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金融的证券投资分析
2018-02-20张家龙
张家龙
【摘 要】 在金融专业教学中,包括一门“行为金融学”,这一学科的教学意义在于深入研究证券投资市场,研究的方式主要在于分析投资行为。具体而言,以对证券投资行为的认识、了解、深度研究等为基础,进而进行投资风险预测,进一步合理化风险管理,从而深入了解证券市场,为实行战略投资奠定基础、提供参考,推动证券行业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学科的重要理论知识,并结合理论知识分析当前证券投资行为,评估行为风险,综合考虑市场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投资或者提供有用参考。
【关键词】 行为金融 证券投资 行为分析 投资建议
风险管理
一、行为金融学理论概述
“行为金融学”这一学科的教学意义在于深入研究证券投资市场,研究的方式主要在于分析投资行为。行为金融学理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其融合了现代社会学、应用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观点、知识,丰富了自身的基础,为人们探索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及内容,为行为经济学提供有力的支持,肯定了其在金融市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因此,应当充分重视行为金融学,并基于此学科进行证券投资行为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提升实际应用能力,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客观、合理、正确的决策参考依据。
证券市场形成的早期阶段中,就已出现一些无法通过科学知识来解释的现象,这些现象不符合当时的市场发展规律,许多市场参与者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金融行业学者进行研究,不断发现原因,随之逐渐形成了行为金融学这一学科。实际上,此学科是以应用心理学为基础展开的,融入了现代社会学、行为学等学科内容及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对各种投资行为进行深度研究,观察行为的特点、发生环境、对外影响结果等等,多方面考虑行为发生的原因,探究行为发生的因素,包括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由此,对证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以往无法用科學知识解释的现象进行剖析、解释,为证券市场的未来进行合理预测,判断投资行为风险,进而丰富证券市场。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学科的重要理论知识,并结合理论知识分析当前证券投资行为,评估行为风险,综合考虑市场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投资或者提供有用参考。
二、行为金融理论下投资者主要的认知与行为偏差
(一)过度自信。有研究发现,部分投资者对自身的能力期待较高,认为自己的投资决策是绝对正确的,而对其他影响因素有所忽略,投资者的投机心理较为严重,尤其看重机会的地位,认为机会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及主要因素。当投资者遭遇投资失败时,他们较少进行自身原因的反省,而是将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对于自我认识较为欠缺,也难以进行自我省视,对自身的投资能力过分信任、信赖,导致投资行为缺乏合理性。因此,如果投资者尚未对自身投资能力进行正确且充分的认识,依旧保持高度自信,将导致投资风险不断上升,且投资决策更容易产生错误。
(二)从众心理。从众的主要表现行为为模仿,而模仿能力是人类固有的、与生俱来的,并不需要后天刻意培养。模仿行为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常见的表现方式包括追随时尚、跟随大流等。这里主要研究的是从众心理,这一心理早期由现代社会学、心理学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通过相处、交流等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方或者自己的喜好,这种相互作用力也称之为模仿。当人与之间存在行为、思想等内容的模仿时,这种相互影响、感染的作用力会刺激大脑皮层,使得大脑皮层兴奋甚至持续兴奋,最后极有可能失去理智。实际上,这种刺激大脑皮层兴奋的行为,往往容易导致机体做出过激行为,且不受大脑的理性控制,有时候也有带来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在进行证券投资时,从众心理一直较为明显,人们容易跟风投资,甚至在不清楚股票信息的前提下,仍然选择跟随大流,进行盲目决策,导致证券投资市场秩序极度混乱。
(三)启发式偏差。当投资者面临复杂算法或者不规范、不确定的事物时,往往会选择启发式方法进行投资决策。在投资者进行决策判断时,启发式方法能够帮助投资者提高思维效率,在面对复杂的算法时投资者仍然可以通过自身积累的经验进行判断。但是,并非每个投资者都能正确使用启发式方法解决问题。部分投资者在启发式思维模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及认识错误,往往容易导致决策失误,使得投资者自身要承受严重的失败后果。这种偏差并不直接取决于投资者的受教育程度,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四)框定偏差。框定这一词汇,通常指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具体的事物来描述。在日常生活中,用具体事物描述问题,往往比较难懂,且透明度不高。具体事物虽然比较直观,但是仅仅停留在事物表面,通过表面现象来判别事物本质,结果往往产生较大偏差。
