提供支撑,为构建拉萨区域金融中心城市提供信息科技支撑,完成了高新技术产品本地转化,实现上游产业联结。产业发展载体不断完善,全区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牧业特色产业示范区,各类工业园保税区、合作区等成为全区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平台。近年来,西藏各级各部门积极培育和引进特色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为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西藏藏缘青稞洒业等一批本土龙头实体企业实现了长足发展,新希望集团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落地西藏,引领着西藏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三是产业支撑能力有所提高。为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全区各地因地制宜,补齐短板,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让贫困群众融入产业发展、增收致富。以扶贫产业基金入股的方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成为全区扶贫工作新亮点。各地市县区以产业扶贫资金、土地、厂房为股权,入股特色优势产业企业,各企业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企业利润政府股权所得部分,用以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带动贫困户脱贫。2018年上半年,产业扶贫直接带动1.05万人脱贫,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增长。③西藏珠峰华绿生态科技农业有限公司投产后,每年产业分红扶贫1000人,扶贫资金3.3万元,积极吸纳周边群众及贫困户上岗就业,截止目前,已安排25人就业,人均月工资达5000元以上,已发放工资50万余元,为日喀则市打贏脱贫攻坚战起到促进作用。
三、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发展中仍面临的短板
经过几年的发展,西藏特色优势产业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由于特殊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环境,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短板。
(一)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近年来,各级各部门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但是受客观因素制约,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当前,全区在补链延链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产业链仍旧不健全,一产产品无法满足工业的需求,三产对工业产品需求不强烈,产业链条断裂,导致资源开发转化水平不高。虽然西藏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明显,但其产量、质量不高,无法满足工业尤其是制造业需求,制造业原材料来源不得不从内地或者国外购买,其成本居高不下,产成品生产能力有限且价格高企,在全国竞争中处于劣势。全区原料性质产业总体层次低、规模小、初级特征明显,青稞、饲草、肉奶等农畜产品总量不足,①目前全区已建和在建的加工企业年设计加工青稞粒在20万吨以上,青稞面粉产能超过5万吨,青稞麦片产能超3万吨,青稞啤酒超过30万吨。而2017年全区青稞总产量为79.5万吨,除去城乡居民食用、生产用种、饲料、酿酒等刚性用粮约需60多万吨,可供加工企业使用的仅剩19万吨左右,这其中,由于种粮农牧民存粮习惯,惜售且售价心理预期高等因素,还不能全部用以市场销售,青稞供给量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出现加工能力过剩,或者从其他藏区购买青稞,弱化本地青稞品质和品牌。特色优势产业转化水平低,青稞、牦牛肉类商品率分别仅为20%、15%左右,产业化经营率仅为43%,较全国平均对平低25个百分点。
(二)特色优势产业竞争力不强。受地理因素制约,进出藏通道距离远,“两路”货运成本高,②某天然引用水公司负责人反映,由于铁路货运无法直达北京,企业当前采用公路直运方式将产品运往北京仓库。平均每车装载约30吨,约9万瓶水,运费2-3万元,以每瓶容量330m1计算,每瓶水物流费用成本为0.3元,大大提高了企业运营成本,降低利润。部分农牧业加工企业按照商业用电收取电费,用电成本高③部分农牧业加工企业按照商业用电收取电费,每个企业每月还需缴纳基础电费和电表电费,平均在每度0.8元,另外,还需要承担高压变电器的费用,给企业经营造成较大负担。,物价不断上涨,生活成本不断增加,用工成本增加,特色优势产业成本高,利润空间小,竞争力不强。特色比较优势产业品牌化和标准化发展程度较低,在具有较高行业影响力的优势产业中,如牦牛奶等特色食品,藏毯、藏香等民族手工产品,缺乏品牌化和质量评价标准,产品质高价低或有价无市,本地市场较小,外地市场缺少销售渠道,覆盖率、认知度低,品牌带动作用小,价值难以取胜。④截止2017年上半年,七地市共有30多家包装引用水生产企业,同质性强且规上企业少,天然水行业呈现饱和状态。通过调查,有超过50%企业认为订单不足,较之国内饮用水品牌众多,市场份额、价格优势明显,区内引用水行业价格竞高而利润低。
(三)融资优惠政策利用不高。区党委、政府对特色优势产业化企业在用地、用电、品牌建设科技创新、税收、银行贷款、保险等方面出合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尤其是中央赋予西藏优惠贷款率,扶贫贴息贷款低至1.08%,产业扶贫设立风险补偿金等政策,为企业贷款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大多数规下企业贷款资质达不到商业银行要求,商业银行对市县分支机构授信额度低,超出额度要逐级上报,受防风险宏观政策收紧,银行不愿承担风险放贷,贷款效率低、程序复杂、审批周期长,对企业支持力度还需提高。各级政府对产业扶持基金定位不明确,企业还本政府贴息,相当于政策性贷款,企业使用成本大约在7%-9%,高于银行贷款利息,而且手续繁多,融资成本高,企业不愿也不敢用政府产业扶持基金,其对特色优势产业的扶持并未产生太大作用。部分园区建设用地都已租售,僵尸企业闲置部分厂房、土地,产业园每亩投资强度和产出不高,土地利用率不高。
