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现代工匠的养成

2018-02-20

现代企业文化 2018年1期
关键词:产线师徒徒弟

缘起

中国制造企业的喜与忧。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的制造业经历了机械时代、电子时代、数控时代,直至信息化智能时代,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600多倍,这样的进化速度让世人赞叹,也让国人着实欣喜。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制造业的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近2年笔者走访了多家制造企业,目睹了互联网商业模式对实体制造业的冲击:有的企业开始怀疑踏实辛苦地靠生产制造赚钱还是正确的吗?生产一线的员工频繁流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让企业承受着很大的额外人力成本,制造业的工人会不会就此出现断层?已经习惯了几十年的只求量不求质的经营思维,看似越来越不行了,但质与量的平衡之道又在何方?供给侧改革、转型升级,让制造业不知从哪儿去激发员工的与时俱进?外部的快速变化与内部相对滞后所产生的压力,已经让很多制造业的企业主深陷于一个尾大不掉的困境中,他们依托着一股永不言败的韧劲在苦苦寻求着出路。这无疑是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忧患所在。

制造业生产线员工的现状。自从制造业开始了求量的年代,流水线就被广泛应用,在看似稳质起量的同时,流水线作业也弱化了产线员工对技术提升的必要追求,以致于产线员工认为自己不是靠技术吃饭而是靠体力吃饭。大部分制造企业的流水线都是全天候开机,以致于产线员工都超负荷工作,随着产线员工越来越年轻化,能吃得起苦的员工越来越少,人员频繁流动已然成为常态。企业主把产线员工视为生产工具,大大降低了产线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企业主想要员工对企业知感恩负责任自然也就很难了,大部分产线员工都在得过且过地工作着。

现代工匠养成的可行性。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培育现代工匠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后盾,也将中国制造从唯求产量引向了追求品质的年代。终究事在人为,若要提升品质,必将从做出品质的人着手,这也就为打造现代工匠提供了必要的逻辑支撑。人们对消费品质的精致化追求日益提升,也为打造现代工匠提供了技能精进的出口。制造企业中老师傅的核心技术的持续传承,也为打造现代工匠提供了所需的土壤。可见,现在正是重拾中华工匠精神,打造中华现代工匠的最佳时机。

鉴于上述种种,笔者在一家制造企业展开了2年探索性实践,以求论证现代工匠养成的可行性。经过了两年的持续探索与实践,终于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也总结了一些实践心得,借由此文分享给大家。

实践

弘扬和宣传工匠精神不难,但要培育出现代工匠却并非易事。在参考了日本和德国制造业的人才养成模式后,发现重启师徒制是打造现代工匠的最佳路径。但在今天这样一个物欲横流、急于求成的社会,没有手艺照样可以腰缠万贯,又有谁会愿意踏踏实实来拜师学艺呢?

心理学对人的行为模式的研究,发现人的行为皆由动机驱动,而动机又是因对行为结果的渴望而产生,而渴望的程度又取决于人对行为结果的认知,认知是具有可塑性的。这就为如何让年轻的产线员工愿意争做现代工匠提供了解决思路。

参考了佛家度己度人成佛的“信愿行”法门,即:从培养人的相信开始,到激发人的意愿乃至将意愿转化成坚定的信仰,最后付之踏实行动而得以成就。这就为打造现代工匠提供了落地实施的路径。以下便是我为打造现代工匠所设计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立“信”。人之所以有行动是因为相信,但凡想做成事,就必须先相信所做之事于己有益,才会去做。因此可从以下三个层次来帮助员工建立相信。

第一层: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即使没有高学历,也可以有好前途;相信自己即使现在是技术菜鸟,也可以在将来成为技术高手。核心就是帮助员工相信:只要功夫下得深,世上无事会不成。

第二层:相信公司。相信公司是自己练就技能的平台;相信公司是自己价值变现的平台。核心就是帮助员工相信:公司并非在剥削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是可以成就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与公司互助共赢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正道。