(五)处置效应。部分投资者对于自身的投资能力高度认可,非常自信,这些投资者一旦决策出现错误,在面临失败时会极度悲观,心理状态容易发生极大的转变。从本质上说,这种心理转变是正常的,但是对投资者的影响较大,处置方式过于极端,导致投资者对自身的认知容易产生偏差。
三、从行为金融角度出发,分析证券投资策略
(一)反向投资策略。首先,反向投资是相对于正向投资而言的一种投资行为方式。通常来说,正向投资是指对市场看好的股票进行投资,而对市场不看好的股票进行抛售。反向投资刚好相反,即以不被看好的股票作为投资对象。行为金融学发展至今,反向投资是其中重要的投资战略,且发展较为成熟,为行业广泛关注。这一投资策略以行为分析为基础,结合投资者对市场的敏感程度及影响程度,而做出的投资策略。核心来源主要是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及投资者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及对市场信息的敏感程度。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会影响市场环境,且容易导致市场过度发展,因此,反向投资策略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投资风险,对市场错误进行一定的行为纠正。必须注意的是,反向投资策略的形成,必须基于大量过往的、正确的投资行为,才能确保该策略的有效性。
若投资者采取反向投资策略,将手中原本持有的、被看好的股票卖出,而买入少人或无人看好的股票,通常也称之为冷门股票。具体而言,冷门股票即是投资者不愿意投资的股票,对该股票的未来收入不看好,甚至“看跌”。此外,投资者对股票好坏的分析,通常基于具体的市场价值来判断,而市场价值通常由财务或会计公司进行比例计算。财务比率的高低影响投资者的未来预期及投资预测,通常比率较高的,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更高的预期,反之亦然。
(二)变量交易投资。变量交易投资策略主要针对变动因素。基于行为金融学而言,对于投资过程中发生的变动,投资者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股票价格的上下浮动,减少价格浮动带来的影响。具体而言,交易双方通常会事先协商、共同设定过滤准则,再进行股票操作。当满足事先设定的条件时,即股票交易总额及收益总额达到过滤准则的要求时,双方可进行股票的卖出和买入行为。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角度来看,当投资者持有某一优质股票时,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通常情况下,股票的价格难以产生巨大波动,且会维持一定程度的盈利,那么,此时就可以通过变量交易投资行為来实现收益。
(三)小盘股投资。小盘股投资策略的主要对象是股本数额较低,且每股价值不高的股票,这一策略也有学者称为小公司效益。很显然,此投资策略关键在于以较低价格购入大量的小盘股,而后再选择合适的时机高价卖出,在这一买卖过程中形成的差价,就是利润的来源。总的来说,小盘股数量较多,且大多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使得买卖差价容易产生巨大利润,也成为了投资者青睐的对象。与大盘股相比,在大多数情况下,小盘股的收益率相对较高。小公司的股票价格波动较大,且较为明显,能够形成较大的买卖差价,但是这也要求对企业的发展情况必须清楚,才能够准确预测收益。
(四)成本平均战略。成本平均战略主要针对现金投资行为,现金易于进行平均及分摊。在股票投资之前,投资者根据市场环境制定分批式的投资计划,并使用现金进行投资,以此来分散可能存在的风险,避免出现较为严重的决策失误。因此,这一战略对投资者的投资能力、市场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战略的实施效果也与其息息相关。此外,制定分散的投资计划,还有利于形成时间优势,将投资时间进行分散,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使得单位时间内投资者承担的风险能够有所降低。投资者的投资计划往往与其年龄阶段、对风险承担能力等有关,不同的投资者也会选择不同的股票组成比例,从而提升自身的投资收益。
四、结语
通过研究发现,行为金融学理论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其融合了现代社会学、应用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观点、知识,丰富了自身的基础,为人们探索金融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数据及内容,为行为经济学提供有力的支持,肯定了其在金融市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因此,应当充分重视行为金融学,并基于此学科进行证券投资行为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提升实际应用能力,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客观、合理、正确的决策参考依据。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也越来越活跃,我们应当正确理解、掌握行为金融学理论知识,并且充分运用,提升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减少失误,从而实现收益。
【参考文献】
[1] 梁宇.行为金融视角下证券投资风险度量模型分析[J].商业时代,2014(15):95-96.
[2] 卢志辉.行为金融理论与证券投资分析[J].时代金融,2008(07):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