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问题与方法*

2018-02-19方长安

学术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文学史新诗语境

方长安

中国现代新诗从发生那一天开始,就借助现代传媒走向读者,被读者阅读批评,读者的阅读反应又通过传媒反馈给诗人,影响着诗人的创作走向与诗学建构。现代新诗创作发展史与传播接受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者构成动态的发展关系,现代新诗的诸多品格与现代传媒、传播空间直接相关。但是,长期以来的现代新诗研究主要是从创作思潮、流派发展、诗人个性、文本特征等层面展开,很少有人从传播接受维度研究新诗发展史、诗学建构史,传播接受研究意识淡薄,以至于传播接受文献的搜集、整理未能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迄今为止尚无一部系统的中国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资料,严重制约着对新诗创作历史的认识,影响着对新诗审美品格生成的认识,在这个意义上,系统搜集、整理与集成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是新诗研究领域迫在眉睫的学术工程。

近百年里,新诗传播领域文献无以计数,哪些属于我们所说的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呢?这与传播对象、传播时段、传播效果等密切相关。传播对象是中国现代新诗,即1917—1949年间的新诗;传播时段是1917—2017年,刚好一百年;具体文献有新诗手稿、新诗通讯、新诗广告、新诗动态、新诗创作谈、读者来信、新诗批评、新诗研究文章、新诗别集、新诗总集、新诗序跋、文学史著中的新诗章节、新诗史著、新诗研究论著、新诗导读本、新诗学位论文、新诗教材、新诗朗诵光盘、新诗歌曲磁带、新诗词典、新诗人年谱、新诗编年史、新诗书目索引,等等。这些文献,有些是诗人层面的,是诗人的诗学表白与宣传;有些是专业读者层面的,是一种理论思考与话语倡导;有些是大众读者的阅读感言。有些直接参与了新诗的历史进程,影响了新诗的发展走向,推进了新诗品格的生成;有些则是事实追叙与研究,是相对客观的陈述,未能影响新诗自身的发展。有的篇幅简短,只言片语;有的则属于鸿篇巨著。有的是宣传广告,煽情文体,标题党;有的则是客观言说,理性分析。有的属于诗歌作品,有的则是理论文章……凡此种种,特点各异。面对这些繁复的文献,我们集成的依据是“传播接受性”,即它们既要具备传播性,又必须具有接受性,二者缺一不可。

新诗传播接受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传播接受文献散落于不同的期刊、书籍等载体,浩如烟海,搜集、集成工作相当艰难、复杂,那么现有的文献汇编基础如何?存在哪些重要的问题?究竟应该如何搜集、集成?应采用怎样的集成思路、方法?集成文献的价值何在?

一、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基础与问题

迄今为止,学界尚无专门的中国现代新诗传播接受类集成性文献资料汇编,但是,百年来不同年代里创作界和研究界从不同的目的出发,辑录了一些专题性的新诗资料,其中包括很多现代新诗传播接受类资料,为进一步集成中国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些专题性的资料主要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民国时期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之《诗集》《建设理论集》《史料索引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出版公司,1935年),有新时期推出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之《诗集》《文学理论集》(2卷)、《史料索引集》(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1989年)和《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之《诗卷》《文学理论卷》(2卷)、《史料索引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1994年)。《中国新诗总系》之《理论卷》《史料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是新世纪出版的颇有学术价值的新诗理论和史料文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持编辑并由多家出版社自1982年起陆续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运动﹑论争﹑社团资料丛书》《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资料丛书》《中国现代文学书刊资料丛书》,非常珍贵,为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工作提供了大量史料。杨匡汉、刘福春编辑的《中国现代诗论》在研究界影响很大,而《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诗歌卷》、a刘福春:《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诗歌卷》,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中国新诗书刊总目》,b刘福春:《中国新诗书刊总目》,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则提供了丰富的新诗文献信息。陈绍伟的《中国新诗集序跋选(一九一八—一九四九)》,c陈绍伟:《中国新诗集序跋选(一九一八—一九四九)》,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属于序跋文献汇编,相当珍贵。吴俊、李今、刘晓丽、王彬彬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上中下)》,d吴俊、李今、刘晓丽、王彬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上中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相对于以前这类书籍,收录内容更为丰富。於可训等主编的《中国文学编年史·现代卷》,e於可训等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现代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钱理群、吴福辉、陈子善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f钱理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915—192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刘勇、李怡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g刘勇、李怡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年。等,以编年形式全面展示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进程。它们都重视材料的发掘、搜集与运用,其中新诗部分就有许多属于新诗传播接受类文献。还有刘福春、李怡主编的《民国文学珍稀文献集成·第1辑·新诗旧集影印丛编(1—50册)》,h刘福春、李怡主编:《民国文学珍稀文献集成·第1辑 新诗旧集影印丛编(1—50册)》,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6年。以影印方式呈现一批民国版新诗集,这些诗集都属于具有传播性和接受性的文献。