第三层:相信国家。相信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制造业这块基石;相信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扎实发展;相信国家的美好未来是基于勤奋踏实的执行文化而非哗众取宠的投机文化。核心就是帮助员工相信:眼下社会的浮躁、急于求成都是暂时的,国家发展真正需要的是长治久安,这就离不开每个人的勤奋踏实,离不开优秀的中华工匠精神。

第二步:树“愿”。但凡能做出成果的事,一定是人的自愿所为。只要不愿意,就会敷衍了事。因此可从以下三个层次来帮助员工树立意愿。

第一层:愿意精进。活着,就是生生不息,停止成长就是走向衰亡。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有所成就,为了让自己不枉为此生,为了让自己值得后代子孙学习,人唯有持续精进,方能无憾。引导员工为了给自己此生一个满意交代而愿意持续精进。

第二层:愿意创新。人是环境的产物,唯有适应环境才能不被环境淘汰,进而才有可能改造环境以优化生存质量,这便是创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适应全球环境的变化,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适应国家环境的变化,因此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也离不开适应公司的变化,而适应变化的唯一路径就是突破自我,勇于创新。引导员工为了提升自己的生存品质而愿意与公司一起同步创新。

第三层:愿意奉献。土壤肥沃了,果实自然丰盛了。我们人生成就的丰盛与否,同样与我们身处的这片土壤是否肥沃息息相关,正所谓国富民强。祖国给了我们安定的生存环境和充足的成长养分,我们理应像树叶肥沃了养育它的土壤一样,去反哺生我养我的祖国。引导员工为了自己长久稳定地成长而愿意为中国制造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努力。

第三步:践“行”。唯有把“知道”变成“做到”,方能让事情有成果。人人皆知知易行难,要真正“做到”是需要有逻辑、有方法、有跟踪、有检查,方能达成的。因此可从这四个方面来帮助员工踏实践行。

第一方面:有逻辑。所谓“逻辑”就是做成一件事的因果关系。帮助员工在自己身上“找因”,找到了也就是有了做成事的“种子”,这样只要人去“浇水灌溉”就可以做出成果了。因此,这颗“种子”一旦种好了,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第二方面:有方法。所谓“方法”就是做成一件事的实践形式与步骤。打造现代工匠最有效的依旧是“师徒制”模式,“师徒制”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可以传承技艺,激发创新,传递关爱,凝聚人心,终而形成稳定良好的互动模式,既解决了技术断层的问题,又解决了人员频繁流动的问题。具体而言,师傅对徒弟的养成应从夯实基本功开始,师傅根据徒弟所在工序整理出基本功清单,制定练习计划,督导徒弟按计划去踏实练习基本功。第二阶段开始横向拓展徒弟的技能,由师傅制定出前后工序的练习计划并现场指导徒弟做好。经过以上两个阶段的培育,徒弟便可开始钻研创新,由师傅陪同徒弟一起或在流程上,或在工艺上,或在工具上突破创新,以求得品质与效益的突破,这便是第三阶段的训练重点。最后一个阶段就是,专门培育徒弟的带教能力,包括:计划能力、沟通能力、督导能力、奖惩能力、总结优化能力等,旨在徒弟出师后,不仅技艺有长足的提升,而且还能具备收徒为师的能力。

第三方面:有跟踪。所谓“跟踪”就是在实践过程中的有效推进和及时修正。借助《带教日志》来帮助师傅有目标、有章法地跟进徒弟的训练情况,同时徒弟可以日日总结自己学习练习的收获与不足,有利于学徒沉淀经验,自我优化,也有利于师傅因材施教,帮助徒弟螺旋式上升,同时《带教日志》也为管理者的支持援助提供了依据。借助定期的师徒座谈会,来加深师徒间的情感交流,可对疑难杂症进行集思广益,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不同的师徒对子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精进。

