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藏族传统艺术如何走进美术课堂

2018-02-19仓姆啦郝嫘儡

西藏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唐卡图案绘画

仓姆啦 郝嫘儡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艺术系,西藏 拉萨 850000)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美术课堂所教授的课程内容基本上是以基础美术理论和基本作画技巧为主,以唐卡绘画教学为补充。而在学习藏文化传统美术作品的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等待发掘。例如,传统的美术学习者,尤其是针对画唐卡的工匠,一般会被要求学习与唐卡所画对象相关的佛经典故,另外还要求对壁画、传统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地方风俗和民间习俗进行一定的掌握。而这些内容在课堂上一般只会让学生作为自由作业而不会做强制要求进行学习。但是从另一方面考虑,西藏文化无论是在宗教佛事活动中还是在民间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寺庙佛堂还是在普通百姓家中都有各种各样的图腾、花纹、图案等等,而这些实际上都可以作为美术课堂的素材进行教学,让学生把这些传统美术作为课堂所学美术理论的实践对象。同时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完成了美术的教学,还将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1 西藏的大学美术课堂的设置现状

如上文所述,美术课堂,基本上是以基础美术理论和基本作画技巧为主,以唐卡绘画教学为补充进行教学。以西藏大学为例,该校在为美术专业学生的课程分为通识课和专业课两个部分,专业课程中设置了基本的美术理论课程如: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藏族美术史、艺术美学、美术考古等;美术技巧课程如:素描、速写、色彩、国画、油画等;其中涉及西藏传统文化的课程有藏画、唐卡课程。

以西藏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该校在美术教育方向人才的培养方案中明确写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学习相关的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之外,专业课程方面和藏民族传统文化有关联的课程设置有:装饰画(此处为以藏柜上的花纹和图案为美术素材进行绘画)和唐卡基础。唐卡绘画的教学内容中基本以佛像和寺庙建筑为题材,同西藏大学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另外,该校以开设装饰画课程为创新点,主要以藏式立柜上的花纹造型为题材进行教学,突破了以往单纯绘画佛像和藏民族建筑物的壁垒,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大学对学生就业方向的预测中认为,美术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学、小学、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而笔者认为美术课堂的改革能为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提供新的思考,也能在培养更优质人才方面发挥显著的作用。

2 藏民族传统文化中美术元素的收集

传统的美术造型样式复杂多样,图案精美绝伦、惟妙惟肖。尽管在前文中提到的装饰画中已经涉及很多的传统绘画图案,例如:吉祥八宝、长寿老人、四瑞和气图、梅兰竹菊、虎豹龙、大鹏金翅鸟等,但笔者认为在美术课堂中融入的藏民族传统的美术元素还不够全面,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现的。

这些图案可以直接从传统的绘画作品中直接采用。唐卡绘画中,除了基本的佛像的造型可以采用为美术元素外,佛像周围的树木、花草、鸟兽、祥云等也可以被采用;藏靴、藏装、还有一些藏式的配饰上、卡垫、藏式家具等物品上也有很多的图案值得采用。

以上可以采用的不局限于图案,还可以考虑采用每一个图腾或者图案背后的典故和历史文化,这样不仅丰富了绘画的样式,同时也为绘画作品注入了灵魂。

3 对美术课堂的改革与创新

美术课堂的改革与创新对于提升美术课堂的教育水平和提高美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美术课堂的改革创新是一个长期的项目,它的完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参与美术教育的每个主体的共同努力。

3.1 学生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要参与者,课程的改革要首先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以唐卡绘画为例:学生只会完成和学习老师所教授的基本知识,而对于唐卡的绘画处在一个临摹的状态。可是如果想要真正传承藏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质的方面追求绘画唐卡的精髓,必须要了解唐卡背后的创作过程和历史文化背景。除了需要了解这些历史内容之外,还需要同学走出课堂,亲身融入外界生活环境,体会生活千姿百态,才能将外部的客观事物化为自身内部的形象。这就是将传统的填压式、灌输式的学习转变成自主、创新、求是的学习方式,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只有得到这样的转变,所创作出的作品才会是有灵魂、有价值的。

