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瑞死于封闭

2018-02-19吕尔欣

当代旅游 2018年8期
关键词:孤儿性格

摘要:英国小说家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塑造的菲利普和中国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贾瑞,两个人物形象出身和所处家庭环境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然而命运迥异。本文旨在比较这两个“孤儿”所受的家庭教育、经历和性格形成,找出“迥异”的原因。

关键词:孤儿;性格;迥异

英国小说家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塑造的菲利普和中国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的贾瑞是两个起点相似却终点截然相反的形象。孤儿菲利普始终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之中,从性格的幼年时期走向成熟,经历了心理、身体与思想上的成长与蜕变,他活下来了。孤儿贾瑞思想僵化,浑浑噩噩,性格几乎一成不变,他死了。他们的人生旅程有何不同会引起这样大的变化?

一、家庭教育

从家庭教育的维度来看。菲利普所受的家庭教育几乎都来自于冷酷的伯父和几本教义的经典,也就是说除了教条式的管教,别无其他贾府的家庭教育的维度比较多,分为纵向教育和横向教育。纵向教育很容易理解,指的是长辈对晚辈的管教,无论是贾政对贾宝玉,还是贾代儒对贾瑞都属于这个维度。横向教育就包括了同辈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互相学习,林黛玉对香菱就是如此。

從教育内容看。菲利普的伯父把这个内心敏感脆弱的孩子送去寄宿制学校,让他学习神学,使他饱尝羞辱与痛苦。相对而言,贾府这样一个封建世家的家庭教育内容就要丰富很多,且很有系统性。它包括了文化知识及礼仪训练。文化知识自然是指去私塾上课。

从教育方法看。菲利普伯父的教育方法总是不近人情的呵斥,排斥了一切有温情的东西。比如在菲利普的母亲去世之后,他立刻赶走了能够把母亲般温暖给予年幼的菲利普的女仆,只是不想再付一份工钱。在他心里,现实省下的钱比虚无缥缈的母性温暖来得重要得多。菲利普在母亲去世后又失去了爱他的女仆的照顾,在他的生活中所得到的母爱滋润少得可怜。在他幼年生活中唯一的一抹亮色只有女仆玛丽安,因为她在菲利普午睡醒后给了他一吻,这一吻使他终身难忘。上学也完全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只能按照他给选的路去走。可能是因为当时男尊女卑,女性受不到好的教育,缺乏见识的缘故,天性善良的伯母不知道怎样保护这个幼年丧母的孩子,缺乏爱的能力,只能保证孩子吃饱穿暖。

贾家的教育方法也没高明到哪里去。男性长辈对孩子一言不合就是打骂,女性长辈们则负责无原则的溺爱。贾代儒对贾瑞的管教非打即骂,弄不好还外加个罚跪背书。祖父不把这个二十五六岁的成年男子的正常生理和社会需求当回事情,贾瑞的祖母拗不过祖父,每每挨打就会阻拦,但最终都阻拦不住。因此,祖母也是只能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好饭好菜地伺候着孙子。换而言之,没人当贾瑞成人看,也没人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两个孤儿都因为缺少父爱,没了方向性,或叛逆或浑浑噩噩;也因为没了母爱,自卑畏缩。在父权压迫之下,他们在自身独立发展中越走越远,后者甚至走向毁灭。

长辈教育的绝对权威性。在菲利普的童年,他的伯父凯利牧师也非常具有权威,当他的母亲死去之后,菲利普像救命稻草一样要伯父带上对她像母亲一样的女仆,遭到了伯父的断然拒绝,没有商量的余地。凯利牧师基本上就是个冷血动物,死板僵硬,除了祷告,并不知道给孩子多少学习和生活的方向。所以,在菲利普的童年,他除了每天跟着伯父来回于教堂,过着机械呆板的生活,其余时间并没有多少乐趣可言。

贾府的男性长辈对孩子的管教也是威严有余,温情不足。贾珍训儿子的方式是让仆人公然啐儿子的脸。一本正经的贾政从宝玉抓周开始,就给他下了将来是酒色之徒的断言。父子俩对于世界的看法和行为处处矛盾,以至于在贾环的挑唆之下,贾政差一点把贾宝玉打死。贾代儒更是可笑,他只知道用知识去浇灌孩子,但没意识到知道孩子也是个独立的个体,他既不尊重人的发展规律,也不循循善诱。在他的严加管教之下,孙子贾瑞非但没有成为栋梁之材,反而成了整部红楼梦里最难堪的人物。不管是贾政还是贾代儒,他们对待孩子都没能够实现因材施教,用严苛代替了爱。