它们大体上可以分为 “诗集”“文学大系”“新诗批评研究资料”“文学史、新诗史”“纪事、编年史”“年谱、评传”“工具书”以及“报刊杂志”等类型。“诗集”既是编者选择、接受新诗的结果,又是新诗作品进一步被传播接受的主要方式,所以其目录、序跋、出版信息等是需要集成的重要内容。“文学大系”是文献汇编,其中的新诗作品卷、理论卷、史料卷等属于辑录对象。“新诗批评、研究资料”主要包括新诗批评、研究方面的单篇文章和资料汇编,单篇中有一些是我们需要全文集成的对象,资料汇编则是对单篇的辑录、集成,是我们经过校勘可以直接使用的文献资料。“文学史、新诗史”展示了作为专业读者的史家接受、叙述、定位新诗的情形;“纪事、编年史”“年谱、评传”和“工具书”按时间顺序较为完整地记录了诗人创作活动、诗歌事件、新诗作品发表、新诗集和诗论著作出版等历史信息,为查询、搜集新诗传播接受文献资料提供了多种线索,是需要重点参考的文献资料。“报刊杂志”虽然不属于直接的文献,但却是新诗传播与接受的重要媒介,是我们拉网式查找原始文献的地方。

这些书籍对我们查寻、搜集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具有重要的使用和参考价值,是系统集成工作的重要基础,但从专题性、集成性角度看,尚存在下列问题,无法满足研究的需要。一是大量的新诗传播接受文献仍散落在最初刊发的期刊、书籍里,未被收录,既有的不同类型的资料汇编里属于新诗传播接受类的文献加在一起,也只占全部新诗传播接受文献的很小部分,远远不能满足新诗传播接受研究的需要;而且随着早期纸媒的朽化,那些仍散落在原发刊物里的文献面临着丢失的危险,将它们收集起来,集成为专题性资料,已迫在眉睫。二是既有的各种主题的全文资料汇编,都属于专题性的,虽为研究者提供了查阅的方便,但它们使许多无法纳入自己主题的文献被遗漏。而且那些主题性汇编资料有的主题也过于单一,如序跋类、单个诗人研究资料等,且都是“选集”,文献收录不全;有的主题过泛,如《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国新诗总系》既包括新诗作品,又包括理论文献和史料,虽然相当程度上呈现了新诗发展史,但从读者传播接受维度看,其中的传播接受类文献,数量仍然相当有限,且文献主题不分明。三是有些汇编资料,只有文献提要、历史数据和出版信息,例如新诗纪事、诗人年谱、新诗编年史等,为研究者提供了查阅文献的线索,但不是传播接受文献本身,且其中提及的很多全文文献,一般读者无法查找,无法满足研究者直接查阅的需要。四是百年现代新诗传播接受类文献,包括了一些诗歌作品本身,但既有的汇编资料没有明确标示哪些属于传播接受类作品,因而无法满足专题性的现代新诗传播接受研究的查阅需要。五是有些文献信息不可靠。从现有的汇编资料看,有些文献在不同汇编资料里,文句有出入,出版信息也有不同;有的编排格式不规范,信息不完整,让研究者无所适从。

所以,从史料保存和深化现代新诗史研究、诗学研究、现代诗人文化心理研究看,尤其是从专题性的现代新诗传播接受研究看,系统搜集、整理与集成中国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确实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语境与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类型、特征

中国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方面到底有多少文献?我们应该怎样将这些文献分门别类地全部收集起来,如何整理、校勘,以什么方式将它们汇编成系统而可信的集成性文献?这是富有挑战性的复杂系统的学术工程。一百年里,传播接受文献浩如烟海,为了不遗漏文献,应按编年顺序进行文献集成,具体言之,可以将100年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即1917—1937年,1938—1949年,1950—1976年,1977—2017年,划分的依据不是新诗创作特点,不是新诗发展规律,而是传播接受的外在语境。影响传播接受的因素很多,例如接受者的年龄、所属阶层、审美观念、趣味等等,但最重要的是外在社会语境。“五四”以降的中国社会语境力量非常大,强烈地制约着新诗的传播与接受。从一百年的语境特点看,1917—1937年最突出的特点是现代“启蒙性”,或曰启蒙语境;1938—1949年为“战争语境”;1950—1976年为“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语境”;1977—2017年为“改革、开放语境”。语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由政治生活、经济基础、文化潮流、价值观念、审美趣味等共同决定的历史场域,语境力量非常大,语境特点决定了四个时期的长短不同,决定了新诗传播接受特点不同,致使文献类型、特征各异。