(四)人才资本供给能力不足。近几年,西藏大学毕业生每年维持在2万人上下,具备相对的人才优势,但受历史就业政策、传统观念以及专业结构影响,大学生本人及家庭创业就业观念仍未根本改观,仍以考公务员为主,企业用人缺乏,人才稳岗率低。大多数特色优势企业实力弱,缺乏现代经营理念,无力负担人力资本成本,造成用不到、聘不到,缺少现代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⑤以日喀则28家青稞加工企业为例,管理层91%的人员学历都在高中以下,管理人员往往都以经验管理为主。到2016年底,全区从业人员254.4万人,只有不足20万人在从事工业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目前,西藏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劳动力要素禀赋利用并不理想,熟练工人、新型职业农民、高端技术及管理人才、市场中介服务人才都比较短缺。劳动力供给能力不强,本地员工不够稳定、流动性较大,导致用工短缺,尤其是远离拉萨市区的其他地区企业,缺乏符合企业需求的熟练技工,阻碍企业自身扩大规模。⑥以全区天然引用水企业为例,缺工人数占现有员工人数的10%以,就地区而言,日喀则等偏远地区企业缺工及比例均较高。受气候影响大部分企业均涉及季节性停产情况,很多企业在每年1-3月份处于停产阶段,在停产期间不愿将资金更多的用于支付员工资,没有对职工进行保障。订单满时,临时招工,订单不足时便辞退、减薪,造成多数员工在过渡期后又重新应聘其他单位,因而企业在来年再生产中需要重新招聘员工,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增加,各项成本费用增加。
四、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用足发展优势,补齐发展短板
正确处理好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的关系,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用足发展优势,补齐发展短板,各级各部门要敢于改革,打破利益藩篱,实现各种补短板政策加快落地,真正把资源和比较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一)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继续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体系
立足资源禀赋条件、产业基础和国家战略需要,统筹谋划好近期对群众增收、脱贫攻坚发挥作用的短平快富民产业和长远对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战略产业。做强高原生物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绿色工业、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等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做好高原生物产业、高新数字产业、边贸物流产业等特殊产业,做优现代服务产业,做大高新数字产业这一新兴产业,提升高原生物产业、绿色工业、服务产业等传统产业。
一是推动高原生物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特色农牧业产品结构,做优农畜产品深加工业,做强藏药产业,做精林下资源开发,打造高原生物产业品牌,生产更多高原健康生物制品。二是推动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全域发展,着眼打造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和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打好特色牌、走好高端路、建好精品区,全面提升旅游文化产品的档次和品位,延伸旅游文化产业链,提高旅游文化综合效益。三是推动绿色工业规模发展,发挥西藏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的资源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支持比较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符合政策导向的产业做大做强,重点推动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突出优势矿产品的规模开发,积极发展绿色建材业,满足建设需要,降低建设成本,支持民族手工业创新发展,促进民族手工业上档次、上水平。四是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壮大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水电为主、多能并举、互联互通的稳定、清洁、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能源体系,积极推进重要的“西电东送”接续基地建设,进而把打造成为国家清洁能源基地。五是推动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积极发展金融、农业、工业、城市服务业。六是推动高新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深耕区内信息化市场,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为“智慧旅游”、“平安城市”、精准扶贫、维稳管控等提供有力支撑。六是推动边贸物流产业跨越发展,发挥毗邻南亚区位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发展口岸经济,加快推动内外贸易融合发展,加大交通干线、口岸要镇仓储物流培育力度,打造西藏成为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
(二)拉高标杆补短板,提升转化经济优势能力
