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为例
2018-02-20李善玲黄继武
●李善玲 张 翔 徐 玲 黄继武 喻 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不仅要增强责任意识、配强工作力量,还要改进工作方法,学会同党外知识分子打交道特别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为准确把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发展脉络,课题组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进行样本选取,以期客观反映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动态及其特点,为有针对性开展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实证依据和智力支持。
一、调查背景
相关概念的界定是调查研究的前提。本文中的“知识分子”,是根据“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医院从事管理工作”两个方面予以界定的。医院党外知识分子是指在工作一线的非中共党员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课题组以梨园医院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且从事临床、行政管理工作的党外知识分子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62.1%,本科学历占36.8%,专科及以下学历占1.1%;职称则集中于初级、中级、副高之间;医生占比69.3%,管理、后勤工作的人员占比21.6%。
本文中的“思想状况”,具体来说,是指医院党外知识分子的世界观、价值观、社会认知和社会态度等。故本次调查重点关注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医院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关系到党的政策能否得到彻底的贯彻执行、医务人员能否公正廉洁做好救死扶伤工作。梨园医院是一家教学医院,党外知识分子作为教师,其政治立场也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
二是思想动态和政治参与。准确把握医院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动态,有利于及时发现其思想苗头性问题并做好疏导工作,引导他们更好发挥优势和作用。医院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则是指其以党外身份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党和国家的各项事务及医院各项工作,这是党外人士发挥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的具体表现。
三是人生目标和价值趋向。医院党外知识分子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趋向决定着其医务工作、教学工作以及生活态度,由此形成的从业方式、职业追求等,直接关系到医院改革发展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坚持以及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是自我评价和精神状态。个人在某一时期的自我评价和精神状态会对其理想信念、目标追求、价值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了解和掌握医院党外知识分子的自我评价和精神状态,有针对性地助其理顺情绪、克服困难、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对于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工作热情具有重要意义。
二、问卷分析
1.政治立场: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关注社会问题,认为社会资源分配不公问题亟待解决
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看法”选择“认同”的人数达到98.9%。说明绝大多数人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对“逐步遏制腐败现象”选择“有信心”的人数达到97.7%;对“不断增强执政能力、成功构建和谐社会、逐步实现依法治国”选择“有信心”的人数达到100%;对“我国经济发展及未来前景”选择“满意”的人数达到 100%。说明党外知识分子对国家方针政策、近年发展形势非常看好,态度是积极向上的。
“认为当前社会的主要问题”选择“社会资源分配不均,两极化严重”的人数达到51.5%,选择“物价上涨,生活压力大”的人数占19.2%,选择“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的人数占15.2%。
2.政治信任: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党长期执政,认为地方政府公信力尚需提升
党外知识分子对党中央有着较高的政治信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选择“同意”的人数达到92.3%,“地方政府的决策和行为大多数是正确的”选择“同意”的人数占72.7%。
党外知识分子对人大代表、政府公职人员的信任程度调查显示,“人大代表非常能够反映自己的意见”选择“同意”的人数占80.3%,“政府的公职人员会非常认真对待自己的求助”选择“同意”的人数占67.1%。以上两项测试,给予积极回答的比例均低于对党中央的政治信任,与党外知识分子对党中央的高度信任形成了对比。由此可见,党外知识分子对党中央的信任高于对地方政府以及具体政治角色的信任。这也反映了他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身边的政治现象和国家政策有独立的认识和思考。另外,党外知识分子对社区、同事、志愿组织也有较高的信任。
3.政治参与:十分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生活,政治抱负不断增强,认为政治参与途径仍待拓宽
对“时事政治关注情况”选择“非常高”和“比较高”的人数占72%,选择“一般”的人数占27.1%。党外知识分子文化层次高,政治关注度比较高,是社会群体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能够通过各种现代化信息手段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变化,能够认识到政治、经济发展对社会的重大意义以及对自身的影响。
对“政治参与途径满意情况”选择“满意”的人占71.8%,仍有一小部分人对参与政治渠道不满意。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虽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如新闻网站、交流论坛、微博甚至微信等发表见解、意见和建议,对社会和民众产生舆论影响,但是,党外知识分子仍希望通过拓宽渠道多参政议政。
“是否愿意与统战部门加强联系,分配一定时间和精力向本单位决策者建言、献策”选择“愿意”的人数占71.2%,这说明大部分党外知识分子有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十分关心本单位的改革发展,希望能够通过各种形式、途径参与到本单位的管理之中;希望通过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或者通过单位内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提供思路、建言献策,促进单位的建设与发展。
“希望通过什么方式与党内同志加强联系”问题结果显示,希望通过谈心交流形式与党内同志加强交流的占33.3%、学习教育培训占26.2%、共同参加决策占22.6%、文体活动占17.9%。由此可见,组织党内外同志交流,有助于统战工作的推进。
4.价值取向:积极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认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仍显突出
对“更倾向于加入哪个党派”选择“中国共产党”的人数占67.1%、选择“民主党派”的占32.9%,说明党外知识分子更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