(一)启蒙语境中的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类型、特征。1917年前后,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开始倡导、实验新诗,言说新诗,1917年《新青年》发表胡适的《白话诗八首》,被认为是中国新诗创作的开端,自此新诗成为重要的文化话题,新诗传播接受与新诗创作同步展开。本时期新诗传播最突出的特点是传播对象本身处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就是说新诗一边探索发展,一边被传播、接受。从传播途径、内容看,本时期新诗传播接受文献类型主要有:(1)杂志、报纸副刊以及校报上关于新诗的文章,如《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创造季刊》《文学旬刊》《美育》《读书杂志》《诗》《现代评论》《学生杂志》《开明》《希望月刊》《现代文学评论》《民国日报·觉悟》《民国日报·平民》《晨报副刊》等刊登的新诗通讯、新诗广告、读者来信、新诗评论等,文章篇幅比较短小。(2)新诗论文集、新诗著作,如胡怀琛的《诗学讨论集》(晓星书局 ,1924年),属于较早评论新诗、探讨新诗如何发展问题的文献;冯瘦菊的《新诗和新诗人》(大东书局,1929年)以欧洲诗歌革新历史和中国诗歌革新运动为背景,论述中国新诗和新诗人,视野开阔,将新诗人定位为创造者、天才者、大情人和平民诗人,是一本很有研究价值的著作;孙俍工编的《新诗作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25年),探索如何写诗的问题,具有代表性;草川未雨的《中国新诗坛的昨日今日和明日》(海音书局,1929年),站在自己所属社团立场,介绍新诗发展状况,客观上起到了传播新诗的作用。(3)文学史著中的新诗章节,如赵景深的《中国文学小史》(大光书局,1926年)在当时以至后来影响都很大;陈子展的《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太平洋书店,1930年)文学史视野开阔,个性突出;谭正璧的《新编中国文学史》(光明书局,1935年)以新的观念梳理中国文学历史,在中国文学史框架里论述新诗,使新诗获得历史合法性;凌独见的《新著国语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23年)从国语维度书写中国文学史,取舍诗人诗作,从国语运动、国语教育层面论述、传播新诗;苏雪林的《新文学研究》(国立武汉大学,1934年)借助于课堂传播新诗;吴文祺的《新文学概要》(亚细亚书局,1936年)里面也有不少新诗内容。(4)新诗选本之序、跋,如《尝试集·序》是以序跋形式传播早期新诗的经典文献;《新诗集·前言》(新诗社出版部,1920年)和朱自清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影响深远。这些新诗传播接受文献,出现于新诗发生、发展过程中,内容上多具有启蒙性,主要是人的启蒙和新诗观念启蒙,它们要么论证新诗发生的必然性、合法性,要么为新诗创作论,直接参与了新诗的倡导与理论建构,影响了新诗的历史进程,“当下性”“参与性”是其突出特征。