一是延伸提升产业链。大力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发掘新功能新价值,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要素跨界和产业有机融合,实现特色优势产业在融合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收益。加快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延一接二”“接二连三”,促进立体化、复合式全产业链发展。鼓励各类特色优势产业企业自我延伸产业链,完善下游产业链,提升上游产业链水平。培育和发展上、中、下游新型产业链主体,发挥龙头企业在全产业链布局中的关键作用,培育产业链领军企业,促进生产、加工、物流、研发和服务相互融合,推动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推动产业发展价值倍增。推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推进政产学研紧密结合。构建多层次创新创业空间,加强产业提质增效技术研发应用。各地市园区要积极对接援藏省份各类园区,以“飞地”模式实现战略合作,构建域内版的“飞地经济”。发挥国家级园区的龙头引领作用,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和企业向重点产业园区聚集,形成与其它园区的互动发展,推动人口、公共资源适度集中,产城互动共进、融合发展,促进规模经营集约发展。加快农产品品牌创建,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实施旅游文化产业“标准化战略”。
二是构建产业体系。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抓住青稞和牦牛两个重点产业,推进青稞增产、“牧繁农育”,实现城郊和草原畜牧业齐头并进,培育特色优势农牧产业,提高农牧业产品产出,增加原材料供给能力,降低原材料成本,建立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实施工业提质增量行动计划、招商引资促进实体企业绿色发展以及“飞地”经济等政策,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继续支持绿色工业脱虚就实,引导鼓励国有投资公司通过要素入股、参股等方式发展工业实体经济,培育高原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打响区域品牌。鼓励瓶坯、藏药等下游产品标准化生产,积极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盘活闲置土地,加大企业原材料、用地供给。
(三)补齐生产要素短板,增强内生增长动力
一是积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①调查显示,在监测的规上工业企业中,认为简政放权、创新支持、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化解产能等政策有一定效果的占50%左右,不清楚或不享受该政策的占30%以上。。制定全区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实施细则,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实体经济企业综合成本合理下降,增强盈利能力,补齐成本高企的短板。全面推开营改增,清理规范涉企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提高办事效率,合理降低税费负担。合理降低融资中间环节费用占企业融资成本比重,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综合措施进一步落实,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大幅压缩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事项,加大涉企中介机构培育,增强服务企业能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保持工资水平合理增长的前提下,积极调控物价水平,降低生活升本,合理降低企业“五险一金”缴费占工资总额的比例,合理控制人工成本上涨。提升企业用电、用气定价机制市场化程度,加大涉农企业用电用水用气补贴,合理降低工商业用电和工业用气价格,进一步降低能源成本。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降低物流成本,协调青藏铁路公司,提高铁路运输效率,降低进出藏成本。
二是补齐生产要素的短板。落实人才强区战略,统筹高端、中端、低端人才培育、引进和使用,积极引进培育各类人才,打响抢夺人才大战。借鉴深圳、佛山“人才特区”经验做法,制定人才优先发展方案,创新实施才引进、聚集、兴企等技能型人才培育行动计划。完善留人体系,创新用人观念,探索人才柔性引进计划,营造“稳、优、特”环境。积极培育本地人才,纪委、财政、人社等部门要发挥主动性,支持科研院所发展,正确处理好干部干事与容错纠错的关系,按照能放尽放的要求赋予教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保障科研经费课时费,简化各类繁琐手续,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激发创新活力,提升本地人才在藏待遇、工作、生活的舒适度。全力推进双创工作,积极引导各双创平台明确分类定位,根据不同实际和依托,制定平台入驻标准,细分空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增强优秀企业工人表彰力度,营造良好企业就业氛围。继续完善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激励制度,提升企业就业稳岗率;抓紧落实制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定实施细则,支持企业科技人才申请职称评定,营造良好的用人氛围。增加高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鼓励和支持区内高校与国内高水平大学和著名学科合作,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瞄准西藏产业需求,调整、增加与产业相应的专业学科。提升土地利用率,以法律为准绳,辅之以政府协调,推动建设用地产权纠纷的司法途径。强化对重大项目的前期论证,科学合理规划选择建设用地,避免出现因政府决策失误导致的用地纠纷。提升产业园每亩投资强度和产出,提高土地利用率,明确土地管理权限。提升融资能力,引导企业提升自身素质,加强企业信用自律、财务制度、信息建设,提升企业正能量,提高银行对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积极性。搭建政、银、企三者沟通交流平台,实现良性互动,推行政府授信制度,减轻企业抵押贷款难度,提高担保机构担保能力。打造新型融资方式,通过建立新型金融组织,进一步健全企业金融服务体系,降低融资成本。不断完善产业投资基金使用办法,准确定位基金政策性质,简化手续,降低基金使用成本,降低产业企业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