“如果选择加入某个党派,原因是什么”选择“实现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数占60%。同时,“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选择“对社会的贡献大小”的人数达到58%,选择“生活是否舒适”的人数占28.4%,而选择“权利的大小”选项的人数比例为0%,说明党外知识分子把贡献社会作为人生第一选择,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在于生活是否舒适、是否有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社会名望高低。可见,绝大部分党外知识分子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觉悟,并不在意拥有权力大小、财富多少。他们拥有专业技能,为社会的知识传播、思想教育、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作出重要贡献,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望通过自身的能力发挥更大作用。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关心的是什么”中,党外知识分子对“公正”、“法治”、“富强”、“民主”有着较高关注。由此可见,有更多的党外知识分子关注社会公共价值。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党外知识分子将更多注意力从“富强”转移到与社会公共问题相关的价值目标上。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中社会矛盾的阶段性变化。
5.职业追求:对本职工作拥有自豪感、责任感,愿意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认为自身心理状况仍需得到社会理解和关注
“对自身职业是否感到满意”选择“满意”的人数占93.3%,说明从业人员的工作和收入相对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党外知识分子对自身职业和岗位认可度较高。
在问及“是否感觉工作压力大”时,有74.4%的人选择“比较大,可以承受”,这可能是因为社会竞争激烈、一线临床工作及教学和科研工作压力所致,这也可能是导致有部分人对自身职业感到不满的原因。虽是个人心理压力问题,但如果演变成普遍现象的话,就有可能发展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从本次个案调查中可以发现党外知识分子群体思想状况中的一般性规律,如拥护党的领导,思想活跃,对政治关注度高,愿意为社会作贡献。同时我们也发现,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参与渠道不畅、机制体制不活的原因,也有部分人精神状态不佳、工作动力不足的原因。坚持问题意识、及时纠偏纠错、准确把舵定向,是做好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会给党外知识分子做思想工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也是做好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遵循。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始终把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方向。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不仅要增强责任意识、配强工作力量,还要改进工作方法,学会同党外知识分子打交道特别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领。
2.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营造有利于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构建统战工作格局,党委统揽全局,部门落实责任。建立党委委员联系党外人士制度,建立统战队伍建设制度,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建立工作台帐,确立工作重点,合理安排延伸工作触角,主动联系,主动接触,使党外知识分子感受到党的政策关怀和理解。
建立谈心制度。定期召集党外知识分子代表座谈,建立党支部书记与党外知识分子谈心交友制度,了解其愿望诉求,关心其工作生活,引导其政治观点,增进其政治认同。增加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渠道,让他们敢于建言献策,积极采纳其意见和建议,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
建立宣传制度。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提高党外知识分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对党和国家人才政策、知识分子政策的宣传,引导全社会尊重党外知识分子;加强对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务干部的宣传工作,营造有利于开展统战工作的良好氛围。
营造政策环境。按照“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目标,为党外知识分子创造良好工作氛围。根据党外知识分子特点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党外知识分子干部培养制度、学科带头人制度、合理规范的人才培养制度、晋升制度等,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才能,调动其积极性,使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营造激励环境。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学科建设环境,以事业留人,为党外知识分子提供事业发展的广阔空间,积极帮助党外知识分子在专业领域方面发挥作用。
3.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核心,努力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外知识分子队伍
建立健全党外知识分子学习制度。完善政治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学习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各项方针政策等。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丰富学习形式和渠道,通过举办专题培训、主题实践考察、学习体会交流等活动,增强学习效果。创新学习形式,探索更加有效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展党外知识分子便于参加、易于接受的学习教育活动。
创新党外知识分子参与方式。注重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善于发现、思考和研究现实问题的特点,通过意见座谈会、个别访谈、设立党外知识分子意见箱、组织开展调研等形式,征询意见建议,努力把握新形势下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的渠道,促进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更有序地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党外知识分子的教育培养选拔机制。尊重、培养党外知识分子,引导党外知识分子在各项经济社会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抓好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物,通过各种社会活动,拓展其参政议政渠道和途径,充分利用好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和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好他们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