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演进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迁的历史考察
2018-02-19张文静
摘要:学科分化与综合是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迁的内在逻辑,是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主要动力。当学科呈现分化状态时,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相应呈现分化状态,即基层学术组织数量较多,各自为治;当学科呈现综合趋势时,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则呈现整合状态,即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跨度较大、相互间合作较多,或产生新的跨学科组织。总体而言,学科的演进经历了混沌综合——知识专门化与学科分化——学科高度分化基础上的综合三个阶段,呈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与此相适应,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经历了学者行会模式——讲座制模式——系科制模式。
关键词: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学科逻辑;学者行会;讲座制;系科制
高深学问是大学产生和维系的根本,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而学科则是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演变的内在逻辑。国内外学者通常在认识论、社会学和组织学三种意义上使用“学科”(discipline)一词。本文从知识论意义上的“学科”,即学科是一种知识体系、分支或研究范围,来探讨学科的演进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演进的关系。研究发现,当知识呈现精细化和专门化、学科呈现分化状态时,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相应呈现分化状态,即基层学术组织数量较多,各自为治;当知识和学科呈现综合趋势时,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则呈现整合状态,即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跨度较大、相互间合作较多,或产生新的跨学科组织。总体而言,学科的演进经历了混沌综合——知识专门化与学科分化——学科高度分化基础上的综合三个阶段,呈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与此相适应,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经历了学者行会模式——讲座制模式——系科制模式。
一、学科混沌综合与学者行会模式的初创
中世纪,欧洲处于教会的严密控制之下,教会开办了很多学校对其信徒进行文化知识的启蒙,以便使其更好地理解基督教教义,由此,神学成为当时唯一的知识。
随着世俗力量的增强,皇权有所发展,并与教权展开了权力的争夺。教会为保持其优势地位、巩固其统治,将苏格拉底等人的哲学思想纳入知识传授范围,强调对逻辑和理智的培养,希望以此来实现基督教信仰的灌输和培养。在此背景下,哲学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其始终是为神学服务,处于尴尬的从属地位。
到11、12世纪,出现了科学史上的中兴,正如涂尔干所言,“在这个时期,欧洲各民族都出现了真正的思想欢腾……其重要性也绝不比日后在16世纪发生的那场复兴运动逊色”。这一时期,古希腊传统的自然哲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数学、天文学、建筑学等也出现了萌芽。而知识的中兴和学科的出现为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减少教权及世俗皇权对自身的迫害,中世纪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借鉴了当时行会的成员准入和接纳制度,正如涂尔干所言,巴黎大学诞生之初仅是一群人的集合,而不是一组讲授科目的集合,教师之间的连带关系远远高于科目之间的连带关系,后者是由前者派生出来的,任何人如果想要授课,都必须先跟从其他某位教师上课,并且必须达到一定的期限要求,大约五到七年不等。
当时,人们掌握的知识总量较少,尚处于混沌的知识融合时期,与此相适应,中世纪大学初创时期,强调向学生传授全部的人类知识和学问,发展其智慧,而不强调学生具体掌握的知识和知识门类的数量。但是,即便当时知识总量较少,要掌握全部知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也非常困难。中世纪大学的教师,在知识讲授和传播中,随意性较大,导致学生难以有效掌握知识。后来,他们按照一定的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出现了以知识分类为基础的课程讲授的分工,由一名教师指导几名学生进行简单的记诵、辩论等。可见,这一时期简单地以知识分类为基础进行教學,是与当时学科混沌融合、尚未专业化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学者行会模式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学科的发展。
二、学科分化与讲座制的出现
16世纪到19世纪是近代自然科学逐渐发育的时期,也是知识专门化和学科逐渐分化的时期。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使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得以宣扬,人们开始脱离宗教的桎梏将视线转向了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和解释,天文学、数学、生物学等有了初步的发展。而工业革命的出现,促发了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关注和探究,加速了知识和学科的分化,进而促进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更迭。
18世纪60年代,受工业革命的影响,科学知识广泛进入大学课程,并开设了自然科学讲座。到18世纪中后期,剑桥大学设立了化学、天文、解剖学、植物学、几何学等课程,牛津大学也先后设立了植物学、实验哲学、临床医学等,而19世纪后期,牛津大学等又增设了造船、化工、电子工程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课程内容。这一时期,知识出现了集群式爆发,日益精细化、专门化,自然科学知识逐渐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进入了学科分化时期。
面对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以及学科的专门化和精细化,学者行会模式难以进行有效教学。“在从前的大学文学院,每位教师须负责教授所有学科或课程,如今,几门学科已设讲座,由讲座专门讲授”。讲座的出现,适应了学科的专门化和精细化要求,提高了知识生产的专门化水平,逐渐成为当时最普遍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形式,成为一种固定的学术建制。一个讲座往往代表着一个学科方向,是大学的教学、科研、财务、人事、行政的基层单位。在传统的欧洲大陆国家的大学中,讲座一直是其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基层学术组织。
与当时学科分化、知识蓬勃发展相适应,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也呈现分化状态,具体表现为大学内部讲座数量众多,且其往往以某个具体的研究领域为基础设置讲座,讲座各自为治,讲座与讲座之间往往老死不相往来。讲座制盛行的德国,整个高教系统内一度出现了960个讲座(或研究所),仅仅洪堡大学就有169个讲座(或研究所)。
当时最具代表性的柏林大学在神学、医学、化学、、数学等诸多学科设立了为数众多的讲座,讲座教授则由当时世界各国在该领域最为杰出的学者担任, “在选择教授人选时,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地区的考虑,不是同事个人的好恶,不是社会交往能力或口才好坏,也不是笔头或教课能力,而是研究工作及其成果的独创性”。讲座制的突出优势在于讲座教授垄断了讲座内部的各项权力,全权负责本讲座的学生录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遴选、考试安排、学位授予、人员延聘、科学研究等事务,在德国,讲座教授甚至可以绕过大学层面直接与教育部对话,获取教育部的经费资助。
