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年,成品油市场与改革神同步

2018-02-20张海霞张翠萍

中国石油石化 2018年24期
关键词:成品油加油站市场化

○ 文/张海霞 张翠萍

改革开放40年来,成品油市场实现了政策法规建设不断完善、市场准入逐步放开、市场主体多元化、价格逐步市场化的显著变化。

出台、放开、多元化、市场化是40年来成品油市场的关键词。

1982到2018年,我国成品油行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行业监管体系21项;

逐步放开终端市场、批发市场、流通市场及进出口市场,准入机制稳步推进;

从国资独大到国资与民资并行,再到如今的外资扩张,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作为国家40年来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品油市场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和巨大成就。我国石油工业以市场化为目标,不断解放思想,逐步实现政府放权让利,与国际间接接轨,放开行业准入,成品油市场实现了政策法规建设不断完善、市场准入逐步放开、市场主体多元化、价格逐步市场化的显著变化。未来成品油行业进一步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其零售终端的转型发展亦是必然趋势。

政策法规之变:日益完善

市场化改革需要法律的规范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市场化改革推进步伐,特别是1982年以来,我国各项成品油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行业监管体系不断开始完善(见表1)。

成品油市场法规经历了从欠缺到不断完善的过程,包括在行业政策、企业资质、制度监管等方面不断丰富,对成品油市场主体资格取得的条件、程序、领域等,以及成品油市场价格,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包括油品质量、安全生产等都有了详细的规定,法规制度建设的逐步完善,保障了成品油市场秩序的规范化发展,是市场化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准入之变:内外逐步放开

从成品油市场准入的角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品油市场顺应经济发展趋势,逐步放开终端市场、批发市场、流通市场及进出口市场,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

1988年之前,石油产业链上的主要经营权一直由两大石油公司掌控,拥有批发专营权和零售专营权。1992年国内零售市场试验性开放,加油站数量增加。紧接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明确提出“入市三年内放开成品油零售市场,外国企业可在国内开办加油站,五年内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外国公司可在国内营建油库、码头和销售网络,进行成品油批发业务”。由此,先后于2004年和2006年我国放开了成品油零售和批发市场,逐步降低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到了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确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对外开放范围,持续推进加油站等领域的对外开放。直至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2018年6月28日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中,正式取消外资连锁加油站建设数量、供应商种类和品牌的限制,我国成品油终端市场将全面向外资放开。

表1●成品油市场出台部分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成品油市场准入质变对成品油领域乃至石油领域的改革产生深刻影响,有助于完善构建充分竞争的成品油产业链市场格局,加速石油产业链条各环节价格市场化进程。同时,以市场竞争为手段,激发市场的活力,促进成品油市场规范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增强石油安全保障能力。

主体之变: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

1981年,石油工业率先采取产量包干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政策,开启石油工业改革先河,并在海洋领域开启对外合作,先后成立三大石油总公司,实现了石油工业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重大转变。随着“利改税”政策的推进和完善,石油企业实现了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由过去的行政机关附属转变为真正的企业。随着中国加入WTO,民营、外资等各类企业积极进入石油石化行业,行业开放和市场化改革也进入了新阶段。

伴随着逐渐加快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石油行业市场化多元化竞争格局日渐清晰,从最初由国资独大发展为后来的国资与民资并行,再到如今的外资扩张,呈现三足鼎立格局。从炼油规模和势力看,继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之后,地方炼厂已成为第三大炼油势力,并逐步推动自身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从零售市场看,也已形成“国企、外企、民企”三足鼎立局面。随着2018年首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配额与去年相比增加76%,32家地方炼厂获得超过0.9亿吨的配额,占总量75%,加油站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竞争格局的变化,促使成品油市场竞争策略从低秩序进入高秩序,说明靠单一产品、单一营销模式竞争的时代逐渐远去,品牌和服务成为竞争的主要着力点。一方面,市场需求由单一向多元发展,也正推动着加油站行业从供给侧主导向需求侧主导转变,加油站经营者面临着从提升产品质量到丰富消费文化的转型压力,综合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将成为消费者的新选择;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商的进入,营销模式从传统货架转为线上线下,“智慧化”营销、精准营销的兴起,正将油品销售的终端定义延伸到新的层面。由此,我国石油企业应积极寻求成品油资源的稳定渠道,推进智慧加油站建设,丰富、优化非油产品和服务,同时加强对优质站点的争取与控制,大力推进特许、参股等多种灵活的加油站经营模式。