(二)战争语境中的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类型、特征。1938年中国进入战争状态,且一直延续到1949年,政治、经济、民生受战争制约,新诗创作与传播遭遇战争语境。这一时期被传播的对象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1917—1937年间的新诗,它们已经固定不变了,对于它们的言说、传播既意味着对新诗既有成就的总结,又表现为替发展中的新诗创作提供资源;二是1938—1949年处于发展中的新诗,也就是一边创作一边传播接受,传播接受与创作的关系更为直接一些。不仅如此,这一时期中国处于战争状态,国土被分割为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所以相对于上一时期,这一时期的文献更为复杂,“过去时态”和“进行时态”两种被传播诗歌导致文献分类、分级相当困难。这一时期的文献载体主要有报纸、杂志、书籍以及墙壁、唱片等,文献类型复杂。第一类是报纸、杂志上的新诗文献,诸如《文学》《文学杂志》《抗战文艺》《文艺先锋》《文艺阵地》《文艺春秋》《文艺复兴》《诗》《诗创造》《解放日报》《诗号角》《民族诗坛》《中国诗坛》《中国新诗》等上面刊登的新诗广告、读者来信、诗人读者通信、新诗漫谈、新诗评论、诗论等等,内容多为创作论。第二类是新诗论集方面的文献,如穆木天的《怎样学习诗歌》(生活书店,1938年),是从如何写诗的角度,传播新诗理念,朱湘的《现代诗家评》(三通书局,1941年)属于典型的新诗传播类文献,李广田的《诗的艺术》(开明书店,1943年)、废名的《谈新诗》(新民印书馆,1944年)、艾青的《诗论》(三户图书社,1942年)、胡风等的《论诗短札》(耕耘出版社,1947年)、朱光潜的《诗论》(国民图书出版社,1943年)、朱自清的《新诗杂话》(作家书屋,1947年)、阿垅的《人和诗》(上海书报杂志联合发行所,1949年)等等,它们多为从新诗发展史和自我写作经验维度论述新诗,构建现代诗学,或全书属于新诗传播接受类文献,或部分属于我们将集成的文献,诗学论是其重要特征。第三类是文学史著作包括新诗史著作方面的文献。这个时期著史之风比较盛行,与新诗相关的主要有蒲风的《现代中国诗坛》(诗歌出版社,1938年)、李岳南的《语体诗歌史话》(拔提书店,1945年)、杨萌深的《中国文学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38年)、宋云彬的《中国文学史简编》(文化供应社,1945年)、蓝海的《中国抗战文艺史》(现代出版社,1947年)、李一鸣的《中国新文学史讲话》(世界书局,1943年)等,其中的新诗史著和文学史著中的新诗文字属于传播接受类文献。无论是中国文学史类著作,还是抗战文艺史类著作,抑或专题性的新诗史著作,史的意识都比较强烈,新诗历史化是其目的与重要特征。第四类是新诗集尤其是新诗选本的序跋、附录等文献,如张越瑞的《语体诗歌选·编者导言》(商务印书馆,1937年)、 唐琼的《抗战颂·编者后记》(五洲书报社,1937年)、金重子的《抗战诗选·编后》(战时文化出版社,1938年)、孙望、常任侠的《现代中国诗选·前记·附录》(南方印书馆,1943年)等,属于战争语境里的新诗言说。

战争语境使新诗传播媒介、传播场域“硝烟弥漫”,新诗言说一定程度上受战争语境制约,文献内容与战争关系相对而言密切很多,战争与诗性表达常常纠缠在一起,物理空间的多维性使言说的指向性更为复杂,这些文献是研究战争诗学的重要资料。

(三)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语境中的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类型、特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直到1976年,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历史语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时期被传播的对象即1917—1949年间的中国新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新诗,它不再如前两个时期的传播对象尚处于发展之中,而是完成时态,是固定的“史实”,对它们的传播接受,体现为对新诗历史的态度,可以影响它们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影响新诗的继续发展,但无法改变它们的固有面貌。新时间开始了,历史进入到人民时代,传播接受语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播接受特点、传播接受途径和方式发生了新变,文献的载体也有相应的变化,这些均是我们在文献查找、集成中需要考虑解决的问题。本时期涌现出大量新的报刊杂志,主要有《文艺报》《人民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人民文学》《北京文艺》《诗刊》《长江文艺》《文学研究》《文学评论》等,它们的定位、性质与民国时期的刊物完全不同,发表了大量重新解读、评说、研讨现代新诗的文章,重塑了现代新诗形象。本时期出版了一批评论新诗的诗论集,如冯至的《诗与遗产》、a冯至:《诗与遗产》,北京:作家出版社,1963年。臧克家的《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b臧克家:《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楼栖的《论郭沫若的诗》、c楼栖:《论郭沫若的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晓雪的《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d晓雪:《生活的牧歌:论艾青的诗》,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袁水拍的《诗论集》e袁水拍:《诗论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等,对新诗作了全新的叙述、评说。重写文学史,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话语建构的重要环节,本时期涌现出一批新的文学史著作,主要有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上、下)》、蔡仪的《中国新文学史讲话》、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孙中田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集体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等。这些文学史著作以新的历史观重建新诗史观,重构新诗知识谱系,重塑新诗“经典”,形象重构是这些史著文献的突出特征。

