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青年新下乡:武汉市“新青年下乡”活动的实践探索
2018-02-20刘懿
●刘 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17年2月,武汉市委市政府立足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决定启动“新青年下乡”活动。2017年3月4日,江汉大学第一批“新青年下乡”学生进驻黄陂,与黄陂区8个街道,36个村(社区)结对。以活动为载体、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以实践育人为主题、以思想引领为主线、以农村基层为主阵地,更好地深化实践育人工作,推动学生在联系服务农村群众中成长成才。
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随着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社会各领域的不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江汉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立足地方特色,以国内一流为标准,如何培养一流的学生成为思政工作的一个新命题。当前,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凸显,思政工作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主流。“新青年下乡”工作是武汉高校思政改革新的突破口,同时也是武汉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武汉实践。通过开展“新青年下乡”活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培养模式,理论上,有利于丰富和创新高校思政工作模式;实践上,有利于大学生直观了解与感受国情、民情、社情,更好的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观念与看法。以活动为载体,以下乡接受教育为目的;以实践为导向,以课题研究为途径,从而推动学校“第二课堂”与思政教育改革。从而更好的去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三化”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长江新城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繁荣、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贡献江大智慧与江大力量。
二、“常态化+暑期集中行动”活动模式
“常态化”服务。2017年3—12月份,江汉大学共组织全校20个学院(单位)与黄陂区委区政府及8个街道36个村(社区)签订“新青年下乡”校外导师、“新青年下乡”实践基地等框架协议。全年共举办校地常态化活动160次,成长成才各类专题讲座80次,参与人数8000余人次。
“暑期集中行动”。7—8月,组织全校18个学院676名学生,108名教师参与暑期集中行动。期间,学生最低服务时间为10天,最长为30天。全校师生走访入户997户,开展专题讲座66次,在黄陂地区开展社会实践项目117个。
通过“新青年下乡”活动,把农村、课堂和大学生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大学生从校园课堂深入农村、社区和基层,把课堂知识用于服务广大农村、农民的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展才华、受教育、开眼界、涨才干、增知识,历练自身的品格,增加了大学生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质。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大学生拓宽视野,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脚踏实地、实干兴邦的思想,在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中,纠正理想主义思想,不断的修正自我认识、完善自我,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中成长成才;有利于大学生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大学生就业思想的转变。
三、新青年与新农村同收获
(一)建设下乡阵地,为新农村引入青春活力
学校与黄陂区在各街道对口村(社区),建立36个“江汉大学新青年下乡实践基地”。各学院与对口街道共同为“新青年下乡”基地挂牌,各村(社区)为活动室配齐办公桌椅、空调或风扇等设施,为“新青年下乡”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地。大学生在“新青年下乡”活动中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垄用爱心去感化、陪伴老人,用自己知识去辅助留守儿童学习。在各街道设立了暑期托管点,在边远村设立暑期托管分点。暑期托管共招收中小学生1000余名,暑期集中服务时间从7月初至8月底。共开设英语班、口才班、绘画班、折纸班、象棋班、声乐班、舞蹈班、器乐班、暑期作业辅导班等各类大小班级40余个。下乡学生在争当“小老师”的过程中收获了满足与快乐,激发了暑期托管学生的兴趣,巩固了他们的学业。
(二)依托课题研究,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综合能力
“新青年下乡”活动把大学生带到社区、农村,在深入实践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使大学生平时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运用。围绕“市民下乡”“黄陂方言”“大学生资助政策宣讲”“新青年下乡”四个主题开展调研活动。“市民下乡”项目组深入黄陂区7个街道16个“市民下乡”试点村,走访300余户村民和村干部,调研其对“市民下乡”新政的喜、忧、盼,并撰写专题咨政报告,探究如何让市民下乡下的安心的同时,有效保障村民权益和提高财产性收益,助力新政实施。“黄陂方言”项目组积极走访调查,不断深稽博考,在与当地老一代人的交流下,听到最正宗的黄陂话,找寻到黄陂话的来源,追寻相关历史典故。“大学生资助政策宣讲”课题组为做好教育扶贫工作,在高考结束后,带着资助政策走进黄陂二中、四中宣讲。针对对口村(社区)为贫困村的实际情况,组织小分队在当地高中毕业生召开资助宣讲会。宣讲内容分为:奖学金;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应征入伍服兵役和直招士官国家资助,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学费减免;重大疾病救助;临时困难补助等几项主要内容。既服务了当地学生,又广泛宣传了国家、省市的资助政策,让贫困高中毕业生在家就能解决资助方案。
(三)围绕“红色文化”,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组织学生分批次前往姚家山“武汉抗战第一村”“武昌首义村”“李先念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教育活动16次。在“姚家山”红色教育广场,邀请省委党校党史专家现场教学,与馆中的一篇篇文字记载、一幅幅将军图片、一座座浴血奋战的浮雕、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形成了立体教学场景。带领学生走进我党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历史,让学生实地牢记历史,感悟革命成果,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新青年下乡”活动主体是大学生,场所在广大农村。大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农事农活、体验生活,亲身感受农村社会发展的变化和当前农村社会民生的实际情况,真正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进而撇弃娇生惯养的生活习惯。激发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达到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精神,用实际行动承担社会责任。
(四)开设乡村大讲坛,点亮乡村大舞台
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符平教授为蔡店街学生作“田野调查”专题讲座,为姚家集街下乡学生街道干部群众作“推动红色引擎工程·打造地方特色产业”讲座。罗汉寺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建明为学生作理想信念的专题报告。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周汉平作“推进‘红色引擎’工程,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题报告。在姚集街举办“创青春”专场分享会,黄陂区委书记吴祖云呼吁莘莘学子,面对黄陂,“既已爱恋不舍,何不张臂相拥”,期待各位才俊能在黄陂这个广阔舞台上奉献青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王家河街,围绕“石丘惨案”,下乡学生与街道导师、贤能等开展联合党日主题活动。在革命老区“武汉抗战第一村”姚家山举办“蔡店街红色文化巡演暨江汉大学新青年下乡老区行”活动。在姚家集街举行“红色引擎工程”“童心向党喜迎十九大·青年下乡共谱中国梦”文艺晚会。在长轩岭街,举办黄陂区十九大精神宣讲进官田村暨江汉大学“新青年下乡”文艺演出,与当地群众一同以文艺汇演的形式传播党的十九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