价格之变:趋近市场化

定价机制改革逐步推进。改革开放之后,为适应市场改革,国务院于1981年出台石油产量包干政策,规定以一亿吨为产量包干基数,超过一亿吨的产油可按国际油价在国内外市场销售,1998年《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是我国原油成品油价格体制的一项重大举措,国内原油和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正式接轨,开启了成品油价格市场化的加速进程,价格改革包括挂靠原油期货、缩短调价周期、规定原油价格综合变化率和原油价格变化幅度四个方面。随着国情变化,在循序渐进中不断调整适应成品油市场发展的定价方式,油价调整周期不断缩短,与国际上原油价格接轨程度不断增强,体现出逐步接近市场定价的特征。在调整定价方式的同时,国家也同步推出了成品油税制改革、相关行业补贴机制等相应的综合配套措施,以保障改革的顺利实施。

●●成品油市场与国家40年来改革开放一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供图/视觉中国

调价常态化。成品油价格市场改革以来,调价频率逐步变快,调价更加平稳。2013年至今,成品油调价整体呈“降-升-降”“W型”频繁波动走势。2015年最为频繁,共调价19次,2016年上半年受“地板价”影响出现7次调价搁浅,2017年价格调整“十一涨六跌八搁浅”,总体上升,国内大部分地区汽柴油价从2013年的“7元”降至“6元”水平。截至到2018年10月,油价调整总体呈“V”型走势,2018年累计汽油价格上调每吨1475元,柴油价格上调每吨1410元,国内成品油价重新跨入“7元”时代,加油站自主定价更加频繁。

价格现代化市场日趋完善。我国原油期货于2018年3月26日正式在上海能源交易所挂牌。原油期货上市,可以使我国石油供需状况有更加直观的反映,表明我国石油现代化市场建设更加完善。原油期货上市以来整体运行平稳并受到境外市场高度关注,市场参与者稳步增加,各业务环节运作衔接顺畅。一个良好的原油期货交易市场,能够通过市场发现价格,对成品油价格的市场化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面对挑战进一步放开

改革开放四十年至今,成品油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为能源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深耕发展,成品油市场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一是油品产能过剩,终端市场放开,市场竞争升级;二是消费需求多元化升级,引领成品油终端发展模式转变;三是互联网+的应用,实现了产业边界壁垒的消融,而出现更多的跨界竞争,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四是,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必将形成成品油经营行业潜在的危机,节能、环保、安全与社会稳定性风险加大。

由此,在政策法规方面,我国将把《石油法》的制定提上日程,完善《反垄断法》中关于石油企业垄断的具体规定,完善各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的协调与对接,借鉴国际储备法律,积极推动石油储备立法,明确储备目标、主体、监督管理机制和责任制度;完善税收征管政策,加大偷漏税的惩罚力度,形成科学的补贴政策;

在市场准入方面,继续推动流通市场机制改革,逐步放开成品油进出口的企业资质限制,在成品油供应方面,进一步放开炼油与进口行业,引进外资,取消企业中的外资股权限制,降低对非国营贸易企业的进口限定;

在市场主体方面,应加快完善石油全产业链改革,适度拓展油气勘探市场,变更登记制为招标制度,促进油气来源多元化,规范原油进口管理,进一步增加原油进口配额,完善石油市场准入标准,引进不同市场竞争主体。

在成品油定价机制上,充分利用期货交易行业协会、政府和期货交易所之间的联系,不断完善中国原油期货建设,密切关注国际石油价格市场变化,抓住时机放开成品油价格。

未来任重而道远。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时期,只有准确研究和把握未来成品油市场的发展趋势,既要将宏观经济趋势聚焦于成品油细分市场的供求关系演变,也要将油品行业放大于社会变革进步的历史过程。未来,成品油行业进一步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其零售终端的转型发展是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成品油加油站市场化
成品油管道运行优化的研究进展
周末加油站
周末加油站(Ⅲ)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加油站
羌绣市场化发展对策研究
石油成品油销售业务发展的一些思考
超级加油站
供方体制应尽快走向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