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人口2018年总目录
2018-02-20
·人口理论与政策研究·
“全面两孩”政策下东部高校大学生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时 涛,刘德鑫(1-32)
山西省传统村落人口特征及变动研究郭文炯,吕敏娟(1-41)
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从疏离到结缘——基于差序格局理论的分析 侯东栋,王晓慧(1-51)
国内外人口科学发展可视化分析王 岩,蔡中祥,公茂玉,刘宏建,张琳翔(1-57)
节欲、推迟养老与生育补贴——生育力量释放的对策吴义根,杨华磊(1-65)
家庭人口学特征与农户的创业选择——来自江苏省的实证调研 莫 媛,张妤佳,许少达(2-24)
北京流动人口的结构性特征:5年回顾与展望李晓壮(2-32)
生育政策变迁与生育行为响应:以重庆市为例周映伶,吴华安,张 华(2-41)
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生育水平的影响——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探讨 张莹莹(3-34)
全面二孩政策下重庆市不同流向区域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
愿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谭江蓉(3-44)
中国城镇家庭户数量、“家庭户城镇化率”变动及其贡献因素分析:1995~2015 任正委(3-52)
社会代际流动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中国东北为视角 侯 瑜,谢佳松(3-61)
最近20年中国与俄罗斯间跨国移民数据分析韩全会(4-66)
很低生育率背景下中国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0~2015)重复调查数据的分析王记文(4-73)
以色列“组合模式”人口普查方法阐释及对我国的启示史龙梅,徐蔼婷(4-81)
广州青年人口婚姻与生育状况的变化特点——基于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阎志强(4-89)
国际鼓励生育政策实践对中国的启示阚 唯,梁 颖,李成福(5-47)
社会养老保险挤占家庭生育?——理论阐述与实证分析 兰永海,杨华磊,胡浩钰(5-57)
生育政策调整背景下城市在职青年的生育意愿——基于南京、保定5类行业的调查分析 贾志科,罗志华,风笑天(5-66)
鼓励按政策生育二孩的配套政策体系思考 张兴月(5-76)
城市适度人口测度的辨析与体系重构 王 婷(6-1)
流动人口的健康选择性 王伶鑫,周 皓(6-13)
人口红利、结构红利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赵春燕(6-23)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人口空间分布演化研究——基于1982~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曹灿明,段进军(6-32)
·人口与经济·
人力资本、溢出效应与资本回报率——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肖明月(1-1)
成渝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及演进特征研究王振坡,朱 丹,王丽艳(1-8)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成本的分类评估及核算张 彰,郑艳茜,庄勇杰(1-15)
人力资本深化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基于要素收益率趋同视角 郭磊磊,郭剑雄(1-23)
基于面板Logistic增长模型中国城镇化演进特征与趋势分析刘洪涛,尚 进,蒲学吉(2-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城市空间契合机理研究 俞 林,顾惠明,许 敏,印建兵(2-10)
新生代农民工服务业就业及其影响因素黄莉芳,王 芳,王爱华,徐立霞(2-16)
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人口红利的储蓄效应——基于动态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 王 树,吕昭河,姜 迪(3-1)
组织公平和群众参与对贫困户识别满意度的影响——基于西藏646户农牧民的实证分析孙前路,乔 娟,李秉龙,刘天平(3-10)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区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陈 恩,谢珊一(3-18)
权力结构治理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高新雨,丁绪辉(3-27)
中国劳动力为何跨出国门?——基于1995~2015年国际劳务合作面板数据的分析 张 原(4-1)
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综合特征研究苏 妍,逯 进(4-11)
颜值会影响收入吗?王善高,严斌剑,周应恒,田 旭(4-19)
“第三类城市化”与“吾民无地”再论——一个土地制度与半城镇化的视角 朱要龙(4-26)
地方财政支持新型城镇化的资金需求预测与融资渠道转换张宗军(5-82)
基于时空维度的乡村旅游开发要素分析及战略选择桂拉旦,翟玉洁,周小芳(5-90)
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长期多维贫困影响研究——来自2010~2014年CFPS数据的证据左孝凡,王翊嘉,苏时鹏,黄森慰(6-59)
中国人力资本的区域差异及其动态演进 黄 杰(6-69)
文化多元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基于人口迁移的视角代 明,杨 含,陈景信(6-78)
·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
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GSS的实证研究 徐龙顺,李 婵,宋娜娜(1-70)
我国老年人个体—家庭福利态度的影响因素及特征研究杨 琨(1-79)
公平视野下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困境与出路王 欢,黄健元(1-87)