这一时期编辑出版的现代新诗集不多,但1956年臧克家编选的《中国新诗选(1919—1949)》、1975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编选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在现代新诗传播接受史上则具有重要地位,相当程度上代表了这一时期主流话语对于现代新诗的基本态度,其序跋很有价值,例如臧克家自己撰写的“代序”——《“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重新梳理新诗历史进程,将新诗纳入新民主主义历史框架进行叙述,重建现代新诗知识谱系,阐释现代新诗参与新的社会主义话语生产的可能性价值,具有以“论”代“史”的特征。

(四)改革开放语境中的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类型、特征。1977年后,随着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国策的实行,对现代新诗的认识、评价与传播接受,较之前一时期发生根本性改变。直到2017年,改革开放一直是时代的突出特征。本时期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类型主要有:(1)《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文艺报》《文学报》《中华读书报》《诗刊》《星星》《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诗评论》《诗探索》《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等报刊杂志刊发的重新讨论、批评和研究现代新诗的文章,重回“五四”,重视诗之为诗的特殊性是其突出特征。(2)中国新诗史著、新诗研究论著、文学史著等方面的文献。例如祝宽的《五四新诗史》、金钦俊的《新诗三十年》、孙玉石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龙泉明的《中国新诗流变论》、陆耀东的《中国新诗史》等,其前言、后记、著作章节目录等就属于新诗传播接受类文献。世纪末重审新诗,敞开新诗内在秘密,在史的维度评判新诗得失,历史定位是其突出特征。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黄修己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钱理群等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程光炜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严家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等,对现代新诗的叙述、评价与以往文学史著不同,它们各有特点,既体现对新诗的不同接受倾向,又向读者传播新的现代新诗观念,重建了现代新诗形象。(3)新诗集,尤其是新诗选本的序跋、目录等。例如绿原、牛汉编的《白色花》,辛笛等编的《九叶集》,孙玉石编的《象征派诗选》《中国现代诗导读》,蓝棣之编的《现代派诗选》《新月派诗选》《九叶派诗选》,以及谢冕主编的《中国新诗总系》、洪子诚和程光炜主编的《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等,其序跋、目录属于新诗传播接受文献,它们旨在引导读者阅读新诗,品鉴新诗,参与新诗“经典”塑造。(4)新诗研究资料汇编。如刘福春等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诗歌卷》《中国新诗书刊总目》《中国新诗编年史》,王训昭等编的《郭沫若研究资料》,a王训昭等编:《郭沫若研究资料(上中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陈金淦编的《胡适研究资料》,b陈金淦编:《胡适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9年。冯光廉、刘增人编的《臧克家研究资料》,c冯光廉、刘增人编:《臧克家研究资料(上中下)》,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李怡、易彬编的《穆旦研究资料》d李怡、易彬编:《穆旦研究资料(上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等,其中有大量的现代新诗传播接受类的文献,学理性、资料性是其特征。(5)现代新诗音像制品与网站。

每个历史时期语境不同,对新诗的认知、定位不同,传播特点不同,所以新诗传播接受文献的量与质有很大不同。20世纪中国社会语境力量特别强大,诗歌言说诸如诗性定位、文本意义分析、诗歌史梳理与定性等,被历史语境所规约,语境化特征鲜明,质言之,语境化是一个世纪里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最突出的特征。

三、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集成思路、方法

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浩如烟海,搜集、整理与集成是一项艰巨的心力、体力工程,科学的集成思路、方法非常重要。集成思路取决于文献存留现状和集成目的。总体而言,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多散落于报刊杂志和不同书籍里,而一些相关的专题性资料汇编也不成系统;集成的重要目的是为新诗研究者提供系统而可靠的一手文献资料,所以文献搜集、校勘、集成可以分三步依次进行:第一步拉网式搜集1917—2017年间各类报刊杂志、书籍里的中国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这项工作非常艰难,但至关重要,它是保证文献不遗漏的重要环节;第二步,在拉网式搜集过程中,充分利用既有的新诗书刊总目、新诗研究资料汇编、新诗大系、新诗编年史、新诗年谱以及相关网站资源、新诗数据库等,一边搜集一边合并,并按年代顺序汇编出文献初稿,同时利用Excel电子表格,将这些文献按时间顺序、类型录入,制作出《文献目录索引初稿》;第三步对《文献目录索引初稿》进行整理、校对,以之为依据,按文献内容分类,按传播接受程度分等级,对汇编的文献进行整理、勘校,并最终定稿。

文献集成方法很多,根据中国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存留特点和现有汇编基础,可以采用以下三种集成方法。