3.2 教师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会学生绘画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技能知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所需要完成的第一步。因此,老师们在奠定完学生扎实的基础之后,需要引导学生们探索每一幅绘画作品背后的艺术价值;近来,学生在绘画唐卡的过程中,经常会对佛像的刻画有自己的发挥,虽然在作品上添加自己的想法是不错的,但是极有可能因为细微的改动,使得本应该描绘的佛像变成了另外一种,更有甚者对自己所画作品的错误之处竟不自知。追究为什么会犯这类错误的原因还是因为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对这类作品的内容不清楚,如对佛像和佛像之间的差异完全不了解。如果这种问题得不到老师们及时的纠正,就算学生掌握了再多的绘画技巧,还是对个人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方面起不到任何的推动作用。

同时,教育工作者们应定期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在传统文化方面应尽可能多的搜集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素材,如前文汇总的传统美术素材;同时,老师在教授这些图腾或者图案的时候应涉及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地方民俗、风俗,一方面丰富学生的内容,另一方面提升学生们的创作素养。

3.3 学校等教育机构

教育机构作为设计课程和培养方案的部门,起了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同时对传承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力。

首先,学校的上层建筑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方向及态度都有巨大的影响。学校方面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涉及学生自主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方面,例如:传统美术的发展史,每一个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并将这些实践活动转化成学分制,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作强制性的要求,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为学生们未来走向社会进行教学和管理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学校也可以设置一些激励机制,对于那些对传统文化的精髓有深刻领会的,和那些对传承传统文化有突出贡献的学生,设立数量相当的奖学金予以鼓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创作的热情度和积极性。

其次,如果想要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们对传统作品的领悟能力,提高学生们绘画传统作品的技能、技巧,学校应该定期开设专门的课堂或者讲座,并邀请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到校为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探讨和交流。传承人的直接讲授不仅更加专业,而且结合传承人的亲身经历,更有利于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此而来,学生才会真正将绘画作为自己无私奋斗的事业,才会将传承传统文化事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学校要提高对老师们的要求,要制定相关的课程要求,督促老师们阶段性地更新自己的课程内容,保证学生学习到的内容的新鲜度。还要要求老师们设计一部分的传统历史文化内容和背景,保证学生们同时明白“怎么做”和“为什么做”两个方面。

4 补充

在前文中,笔者提到,美术课堂的改革将对学生就业提供多一种的思考。笔者是从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图案出发,发现在传统的民风民俗中,每个人对于图案的寓意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在重要的节庆日中,得体的图案显得更为重要。如果美术专业的学生们在大学学习阶段能够认真学习图案背后的文化,那么学生们的就业就不仅仅局限于老师和管理人员,他们也可以尝试民族企业的艺术顾问等职务,甚至是建筑领域的艺术总监。目前正值旅游业发达的时段,如果有好的图案和与之相匹配的好的寓意,那么可以成为一个潜在的经济发展点;同时,也正迎合了政府“穿衣戴帽”工程的政策要求。

5 结语

综上,可以了解藏族传统艺术结构复杂、内容多样,如果想要将其深入贯彻到大学美术课堂中,不仅是对于教育工作者们“任重而道远”,同时也需要每一个参与主体者发挥自己的作用。

美术课堂的改革往小说,可以提高西藏大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更优质的人才;往大说,更是推动民族传统文化蓬勃发展的巨大动力。希望各方面的主体都能意识到这一变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土旦才让.藏族传统图案造型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26(01):42-45.

[2]索南东智.藏族传统绘画艺术传承研究[D].西藏大学,2013.

[3]徐建群,杨维军.藏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艺术特色[J].社科纵横,2003(06):51-52+54.

[4]马旭铭.藏族传统绘画艺术的奇葩——唐卡[J].东南文化,2002(04):6-31.

猜你喜欢

唐卡图案绘画
浅谈唐卡文物的保护修复——以馆藏清代活佛像唐卡为例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精湛的唐卡与金工技艺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阐释唐卡保护——以故宫博物院的唐卡保护为例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