中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死亡风险的影响研究王殿玺,姚 林(2-81)
乡—城、城—城流动人口社会保险参保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陶树果,高向东,方中书(2-88)
山东省农村老人社区互助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郝亚亚,毕红霞(2-96)
社会力量发展医养结合的PPP模式及对策分析牟春兰(2-105)
依老助老:老年协会参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实践研究——以武汉市W老年协会为例 张 强(3-91)
主体认知、理性自觉与农民对新农保满意度关系研究——基于湖北省3个村庄调查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 菲,胡勋峰(3-100)
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与人力资本投资——基于世代交叠模型及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刘建国,孙勤英(4-34)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基于精神健康因素的多重中介效应 翟绍果,王健荣(4-43)
医疗保障的反贫困作用与机制设计 潘文轩(4-51)
资产建设视域下农村个人账户养老金改革探析杨建海,康旺龙(4-60)
我国流动人口参与医疗保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数据 熊 萍,吴华安(5-96)
老年人精神健康的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及社会支持研究王昭茜,翟绍果(5-103)
城市空巢老人日常行动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LHLS数据的实证分析 乐 章,马 珺(5-112)
西南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年人对医养问题的认知与需求分析刘 燕(5-119)
低保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子女性别影响分析——以湖北省的实证研究为例 慈勤英,邓斯怡(6-40)
流动老人的自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 王会光(6-48)
·人口与社会·
儿童多维贫困测度与致贫机理分析——基于CFPS数据库李晓明,杨文健(1-95)
同胞结构对农村男青年初婚年龄的影响王 兵,李 坤,刘利鸽(1-104)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特殊儿童家庭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任春雷,申仁洪,马 利,黄儒军,刘成益(2-49)
农转非群体的社会流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选择性”与“政策性”农转非的比较 胡涤非,邓少婷(2-57)
城市化居住空间下教育对邻里关系的影响机制:基于两性比较 毕文芬,初奇鸿,潘孝富(2-65)
身份治理与农民工城市居住权——以上海为例 谢永祥(2-74)
环境质量评价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苏省8地市759份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胡卫卫,黄晓妹(3-69)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贵州1037名男性的调查 陆卫群,赵 列(3-76)
国民健康水平的多维测度与时空差异特征——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元为例 杨 振,丁启燕,周晴雨(3-82)
家庭视角下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及其转化——基于住房状况的调节作用 蒋 芮,肖 璐,贾敬远(4-112)
国外同居问题研究述评:与婚姻比较的视角郭郡郡,刘玉萍,喻海龙(4-119)
乡城流动与我国城乡居民的自评健康——使用锚点情境法评估回答异质性的影响 吴 菲(5-1)
收入差距、住房状况与居民幸福感——基于CGSS2003和CGSS2013的实证 杨 巧,陈 诚,张可可(5-11)
社会支持与健康:一个系统性回顾 赵 凤(5-21)
子女数量与农村居民幸福感——基于性别和年龄差异视角郑思宁,王淑琴,郑逸芳(5-30)
婚备竞赛、底层婚姻挤压与外地媳妇生成机制——基于豫南S县D村的驻村调研 王向阳(5-39)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劳动者主观获得感研究陈海玉,郭学静,刘庚常(6-85)
全面两孩政策下江西省育龄妇女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 斌(6-96)
·西北人口与发展·
陕西省死亡人口月分布研究张 帆,武君胜,朱志祥,吴德刚(1-111)
贫困地区人均收入与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新疆南疆三地州地区为例 庞丽媛,马晓钰(1-119)
甘肃省贫困地区女性多维贫困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4个贫困村的调查资料 柳建平,刘咪咪(2-112)
甘肃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的障碍探析刘 华(2-121)
贫困与非贫困家庭教育收益率比较研究——基于甘肃省14个贫困村1749个农户的调查 李承晋,张永真(3-109)
甘肃省人口预测与发展趋势分析贾洪文,谢卓军,高一公(3-118)
农户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愿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宁夏银北地区265户农户调查数据为例马艳艳,李鸿雁(4-99)
迁移人口规模估计中多维自适应计算模型的应用与构建——基于甘肃省普查数据的研究 郭志仪,刘红亮(4-105)
陕西省流动人口健康知识水平与影响因素——基于健康资源供给的多层模型研究 杨 博,张 楠(6-106)
宁夏生态移民户的社会融合与子女教育期望邰秀军,赵翌彤(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