第四方面:有检查。所谓“检查”就是对实践的成效进行评估并奖优罚劣。借助阶段测评,来帮助师傅检视自己的带教成效,以便对带教方式或带教重心做出调整。同时也帮助徒弟检视技艺的进展程度,对薄弱环节加倍苦练。借助奖惩制度,既对表现优秀,成效显著的师徒进行奖励并竖为标杆,又像一根鞭子鞭策着师徒要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以确保师徒在养成现代工匠的道路上能走到最后。

当然,以上这一切的实施都需要也必须在与企业主以及高管层达成高度共识的前提下方能有机会做实,否则很容易浮于水面,沦为没有成果的形式而已。

成效

就这样在一家制造企业探索实践了2年,培育了现代工匠200余对,成功出师的徒弟100余名。在推行的1年内,产线员工流失率从10%降到了5%以下;在生产工艺与技术指标上升一个级别的情况下,产品不良率从5%降到了3%以下。产线员工在技能竞赛中创造了近200项技能新指标。探索性实践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以下两方面。

第一方面:意识的改变。目标意识。经过训练,师徒都具备了以目标为导向的意识,由原来的“做事求感觉”变成了“做事达目标”,大大降低了沟通内耗。因为关注目标了,所以师徒更能感受到彼此成长所带来的成就感,也更能体会技术革新突破后的那份难得的喜悦。

主动意识。经过训练,师徒的主动意识得到长足地提升,由原来的“拨一拨动一动”变成了“穷尽资源求结果”,大大消减了“先保自己后保目标”的负能量,渐渐营造出“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因为主动了,所以师徒们的心也不累了,脸上的笑容也多起来了。

坚持意识。经过训练,师徒的坚持意识得到了加强。他们开始明白精湛的技艺并非一蹴而就的,都需要有日积月累的过程,这样师徒们的心渐渐定下来了,可以不受外界诱惑和干扰而专心于自己的技能精进了。因为坚持了,所以师徒们心定了业精了,也就不再轻易游走了。

第二方面:习惯的养成。专注习惯。经过训练,师徒养成了专注的习惯。由原来“追求什么都会”变成了“聚焦一点学精”,改善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求多不求精”的现象,师徒们也更加容易找准自己的生存基点和发展机会了,他们在职场上也不迷茫了。

积极习惯。经过训练,师徒养成了积极的习惯。由原来“能躲就躲能推就推”变成了“直面自我敢于担当”,师徒们不再把做产线班组长看做是吃力不讨好的事,而是当做锻炼和成长自己的最佳机会,他们都敢于挑战新职务新高度了。

务实习惯。经过训练,师徒养成了务实的习惯。由原来“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变成了“脚踏实地精雕细琢”,师徒们都把追求品质零缺陷当作衡量自己技艺水平的一面旗帜,力争把每一道工序都做到零缺陷。品质提升给师徒们带来的成就和喜悦可能也只有他们自己会懂吧。

这些成效虽然都不足以为世人道,因为不够光鲜,但是这些成效都是产线员工由内而外的变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可以看到这些员工因为心性的提升而成为真正的现代工匠。

自从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匠精神”以来,“工匠精神”已然成为当下的热词。各类媒体热火朝天地报道各行业中的工匠代表,分享他们的故事,弘扬“工匠精神”;很多企业也都在内部高举弘扬“工匠精神”的旗帜,希望企业员工能够像“工匠”一样地工作;企培界更是如同找到了救命稻草似的,开设各类名为“工匠精神”的课程,试图火上一把。不过“工匠精神”毕竟还只是一种精神,很容易沦为挂在墙上的标语,响在耳边的口号,唯有找到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路径,方能真正让“工匠精神”转化成行动,真正落地实现“工匠精神”的现实价值。

猜你喜欢

产线师徒徒弟
昆玉棒材轧制产线提速增效工艺改进措施
唐僧师徒再就业
梅钢1780产线高速钢轧辊使用维护
Mark Twain
可爱的师徒
儿时与空姐合影 15年后两人成师徒
多品种小批量智能制造产线关键技术及应用探讨
徒弟和保险柜
宽厚板钢轧一体化智能制造示范产线推进实践
神探大脑门(1)探长出题考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