由此可见,菲利普和贾瑞的家庭教育并没有多大的差异,这不是造成他们命运迥异的根本原因。

二、人物性格塑造的要素及结构方式

菲利普的性格是一个由多种对立的元素组成的复杂结构,而且相对而言,动态而开放。毛姆始终让菲利普的性格处于运动和开放的状态中,把菲利普放在多种多样的典型环境中,写出了他性格的随机性和变通性,这样就凸显出他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他的性格开放性和家庭状况的变迁同步发展,充分体现了个体和整体之间互相依存和互相作用的关系。他幼年失去双亲这一重大事件直接影响了他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但是他的抗争又加速了他面对的封建时代末期向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分崩离析。他在未成年时依附于封建家庭,软弱、孤独;离开家庭求学后,家庭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依旧存在——他自卑感爆棚,偏激、固执。一直到他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他才摆脱了原生家庭带来的枷锁,成为独立自主、有担当的男人。他从软弱无能到独立自主的性格发展历程印上了明显的时间轨迹。

这是因为《人性的枷锁》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只有经受过了身心的痛苦考验之后,才可以从风俗文化上被认定是成人。这个理念有一点像中国传统的“天将降于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理念。在此过程中,不仅仅呈现出主人公年纪增长,更重要的是其精神世界的开拓与转变。小说中它展示的是当时社会的现状,并给读者带来无限的思考价值。因此菲利普始终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之中,从性格的幼年时期走向成熟经历了心理、身体与思想上的成长与蜕变。菲利普性格的开放性也表现在他会因人因事而异,呈现出不同的性格表象。他的几个情人给他带来或喜或悲的经历,都对他的成长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代表着他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

而在《红楼梦》里,对人物提出的都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道德告诫。因此,贾瑞的社会意义和审美功能就不那么强。与之相对照的菲利普,其系统性、功能性比贾瑞要高超得多。贾瑞的性格结构比较单一,平时忙于吃酒赌钱,欺软怕硬且贪小怕事。但是贾瑞又传递出了家族没落的社会关系信号。因为他的悲剧是王纲瓦解,道德大废,封建礼教全面土崩瓦解的象征。不得不说,贾瑞这一人物形象存在于贾府的大环境中,是比较僵化而缺乏变化的,一直都是淫荡而猥琐的。这体现出我国传统儒家思想中推崇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念,因此在文学创作中会采用知性的思维方式,因而人物性格往往会脸谱化。在很多名著中,大多数人物非此即彼,要么好要么坏,只有性格缺乏变化、一成不变。

相比而言,菲利普这一人物形象谈不上有多崇高,也谈不上有多渺小,只是一个才貌平庸、家境平常的人的发展历程。他的性格是对立统一的矛盾集合体。因为他的性格是不断运动开放的,这样他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处于不停歇的自主运动之中,既表现出空间上的无限延伸,又表现出时间面上的历史发展。他向我们昭示着菲利普和所有的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命运,还有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情感,都是在朝着对立统一的方向转化。换而言之,也就是朝着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历史趋势而发展。在大环境中,人们的性格发展历程才是生动而真实的。像这样丰富多彩的人物,如果想要用中国传统文学知性的分析方法来概括是很困难的。我们只能用理性的辩证思维去认知它们,把它们看作是对立又统一的复杂系统,这样才能洞悉他们多姿多彩的性格内涵。成长小说的含义很充分的体现了在《人性的枷锁》一部艺术作品中,人物性格结构的要素越丰富越复杂,它的系统功能就越强大,审美效应就越广泛。因而我们必须遵循性格发展的规律,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对象,把握他的成长脉络,从而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审美效应。

从贾瑞到菲利普,走过了一条从相对封闭到相对开放的心路历程,也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生产方式在文艺创作的折射。

三、揭示了不同的哲学思想

菲利普表现出来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虽然有失偏颇,也缺乏对社会责任的考量,更缺乏对内心世界和外在环境相互关系的深入认识。但是他写出了生命最真切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只有在他自己内心,而并不在别人的眼中是否幸福。成功也好痛苦也好,成败都只在自己心中。当一个人内心并不丰盈也不快乐的时候,又谈何社会责任和历史价值呢?这种真切造就了毛姆是“二流作家中的第一名”。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经典的育儿哲学宝典,四大家族中成长的成败例子比比皆是。而对于贾瑞,他难堪的一生在于风月宝鉴的出现为世人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认识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且要以发展眼光全面正确的认识万事万物,这样才不会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应该说这样一种观点出现在封建时代的一部作品里是非常成熟而且高超的。

同樣是孤儿,同样受呆板的教育,一个性格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而这变化发展又符合社会趋势,社会也就给了他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一个性格僵化无变,随着封建礼教的崩溃,成为殉葬品也就很必然的了!“适者生存”在这里也得到了体现。

参考文献:

[1]吴立昌.精神分析与中西文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2] 张雪梅.试论《红楼梦》不同教育方法观的演绎 [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3):40.

[3]芮渝萍,刘春慧.成长小说:一种解读美国文学的新视点[J].宁波大学学报,2005(1).

作者介绍:

吕尔欣(1976-),汉族,副教授。

猜你喜欢

孤儿性格
荥阳市关工委开展 2020年春季孤儿巡访暨“爱心红包”项目
清单
赵氏孤儿
网络晒照突显性格
梦鸟
孤儿儿子疯子爹
性格描绘词
性格描绘词
12星座“吃”出性格
儿童村·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