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禅一味 以清吾心
——“十八罗汉组壶”创作谈

2018-02-19沈锡芬

江苏陶瓷 2018年6期
关键词:行笔线描佛教文化

沈锡芬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文化与佛教文化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佛教自东汉由印度传入我国,其思想与文化对我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及民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深入人心。产生这种深远影响的主要原因是佛教文化中的修身养性主旨,可使人们去烦涤忧,从而得到心灵上的净化和安乐。而茶文化、壶文化同样具备这一功能,故历代文人都有“茶禅一味”之说。

宜兴紫砂壶与佛教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宜兴紫砂的鼻祖,除有实物遗存的供春外,还有一位就是传说中的“金沙寺僧”。据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记载:“相传壶土初出时,先有异僧经行村落,日呼曰:‘卖富贵土。’人群嗤之。僧曰:‘贵不欲买,买富如何?’因引村叟,指山中产土之穴,去。经及发之,果备五色,灿若披锦。”这一传说,道出了紫砂五色土的由来,紫砂五色土是佛(异僧)赐予宜兴人民富贵的善举,宜兴紫砂文化的产生及发展也由此而始。

唐代的著名高僧从谂,常往河北省赵州观音寺,他把“吃茶去”作为修行的偈语,流传甚广。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有咏茶绝句:“七碗受至味,一壶得其味。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说明真正的禅宗修养,不是高深莫测的修行过程,恰恰是要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修炼。由于对茶与禅之间的关系的深刻了解,我设计创作了“十八罗汉组壶”。选用了十八把梨形壶,用紫砂的段泥、土黄泥、红泥、绿泥、黑泥等,用彩绘的装饰手法,一壶一像,把十八罗汉的线描像绘在紫砂壶上,壶的另一面则刻了“茶禅一味”四字。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意译上有三层解释,一说是可以帮助人们去除生活中的一切烦恼;二说是可以接受天地间的人天供养;三说是可以帮助人不再受轮回之苦。成罗汉者皆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已脱了生死,证入涅槃(归真返本)。“十八”是一个吉数,中国古代文人喜用“十八”这个数,如十八学士、十八般兵器等。目前所知道的最早出现的十八罗汉像为五代的张玄及贯休所绘,宋代的苏东坡曾分别为他们所绘的十八罗汉像题十八首赞。杭州飞来峰金光洞中刻在石床上的十八罗汉像,也是宋代的作品。元代以后,各地、各寺院的大殿中多供有十八罗汉,在民间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十八罗汉的题材能广受欢迎,其原因是每尊罗汉都有它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吉祥寓意。如欢喜罗汉,意为把妖魔除尽,玉宇澄清,扬手欢庆,心花怒放;举钵罗汉,意为托钵福利世人,为众生降福;过江罗汉,意为身负经卷,跋山涉水,不辞辛劳,普渡众生;挖耳罗汉,意为闲逸自得,怡神通窍,妙趣横生,意味盎然等等。“十八罗汉组壶”,表达的是茶禅一味的文人意趣,使人心清、使人神怡。它使人放松心情,使人在繁忙之中觅得空闲,享受一下安闲、自在的生活,使人们充满了活力,可以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十八罗汉,各人的神态不同,所依的环境各异,有降龙、伏虎、看门、静坐、沉思、长眉、挖耳、探手、托塔、举钵、开心、欢喜、笑狮、骑象、坐鹿、过江、芭蕉、布袋。绘制十八罗汉像必须有传统的依据,这就是五代贯休的十八罗汉像,还必须掌握中国画的线描技法。在唐代以前就有人物十八描之说,有游丝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柳叶描、枯柴描等十八种,后人见它们过于繁复,把它们归纳为三大类。一是游丝描,它行笔慢、速度匀,线型变化不大;二是柳叶描,它行笔快、变化多,压力都在线条的中段,形成线条的粗细变化;三是减笔描,其特点是行笔快,且多用侧锋,压力集中在线的一端,线型变化大。彩绘十八罗汉时,大多数采用的是前两种线描技法。

在壶上泥绘,不同于在宣纸上作画,笔尖的存泥量少,必须全神贯注细描慢行,特别要注意线的连贯性及表达形象的准确性,如面部表情的表达,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要把每个罗汉的头部特征描述出来,如宽额、深眼、隆鼻、阔嘴、长耳等。衣纹的线条则需行云流水,要描画得既飘逸又遒劲,线条的转折既圆润又厚重。五代贯休的十八罗汉像,其夸张变形的技法用得出神入化,与凡人凡相有别,彩绘时要把这一特征传承下来。画一幅画,要做到情景交融,作为人物画的布景也十分重要,它对人物的神态特征起到烘托的作用,衬托出人物的心境、心态。如“伏虎罗汉图”,是罗汉与虎共处,他以己物饲虎,使猛虎受到感化,而不是以武力压伏。所以要把猛虎画得温驯一点,它作为陪衬,是伏虎罗汉配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人物服务的,以衬托伏虎罗汉慈善的形象。对背景的经营位置也要合理安排,不能喧宾夺主,整个画面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不可把画面塞得过满。以简胜繁,历来是中国画的一大特点。

在紫砂壶上泥绘,对各种色泥烧成后色彩的变化要做到心中有数。开始的时候,要先在试片上上色,然后入窑烧制,烧成后对色彩的变化就一目了然,对必须掌握的烧成温度也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到色彩为形象服务,色彩用得好,画面就更生动自然,也使人赏心悦目。

猜你喜欢

行笔线描佛教文化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中)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直觉为舵 意象为帆——儿童直觉线描的“意象”表现教学实践
增设美术课堂线描小练习的实践与思考
李婷婷油画及国画作品选登
线描画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从佛教文化中汲取精进的智慧
佛教文化研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