讲座这一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成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适应了学科分化和精细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学科的纵深化发展,有利于深入认识事物,促进了一批新兴学科的出现。讲座制更为根本的意义在于,通过赋予讲座教授处理各项事务的权力,讲座高度自治,从而充分保证了教师的教学自由和科学研究自由,使大学充满了活力。
三、学科高度分化基础上的学科综合与系科制的诞生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迎来了科学与技术相融合的新时代,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成为现代科学发展的鲜明特征。一方面,学科进一步分化,分门别类的研究较之以前更为精细和深入;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融,学科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学科由离散状态向集约状态过渡,形成了学科交叉、融合的网状结构,出现了数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断学科以及信息科学、环境科学、航天科学等交叉学科,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呈现出高度综合的特点。
在这一背景下,讲座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第一,由于知识和学科的迅猛发展以及学生规模的扩张,大学一再增设讲座依然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第二,各讲座教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过于狭窄,不利于知识的融合和学科的交流;第三,讲座内容相互重叠,造成相当程度的资源浪费;第四,各讲座拥有相当大的自治权,各自为治,悬空了大学的总体目标;第五,讲座教授大权独揽,往往造成讲座的纠错能力薄弱。系科制即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并迅速取代讲座制而成为一种更适应学科发展趋势的新型组织形式。
系科制初创于美国,1825年哈佛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按照一级学科将相互关联的学科进行划分,成立了系,如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数学系等,大大扩展了原有讲座所涵盖的学科领域。到1900年,系已经在美国大学中占据了稳固的地位,成为美国大学中最为普遍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到20世纪60、70年代,欧洲大陆国家也由较少的系科取代了繁杂众多的讲座,实现了由讲座制向系科制的转变。与当时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也呈现分治而又整合的状态。系科制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组织教学、科研,拓宽了学科发展的范围,内部下辖研究所、教研室、讲座等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打破了讲座制之下各讲座之间的藩篱,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发展至20世纪,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出现了高度综合的特征,各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单纯依靠某一学科的视角难以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多个学科联合攻关,由此在系科之外,又出现了研究(工程)中心、科技平台(基地)、学术集群等跨学科组织与系科并存。
总体来说,系科制产生后,不再依据讲座教授等学术权威的研究领域设置基层学术组织,而是更倾向于根据学科发展本身的需求设置基层学术组织,很大程度上客服了讲座制的狭隘性,使学科分布更为合理,增进了学科内部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反过来又更好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四、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迁的逻辑反思
通过对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迁历史的梳理可以发现,学科分化与综合是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迁的内在逻辑,是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主要动力。
中世纪大学时期,神学是当时最主要的学科,甚至一度成为唯一的学科,古希腊传统的自然哲学、文学、医学等是依赖于神学的存在而存在的,是神学的婢女,尚未成为獨立的学科,知识和学科处于混沌综合状态,相应地,学者行会这一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也呈现尚未分化的状态。这一时期的大学主要为教会所控制,追求全部的人类知识、发展智慧,以便更好地理解基督教教义,培养神职人员,是大学的主要职责,而学者行会则顺应这一需求,按照大的知识分类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所有知识。
16至19世纪,自然科学蓬勃发展,天文学、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解剖学、植物学、地质学等学科摆脱神学的控制,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学科发展呈现高度专门化、精细化发展状态,学科高度分化。与此相适应,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也发生了变化,大学设置了数量众多的讲座,并聘请了知名学者任讲座教授,对学科的具体领域进行研究和教学。讲座制这一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呈现高度分化且高度自治的状态,讲座之间壁垒分隔,很少进行交流与合作。
20世纪以来,一方面,学科进一步分化,更为专门化、精细化,另一方面,学科之间出现了交叉融合的趋势。这种情形下,讲座制这一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因其分化严重、壁垒森严,难以适应学科发展,逐渐被系科制所取代。系科制以一级学科为基础整合教学和科研力量,且萌生出许多新型跨学科组织,拓宽了学科发展范围,加深了学科内部以及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展现出蓬勃的生机,激发了大学的生命力和学术活力。
参考文献:
[1][法]爱弥儿·涂尔干著,李康译.教育思想的演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5.
[2] [法]爱弥儿·涂尔干著,李康译.教育思想的演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2.
[3] [法]爱弥儿·涂尔干著,李康译.教育思想的演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12.
[4] 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8.
[5]符明娟.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71.
[6]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11.
作者介绍:
张文静(1982— ),女,山东潍坊人,江汉大学助理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教育政策分析、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项目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13YJC8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