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究

2018-02-21李冬梅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11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学分制德育工作

李冬梅,赵 静

(1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 山西 晋中 026300)

(2黄河科技学院 体育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1 引言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道德的基石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打击,其道德危机事件的发生范围更是拓展到校园。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等道德问题愈加严重,这给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形成了阻碍。德育是教学的基石,所以德育更是做人的基本,如果一个人没有道德,那么其学问学识越高,其作恶程度就会越大。近些年来,我国社会各界已经开始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其工作更是受到了重视,只有积极主动的对应对挑战,迎接挑战,才能强化我国的文化道德素养,让大学生们的身心可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首先,新媒体时代的带来影响了老师们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降低了其德育教育的权威程度。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新媒体技术的传播速度逐渐的加快,其数据信息的更新速度也极为敏捷,整体内容形式多种多样。老师和学生始终处于同一个资源平等的地位上,有些同学会受到其关注度的影响,会优于老师获取相应的资讯信息,所以其在德育教育层面上所涉及到的范围会比较广,无法发表出其对社会道德的独特见解,改变了愈原本德育教育模式。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使得我国各类数据信息量急剧增大,构成了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上的“声音”具有多样化的特性,这些“声音”可以同时共存,导致整体言论出现混杂的现象,无法正确的去分辨其言论的真假,很多学生会受到虚假信息的蛊惑,导致其丧失了对有效信息的研究兴趣,让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传播开展,误导大学生,使得大学生们产生了政治信仰上的迷茫,所构建的理念价值观念存在一定的错误,自身的诚信意识极为薄弱,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给老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权威性形成了挑战;其次,新媒体始终影响着德育教育模式,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主要是以灌输的方式为主,老师们负责讲解,学生们负责记录,具有单向传播的特征,导致书本当中的内容会和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存在差异。学生们会更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德育教学工作中,让其德育教育重于表面,流于形式,不能让其教育深入人心。

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工作挑战的应对措施

3.1 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德育教育主导性

首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必须要始终坚守正确的政治纲领,走正确的政治方向路线,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发挥出其主导效用,以人为本的进行教育养成,让学生们的发展可以更加的全面;其次,要提升老师和学生们之间媒介的素养,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工作,设定其教育目标,培养学生们对于各类数据信息的辨别能力以及正向的传播能力。老师们需要深入的研究新媒体技术,更好的了解并熟悉该技术,正确的使用新媒体,引导学生,让学生们可以在网络空间中正确的归位,始终坚持真理,不能被动摇,帮助学生们树立一个正确的自律意识以及观念,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各类媒体信息,弘扬传播正能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德育工作,更好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道德素质考评中引入学分制管理,全面提高我院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结合《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学生手册》关于德育学分考评的相关办法,将机械工程系德育活动考评实施办法进行细化,具体活动如下:(1)系微信公众平台征文活动、(2)环校园晨跑活动、(3)读书分享会活动、(4)查课活动、(5)查寝活动、(6)晨读活动、(7)朗读者活动。通过实施这些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3.2 实施德育学分制,营造德育氛围,彰显环境育人的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学生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场域。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新媒体文化,是深化校园德育建设、优化德育环境的重要保障。要结合道德教育实际,深入挖掘时代、校园、身边的道德元素,不断推进道德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在网络平台上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内涵的学习,进一步挖掘校史、校训、校情中的道德教育元素并在网络平台中加以宣传,在学生中树立道德典范,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激励人、带动人。

德育学分制是以学分的形式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表现和思想道德素质评价的德育管理制度。德育学分制的实施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必要保证,是我院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德育学分是将德育的内容、过程和成果学分化,以日常考评的方式全面了解和衡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其发展水平,对于规范学生言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健康、文明、和谐校园具有积极的作用。德育学分的实施是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表现考评的方式进行。德育考评的成绩是综合素质测评、评优奖助、推优入党、毕业鉴定等方面的必要依据。在考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教育性、导向性原则,确保评价过程和结果公开、公平、公正,力求以评促教,以教促改。德育学分制的实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氛围,彰显环境育人的重要影响力。

4 结语

新媒体时代在给高校大学德育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机遇。所以在实际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必须要深入的分析新媒体时代给其带来的挑战,把握住机遇。避免新媒体给大学生们的思想以及价值观念带来不良的影响以及冲击,高校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及时的转变自身的模式,运用好新媒体的力量优势,使用网络设备以及技术进行监控,建立健全相关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内容,强化老师自身的德育教育意识,定期开展德育教育重要性的宣讲。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学分制德育工作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途径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