(一)文献甄别遴选法。现代新诗文献林林总总,种类繁杂,那么哪些属于我们所谓的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呢?这是颇为关键的问题,需要甄别遴选。甄别遴选的依据就是文献的传播接受属性,“传播接受”是根本原则。“传播接受”是并列关系语词,包含“传播”和“接受”两重语义,就是说只有进入传播通道并经过主体接受的文献,才是我们所谓的新诗传播接受文献。例如,《尝试集》是否属于传播接受文献,如何甄别遴选?胡适1920年正式出版《尝试集》,主观目的是为了传播,那么它是否被传播接受呢?从后来情况看,它不断地再版,不断地被人批评,这意味着它一直被阅读传播与接受,属于我们所谓的新诗传播接受文献;又如新诗批评类文章,它是读者阅读诗歌作品后产生“共鸣”不吐不快的产物,是阅读接受后的理性反馈行为,具有传播、接受二重特性,且这种批评文本还具有传播功能;再如诗集之序跋,是编者辑录出自己的选本后所写文字,辑录本身就是一种主体阅读接受行为,而序跋是这种阅读接受效果的集中表达,且将影响着选本的拟想读者的阅读接受,所以属于传播接受性文献。

(二)文献等级类分集成法。面对海量的文献,搜集、集成时既要分类,还要分等级,按类型、等级以不同形式集成,我们称之为“文献等级类分集成法”。分类的标准很多,我们选择按照文献内容和形式分类,具体言之可分四大类:一是被传播接受的现代诗歌作品,包括单篇、别集、总集;二是传播接受类文章,主要包括新诗读者来信、诗人读者通信、新诗编者按语、新诗出版广告、新诗评论文章、新诗动态、新诗序跋、新诗导论、传播接受特性鲜明的新诗研究论文等等;三是传播接受类图书,主要包括新诗教材、新诗史著作、新诗研究著作、新诗大系、新诗资料汇编本、新诗导读本、新诗词典、诗人年谱、新诗编年史、新诗目录索引等;四是传播接受类视听文献,主要包括新诗音频、新诗视频类文献,诸如朗诵光盘、歌曲磁带等等。这四类均包括港澳台和国外相关文献。面对如此庞杂、巨量的现代新诗传播接受文献,如何集成呢?我们的策略是在分类的同时,再分等级,按不同等级分别集成。分等级以文献的“传播接受度”为原则,并参考文献呈现新诗传播接受历史状况的功能,传播接受程度高、功能强的为甲等,传播接受程度和功能较大的为乙等,程度和功能一般的为丙等,于是可以有三种集成形式,就是按文献级别以三种形式集成文献。原则上,甲等文献全文集成;乙等文献集成章节目录、序跋和提要;丙等文献则集成出版信息,编制题目索引。具体言之,第一种是全文集成,主要包括:新诗读者来信、诗人读者通信,新诗札记、新诗随笔、新诗广告,新诗评论文章;重要文学史著中的新诗章节,重要的新诗史著作;重要的别集、总集,如《尝试集》《女神》《三叶集》,因为它们出版后被不同时代的读者反复阅读评论,且不断再版,属于传播接受属性突出的诗歌集;重要的新诗教程;新诗光盘、新诗歌曲磁带等。第二种是集成章节目录、序跋和内容提要,主要包括:一般新诗研究文章;一般新诗史著作、新诗论著;一般新诗教材;一般新诗词典、新诗编年史、新诗年谱;新诗研究资料汇编本;新诗目录索引著作等。第三种是集成出版信息,也就是编制目录索引,收录未被全文、章节目录、序跋、内容提要集成的所有其他新诗传播接受文献;同时,收录第一种、第二种集成文献的出版信息。就是说,编制出包括所有新诗传播接受文献出版信息的目录索引。

(三)文献校勘法。文献收集起来后,还要对文献的具体知识内容、出版信息等进行校勘。文献搜集以原始出处为原则,但原始文献亦需要校对、勘正,存真、校异、订讹;如果所找到的文献非来自原始出处,一定要以原始文献为依据进行核对;依据本文前后行文、知识常识等,订正史实错误,指出错字、误字、脱字,并作注释说明。

上述三种集成方法前后相沿,依次使用,互为补充,复杂的文献问题就变得简单清晰,繁复驳杂的海量文献就可以被有效地汇编,并集成为层次清晰、逻辑分明的大型资料丛书,从而为深化新诗研究、拓展新诗研究空间、建构起与创作研究体系并驾齐驱的传播接受研究体系,提供文献支撑。

猜你喜欢

文学史新诗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新诗之页
新诗之页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新诗之页
新诗画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