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018-02-20何政国阮瑜

中外医疗 2018年33期
关键词:术后全麻并发症

何政国 阮瑜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8.33.118

[摘要] 目的 观察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分析其护理的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的病例均方便选取自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接收并行全麻手术且处于术后复苏期患者70例,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每组35例;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131.52±12.58)min、术中出血量(53.69±2.58)mL、术中输液量(2 100.69±620.67)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49 3、19.695 5、2.548 0,P=0.000 0、0.000 0、0.013 1,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8 6、P=0.002 8<0.05),研究组护理后的患者总满意度94.2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 1、P=0.021 5<0.05),研究组护理后SF-36各维度生理功能(71.69±5.24)分、躯体疼痛(69.86±1.47)分、活力(68.79±2.13)分、总体健康(70.46±2.15)分、社会功能(72.69±2.38)分、情感职能(73.56±2.47)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05 1、10.575 1、24.958 8、17.979 0、15.003 4、20.523 5,P=0.000 0<0.05)。结论 给予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几率,进而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11(c)-0118-03

全身麻醉复苏期主要是指全麻状态下行手术治疗后,患者从麻醉的状态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以及术毕以后患者在手术室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患者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特别是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尤为常见[1]。因此,在患者全麻复苏期,做好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保障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研究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在全麻复苏期的70例患者中开展常规护理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的病例均方便选取该院接收并行全麻手术且处于术后复苏期患者70例,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28~62岁之间,平均年龄(46±1.52)岁;手术类型中:乳腺切除术3例、子宫全切术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1例、肝叶切除术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例、其他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29~64岁之间,平均年龄(47±1.39)岁;手术类型中:乳腺切除术3例、子宫全切术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例、肝叶切除术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其他4例;研究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均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研究均与患者及(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深入对比、研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疼痛护理、心理指导、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体温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体温低于36℃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其加温处理,直至患者恢复正常体温为止;同时,护理人员应及时调整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手术室内的温度为27℃,湿度在40%~60%之间,以免患者机体过快散热而引发呼吸道相关并发症[2]。

(2)吸氧:护理人员应给予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1~3 L/min的氧气吸入,对于呼吸功能较弱的患者,应加压供氧,并保证患者机体血氧饱和度在95%及以上,以免因机体缺氧而引发呼吸功能异常。

(3)呼吸道并发症预防、护理:①舌后坠:全麻复苏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各项体征,查看患者有无舌后坠情况,若有,应及时抬起患者的下颌,并将后坠舌根与口咽后壁进行分离处理,进而确保下咽部到声门部气道的畅通,最终保证患者呼吸的顺畅;如有必要,可给予患者气管插管或开放性通气;②咳嗽、咳痰:咳嗽咳痰多因气管插管刺激患者喉头部位或造成喉头部位的轻度水肿、损伤,进而增加呼吸道分泌物,而分泌物又会刺激到支气管,最终造成患者的咳嗽、咳痰;因此,术前,护理人员应首先告知患者正确地排痰方式,以提升患者深呼吸的意识,并耐心向患者讲解咳嗽、咳痰的发病机制、预防对策等,以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其次,指导患者排痰的技巧,或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或轻叩其背部,以加速痰液排出。对于痰液较为粘稠的患者,护理人员可给予其雾化吸入来稀释痰液,最终促进其自然地排出;③呼吸抑制:残留麻醉剂、机松剂等均是导致呼吸抑制的主要因素,行全麻手术的患者,多会完全失去意识,这也使得患者机体内的反射性保护功能减弱,加之,在多种麻醉药物的作用下,极易导致全麻復苏期患者呼吸抑制,进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大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力度,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对有呼吸抑制症状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其面罩吸氧,并将患者的头向一侧偏,以达到打开患者气道的目的;若有必要,护理人员还可轻托患者的下颌,并置入口咽通气道,以确保患者呼吸道的畅通;④喉痉挛:喉痉挛多因喉部肌肉出现反射性的痉挛收缩,同时声带的内收,从而使声门部分完全关闭,最终导致患者不同程度呼吸困难,甚至是呼吸道阻塞;因此,术前护理人员应提前告知患者及(或)家属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告知其发生的因素、预防和处理的对策等,以缓解患者及(或)家属的不良心理情绪,使其能够积极配合主治医师的治疗和处理;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做好相应的抢救和预防工作,一旦患者发生喉痉挛,其能够以冷静的态度清除患者呼吸道中的呕吐物、分泌物等。对于痉挛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还应遵医嘱给予其氨茶碱、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1.3  评定标准

①记录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的输液量等;同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舌后坠、咳嗽咳痰、呼吸抑制、喉痉挛等。

②采用该院自拟满意度调查表统计两组护理后的患者对满意度的情况,满分为100分,分数在85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分数在70~84分之间为满意;分数不足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③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具体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等维度,各维度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的质量越好[3-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

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研究组护理后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对比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

研究组护理后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全麻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麻醉手段,但全麻术后患者的机体恢复需要一段时间,而在患者全麻复苏期间,极易发生呼吸道的并发症,最终影响到治疗的疗效,降低患者生活的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4]。有临床研究显示,高效、科学地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麻醉复苏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进而帮助患者快速康复[5]。针对性护理干预是临床新兴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该种护理模式强调的是“以患者为中心”,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预见性、精心地护理服务,并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和预防,最终保证护理的质量[6-8]。以该次研究中,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组,其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71%,明显低于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的总满意度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与魏狐生[9]研究结果中实验组护理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4.1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基本接近;且魏狐生研究结果中,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4.12%,也与该次研究得到的总满意度94.29%基本一致。该次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SF-36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活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中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手术的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而且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的质量。

综上所述,给予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降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爱桂,黄玲,张丽凤,等.胃肠道手术患者复苏期少量饮水对胃肠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66-67.

[2]  赵海琴.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躁动因素分析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88-90.

[3]  钱静,顾银燕.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骨科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7,32(22):33-34.

[4]  王晶,田秀范,方宏艳,等.护理干预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全麻复苏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17,25(7):127,129.

[5]  陈美华.优质护理在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复苏期的应用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6):78-80.

[6]  陸庆红.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6):183-184.

[7]  陈红梅,刘晓轩,张惠萍,等.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复苏期的管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2):201-202.

[8]  肖志勇,李祥.老年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呼吸道预见性护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3):3237-3238.

[9]  魏狐生.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0):118-119.

(收稿日期:2018-08-27)

猜你喜欢

术后全麻并发症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浅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