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中国木建筑》读后感
2018-02-20吴锐邓佳惠
吴锐 邓佳惠
【摘 要】 赵广超先生所作的《不只中国木建筑》,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为什么中国人在漫长的建筑文明中对木头情有独钟,并在书中提醒大家毋须在房屋和建筑设计之间划清界限,因为最基本的房舍也会包含建筑艺术的精神和意义;“最高级的”建筑文化,也可以具有“平易”、闲适“的情调。这本书的所包含的范围很多,大到宫殿教堂,小到斗拱栏杆,以此来对中国的木建筑进行全方面的概括。
【关键词】 木建筑 建筑史 自然
每一个建筑都是一本史书,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不同地域的建筑因为接受着不同文化的熏陶,他们的建筑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建筑是用材料搭建起来的物体,中国与西方所处的环境和地方人文不一样,中国重视亲进自然,而西方却以开拓色彩为中心,所以,中西方的建筑材料也悄悄的发生了变化。中国以木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西方以石矿为主要建筑材料。
一、木建筑的地位
几千年下来,木建筑已变成中国建筑的同义词,并且广泛的影响着周边的国家。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所以中国人天生就对自然和土地有着特殊的情感。我们在土地上种出五谷杂粮,种出棉麻衣织,种出了舟车器皿,在我们的眼里,土地就像是自己的母亲。建筑在中国也有着特殊的地位,中国古时候的农民都有着安居乐业的愿望,所以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对于他们有着特殊的地位。赵广超先生在书中说到,每个民族的祖先所盼望的显然不仅是一栋房屋,而是一个家。“家”,又正好是中国文化里头特别重要的一个概念。与建筑相联系的,更确切地说则是“家庭”。“家是房屋,庭则是空地”,“庭”是庭院,甚至更大,可叫庭园。这一片空地,与外头的空地,宽阔的广场,广阔的旷野,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它是一个过滤了的‘户外空间,过滤掉包括家庭以外的陌生人、噪音和风沙”。说“庭”是一个封闭的建筑内的开发空间可以,但当在回廊上的木柱旁栽种一些树木时,木柱支撑着家,树木种植在庭里,房屋和庭院结合而成的一个“奇妙的空间组合”,而这个奇妙组合的关键,就在于木建筑。所以中国人在选建筑材料时,更加偏向去选择有生机的木材,而不是一块块冰冷的石头。木建筑中一个木柱,一棵树都有着适宜的诗意也情趣。这也许就是木在建筑中所表现出的特有魅力,亲和自然。
二、木建筑的魅力
木建筑与石头建筑有着很大的区别,从以前的希腊式、罗马式、罗曼式、哥特式、巴洛克式到现在的摩天大楼式样,式式具备,这些永恒的石头在写着令人眼花缭乱的短暂风流,但木建筑依然有它独特的魅力,非同小可。中国的木建筑因为材料的轻便,建筑的定义已经不仅仅拘束在房屋这么简单的个体。轿、马车、船等。扛着走的房子是轿,房间下安装轮便是马车,甚至是西方神话中的方舟,因为船在中国本来就是浮在水上的房屋。中国的木建筑有着西方建筑更多的内容,更加丰富的故事。石头的笨重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西方建筑的发展,而木建筑便没有这样的顾虑。因此,一个木建筑甚至可以从一个地方迁到另外一个地方。木材的材料特性方便水路运输,所以一个木建筑群可以做到特别大,就像北京的紫禁城。
木建筑影响的不仅仅是建筑风格,它对中国的人文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中就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因为古人对木材的情有独钟,而木材的成长需要漫长的时间,所以木材的准备,也就需要顺应生命,顺应自然。农民的建筑计划包括的更多的耐心和等待,经历漫长的盼望和数代人的努力完成自己心中最理想的建筑,就像是一棵树从种子到参天大树的过程一样,没有不安的焦急,更多的是静静的等待。农民在挑选理想的建筑材料的时候,可以整以暇地的慢慢的挑选最好的木材和石子,而这挑选的时间可能就是十年二十年。对于现代的快节奏生活,这种方式是令人吃惊的。家的营造是“整个家庭的成员都为共同的幸福而努力”。更有甚者,“父亲的一代往往已预先替自己的儿孙种下良木,连同宝贵的经验留给下一代,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因为,“一般梁柱要10年,较理想的品种甚至要20年方可成材。”也正是这种木材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一件较好的建筑不是一年两年可以建成的,它需要的几代人共同的努力。这便造成了一种可贵的互助传承精神。
书中还提到一个词——“刚好”。“树干刚好是栋梁,弯曲的木材剛好成为月梁,截下的梢枝也刚好充作椽子铺顶。高低疏密,不知不觉的,刚好长成一间屋。”这句话充分的反映了中国人亲近自然的特性,一个建筑就好像是在自然中生长出来的,没有太多的刻意,随木材的形状来确定这块木材的作用,配合自然的建出一座建筑。
总 结
《不只中国木建筑》的理解是多样的,就像中国的木建筑一样,不只(止)中国木建筑,中国不只(止)木建筑。无论是不只(不只有)还是不止(不停止),无论是从“只”还是“止”去考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此处不仅是一个书名,更让我体会到了不同的思考角度,中国的木建筑千变万化,结构复杂,一个地方的人有一个地方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一个地方的建筑也有其特定的个性,每个人对木建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而这也正是木建筑所具备的独特魅力,大道至简、合乎自然。
【参考文献】
[1] 王丹.中国古建筑木作灰空间的营造[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10):10-11.
[2] 孙力.装配式木建筑应用策略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09):102.
[3] 张雪雯,张苏俊.我国传统与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对比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4):4-5.
作者简介:吴锐(1986.01.03),男,汉,安徽黄山,助教,研究生,公共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黄山学院,安徽省黄山市,245021
基金项目:黄山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徽州文化类)一般项目:BIM技术支持下徽州古建筑院落空间尺度研究 项目编号2018xhwh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